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62630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 【第第 1 辆辆推土机推土机】 】1989/11/9 围墙围墙倒下,倒下,视视窗开启窗开启 围墙倒下,视窗开启 柏林围墙在 1989 年的 11 月 9 日的倒塌,改变了世界的权力平衡,使世界朝向民主、共识、自由市场导向的治理方式倾斜。此后,愈来愈多的经济体是由下而上的管理,取决于人民的利益、要求和渴望,而非由上而下,凭一小撮统治集团的利益摆布。如果你继续坚持高度管理或中央计划式的经济,你会被视为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11.9”冲击到柏林以外许多地方,是抹平世界的一大事件。 的确,要了解此事件的抹平力,最好与德俄以外的人士讨论。柏林围墙倒塌时,达斯(

2、Tarun Das)正好是印度产业协会主席,他就感受到震波传到印度。他回忆说:“以前印度有大量的规章管制和官样文章。英国殖民统治刚结束时,尼赫鲁初掌权,决定向莫斯科的模式学习,政府分配资源、核发执照,一个计划委员会决定一切。从此私营企业就被压在规章的高墙下。从 1947 年到 1991 年,整个基础设施都属政府所有,国家都要被国有事业的沉重负担搞破产了。我们没能力偿债,没有民族自信心。” 1991 年,印度已快花完强势货币,当时的财政部长辛格(现任总理)决定,经济一定要对外开放,一定要解除管制并进行私有化。达斯说:“我们的柏林围墙倒塌了。就好像纵虎出柙,贸易管制取消了。以前我们的经济成长永远是

3、 3%,所谓的印度成长率永远是缓慢谨慎又保守。想赚更多就必须去美国。谁知道改革之后才三年,成长率已经变成了 7%。贫穷,一边凉快去!现在你可以留在印度就晋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过去的外汇储备只剩 10 亿美元。今天,我们已经有了 1180 亿美元。仅仅十年,我们从缺乏自信,变成野心勃勃。” 柏林围墙倒塌还让我们开始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世界,把这个世界看成是一个没有界限的整体。因为柏林围墙阻碍的不仅是路,还有视野,阻碍我们去把世界想象成是一个单一市场、单一的生态系统、单一的社群。1989 年之前,你可以有一个东方政府或西方政策,却很难想有一个全球性的政策。 最后,柏林围墙倒塌不仅打开了取用别国人

4、才库的途径,还导向共同标准的采用:经济如何运作、会计如何做账、银行如何管理、PC 如何生产、经济报告如何写。简单说,就是共同标准是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平坦的竞技场的。换一种说法,就是最佳做法从此可以自由运行。墙倒后,一旦某种经济或科技标准出现,并且证明效果良好,就会以更快的速度获得广泛采用。在欧洲,围墙的消失也打开了欧洲整合的大道,欧盟由 15国扩张到 25 国。再加上欧元成为共同货币,原先铁幕分割的地区就变成一个单一经济体。 尽管围墙倒塌后的正面效应立即涌现,墙倒却没有单一原因。某种程度是苏联本身的根基已经蛀蚀严重,因为内部矛盾和缺乏效率而国力日衰;某种程度是里根政府在欧洲加强建军,逼得克里姆林

5、宫拼军力拼到破产;某种程度是戈尔巴乔夫运气不好的改革。不过我还是要挑明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 1980 年代中期的信息革命,拜传真、电话等现代沟通工具之赐,太多资讯开始渗进铁幕。 大量的 IBM 个人电脑和赋予 PC 生命的视窗操作系统,大约就是围墙倒时出现。横向沟通的大幅改善助长了个人的力量。信息革命的每一个元素背后都各有一段演化历程:电话是从长距离通话的欲望演化而来。以电话系统传送书写,就演化成传真。PC 是因为试算表和文字处理等最初的“杀手应用”而获得普及。把上述一切都变得更适合大众,程序也更好写,这种需求就演化出视窗。再加上调制解调器,就可以把 PC 和电话连线,透过 CompuSer

6、ve 和 AOL 之类的网络供应商传送电件,形成全球资讯革命开始的基本平台。 【 【第第 2 辆辆推土机推土机】 】 1995/8/9 网景上市网景上市 到了 1990 年代中期,PC 与 Windows 的革命已经到了极限。如果世界真的要抹平,革命还要走下一步,从“网网不互联”变成“网网互联”。而下一步,就是要从 PC 为主的平台,走向互联网。而促成这一步的杀手应用,就是电子邮件和网络浏览器。 电子邮件是被 AOL、CompuServe、后来的 MSN 等快速扩张的门户网站所驱动。但真正抓住人类想象力的,是新出现的网络浏览器。有了浏览器,就可以把存在网上的文件或网页叫出来,展示在任何电脑荧幕

