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754316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2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系统工程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环境系统工程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环境系统工程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环境系统工程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环境系统工程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系统工程课程设计(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目 录录一、概述一、概述1.11.1、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1.21.2、设计任务、设计任务1.31.3、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1.41.4、设计成果设计成果二、设计原始资料二、设计原始资料2.12.1、河流概况、河流概况2.22.2、河流沿岸污染源情况、河流沿岸污染源情况2.32.3、河流断面监测数值、河流断面监测数值三、设计内容三、设计内容3.13.1、河流污染状况评价、河流污染状况评价3.23.2、环境水质模型以及相关参数确定、环境水质模型以及相关参数确定3.33.3、环境容量以及允许排放量确定、环境容量以及允许排放量确定3.43.4、某一支流的污染源优化、某一支

2、流的污染源优化3.53.5、某一工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某一工厂的污水处理工艺2四、参考资料四、参考资料一、概述一、概述1.11.1、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环境系统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主干课程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具体的环境系统问题,进行系统解决方案的优化。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1、环境系统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2、环境系统模型的建立过程与建立方法;3、利用计算机编程节能型环境系统模型参数进行求解、模型的灵敏度分析等;4、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优化方法;35、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

3、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6、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1.21.2、设计任务、设计任务题目:某河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根据设计原始资料(见附录) ,设计河流城区段水环境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污染物消减方案,并编制规划方案说明书。1.31.3、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1)通过对该河流的自然特征、水文特征以及水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确定该河段的主要污染问题及主要污染因子。(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建立适宜的环境水质模型,估算模型中的参数,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环境容量模型,计算该河流的环境容量、允许排放量,并合理

4、分配到各个污染源。(3)选定某一支流,按照其允许排放量,合理分配到支流的各个污染源,并根据各个污染源的水质、水量情况,优化设计各个污染源污染物的消减工艺。(4)选择一个工厂,就其污染类型的治理方式进行综述。为所选工厂设计污水处理工艺,绘制工艺流程图,并说明每个构筑物的作4用及处理能力,证实该工艺设计可满足要求。1.41.4 设计成果设计成果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方案说明书一份。注意应充分利用算式、表格等方式说明问题和表达计算过程和结果。说明书要求用 A4 纸张,左边装订,使用规范汉字及通用的单位和符号,要求文字通顺,条理简洁明了,逻辑性强,字迹清楚,书写整齐。二、设计原始资料二、设计原始资料2.1

5、2.1、河流概况、河流概况A 市为一半干旱地区工业城市,降水量较少,地标径流流量也较小。本河为穿过 A 市的一条重要河流,执行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类水标准类水标准,河流的城区段沿岸有三个大型工厂,工厂的废水直接排入到河流当中,虽然厂内有污水处理设施,但是由于工艺过于陈旧,排放的废水污染依然很严重。河流在城区段还有五条支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变化,这五条支流已经被用作为支流周围工厂的排污渠,失去水功能区划的作用。河流城区段概况如图 1 所示。A 市在本河城区段内共设有 9 个监测断面,并采取断面为城区河流出水的控制断面,不另设出城控制断面,河流各个河段的基本情况见表 1。5图 1 某河流城区段概

6、况图6表 1 河流各个河段的基本情况(断面距离指距上一断面的距离):断面距离(m)平均流速(m/s)输入流量(m3/s)入水断面0.653支流一21000.680.2支流二18000.70.31排污口20000.840.19支流三12000.530.43排污口21000.660.22排污口30000.670.1支流四35000.570.1支流五43000.590.12.22.2、河流沿岸污染源情况、河流沿岸污染源情况河流沿岸的沿程污染排放情况如表 2 和表 3 所示表 2 河流城区段污染源调查表河流城区段污染源调查表排污口污水流量(104t/a)CODcr(t/a)BOD5(t/a)NH3-N

7、(t/a)支流一630.72466.80166.32126.967支流二977.62733.99229.54334.44排污口599.18723.2864.53103.96支流三1356.051494.23526.15414.54排污口693.79728.55129.39254.97排污口315.36431.22169.35126.30支流四315.36730.82321.67150.24支流五315.36398.30154.21258.60合计5203.445707.181761.161770.01表 3 河流城区段各支流及排放口水质概况河流城区段各支流及排放口水质概况(年均值)排污口流量(

8、m3/s)CODcr(mg/L)BOD5(mg/L)NH3-N(mg/L)DO(mg/L)硫化物(mg/L)支流一0.274.0126.3720.131.232.29支流二0.3175.0823.4834.211.351.48排污口0.19120.7110.7717.351.952.12支流三0.43110.1938.830.570.683.068排污口0.22105.0118.6536.752.062.28排污口0.1136.7453.740.050.142.87支流四0.1231.7410247.640.183.25支流五0.1126.348.9822.962.16注:支流一至支流五为河流

9、的五条退化为排污渠的主要支流,排污口为河流沿岸三个大型工厂的排污口。2.32.3、河流断面监测数值、河流断面监测数值在河流的五条支流及三个排污口的附近,按照环境监测方法的基本要求,设置监测断面,对河流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监测