7、上。第一个重要的浏览器,还有一般大众的上网文化,都是由一家位于加州山景城的小公司网景(Netscape)所创造。网景 1995 年 8 月 9 日公开上市,吹响世界注意互联网的一声号角,从此世界完全改观。 网景开启的这个阶段以几个关键方式把世界抹平:它给予我们第一个广泛应用的浏览器,不仅使网络活了起来,也使网络变成五到八十五岁人人都能使用。网络愈灵活,就有愈多的消费者想上网做不同的事,就愈想要有更多的电脑、软件和通讯网络,把文字、音乐、数据、照片都更容易的数字化起来,上网传到其他任何人的电脑上。这种需求拜另一起事件而得到满足:Windows95。Windows95 推出日期只比网景上市晚一星期

8、,一推出就成为全世界大部分人使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95 内建网络支持,这样一来,所有的 PC 应用软件都能连上网,和网络互动,不再限于浏览器。 网景前总裁巴克斯戴尔指出:“我们几乎从一开始就是赚钱的。网景不是那种只会烧钱的网络公司。我们并没参与泡沫,我们是泡沫的始作俑者。” 好大的泡沫啊! 是什么让投资人认为与网络相关的商机可以无穷无尽?简单的说答案就是数字化。一旦 PC 和视窗革命证明资讯不但可以数字化,还可以在电脑和文字处理器上操作自如,一旦浏览器为网络注入活力,使网页能歌能舞又能秀,人人都想把一切数字化,这样就一切都可以透过网络送到别人手上,数字革命于是揭开序幕。投资家看到这波样

9、样数据化的狂热数字化风波后,不禁会说:“哇!如果每个人都想数字化,什么都想丢上网,全世界对网络服务以及光缆的需求一定不得了,没有极限!钱砸下一定稳赚不赔!” 泡沫就是这么来的。 过度投资也未必是坏事,如果最终获得修正的话。我永远记得盖茨 1999 年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中的记者会。当时正值科技泡沫的高峰,盖茨一再被记者逼问:“盖茨先生,网络股是泡沫对吗?”最后,已经很恼的盖茨对记者大致上是这么回答的:“各位,那些网络股当然是泡沫,但这不是重点。泡沫吸引了很多新资金,投资到网络工业,这样科技创新才会愈来愈快。”盖茨把网络比作淘金热,当时卖 Levis 牛仔裤、镐子铲子、旅馆房间给淘金者的生意

10、,创造出的财富远高于实际挖出的黄金。盖茨说的完全正确:景气过热和泡沫可能诱发经济危机,会使很多人很多企业亏损甚至破产,不过也能驱使科技的创新愈来愈快。所造成的过剩生产力不论是发生在铁路铺设或是汽车生产上,最后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正面后果。 这正是网络股蓬勃之后出现的情形。它激起光缆公司的投资热,把地面和海底都铺设大量的光缆,却也大幅降低了世界各地电话和资料传输的成本。 事实上,网络勃兴恰巧碰上美国 1996 年通过的“电信法案”才会吹出那次的光纤大泡沫。该法案允许美国的区域电话公司做长途,长途电话公司也可以做区域,后来很多地方性电信公司都竞相与“小贝尔”和 AT&T 等电话公司竞争,提供电话服务

11、与基础结构。新电话公司也进而上网提供他们的区域、长途、国际、资讯、网络服务,每家都想拥有自己的基础设施。有何不可呢?网络的蓬勃让大家都认为,要容纳如此庞大的网络交通量,宽带的需求量一定每三个月就会增长一倍,不断持续下去。大约有二年时间,情况的确如此。后来过度扩张的后遗症开始出现,增长的步调开始放慢。不幸的是,电信公司并未留意到供需失调。市场陷入网络热,且只会不断扩张。股市发烧也意味着“钱是免费的!尽兴玩吧!”每一家新业者的每一项乐观构想都取得资金。大约有五六年,投入电信业界的资金高达一兆美元,几乎没有人对需求的预估提出质疑。 结果虽然 B2B 企业对企业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的确如人预期,eBay、

12、Amazon、Google 也出乎预料的爆发力强劲,但都只是不断扩张的一小部分而已。网络公司纷纷倒闭之后,剩下的光缆只能说实在太多了。长途电话费一下子从每分钟二元掉到了每分钟一毛,资料传输几乎变免费。结果自然是一场灾难。 对消费者来说却是好消息。就好像 1950 年代兴建的高速公路抹平了全美国,让人员和物资的长途搬运变得容易,让很多企业可以搬到南方薪资较低的几个州;现在全球光缆的架设,也抹平了发达国家。区域主义被打破了,创造出一个相接无缝的全球商务网,可以更简便,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地把数字化的劳务移转至低工资国家,包括服务和知识性质的工作。【 【第第 3 辆辆推土机推土机】 】 工作流工作流(w

13、orkflow)软软件件 另一个抹平世界的创新趋势,我称为“工作流阶段”。在柏林围墙倒塌之后,PC、视窗、网景使人们以前所未见的方式相互连结。但是不久,相互连结的人们就有了更多的期待。他们不再满足于浏览、电子邮件、即时通讯、传照片、下载音乐而已。他们更希望能利用网络塑造、设计、创造、买卖、管理存货、替人报税,甚至在地球的另一端检视别人的 X光片。此外,他们还希望这些事情能够随时随地,在任何电脑上进行,相连无缝。围墙/视窗/网景的阶段已经为这一切打下基础,因为在这个阶段里,文字、音乐、图片、资料的数字化与网上传输都已经统一,电邮和上网已经变成一种多彩多姿的经验。 但是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从网络上获

14、得更多之前,世界抹平的过程还必须走上另一段路:我们还需要两样东西。一是程序设计师要能跟上时代,写出新软件,使我们在利用这些数字化的资料、文字、音乐、图片,制作成产品时,电脑能真正发挥到极致。二是更多的魔音神笛、更多的传输规范,使得每一个人的应用软件都能跟别人的应用软件相连接。简单来说,我们必须从一个只把人与人、人与软件相连的网络,变成我的任何软件都能跟你的任何软件相连的网络。唯有到了这个地步,我们才能真正地一起工作。 请试着依照以下的方式思考:一开始,工作流包括业务部门接受书面订单,然后走到出货部门,由这个部门负责出货,然后出货部门又有人拿张纸走到财务部门,要求开发票给顾客。然而在围墙倒视窗开

15、加网景的阶段之后,工作流已大幅跃升。现在,业务部门可以网上接单,在公司内部用电子邮件送给出货部门,然后由出货部门出货给顾客,同时也发送账单。公司内各部门可以合作无碍,工作流畅通无阻,创造更高的产量,但前提是各部门必须使用同样的软硬件系统。然而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初,工作流无法衔接畅通。 我们常忘了,软件业在发展初期,很像一个差劲的消防队。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城市的每一个社区,都用自己的联接器来接水管与消防栓,只要消防队都能控制住自己社区内的火警,就没事。不过一旦火势太大,必须找另一个社区的友队支援,就没办法帮上忙了,因为友队的水管接不上你们的消防栓。 若要世界变平,公司内的各个部

16、门,从销售、推广、制造、财务到库存,不管使用的电脑机种或是软件,都必须可以相互作业。要世界真的变的很平,你们公司的系统也必须和任何其他公司的系统相融互动。也就是说,你的业务部门必须能和供应商的库存相通,而你的供应商可能是远在中国的一家工厂。用这种方式,当你完成一笔交易时,每单品就能自动从你的供应商的仓库中出货,而另一件单品可能自动地就在你的供应商的供应商的工厂中制造,你的财务部门则会自动开出发票。三家公司的系统和软件虽然不同,却能合作无间,工作流顺利完成。 1990 年代末,软件业开始应顾客要求,经过一番私底下的斤斤计较、试验和尝试错误,打造出比较通用的网络标准,更整合的数字管线和规范让大家都能把自己的水管,也就是应用软件,接上别人的消防栓。这真是相当大的革命。技术上而言,能够实现这一切,必须归功于一种新的数据语言 XML 以及传输规范 SOAP 的双双问世。IBM、微软和一些公司对发展 XML 和 SOAP 有相当大的贡献,二者后来都经过认可,成为网络上最风行的标准。XML 和 SOAP 为软件之间的互动,为以网络为主的工作流提供了技术基础。二者使数字的资料、文字、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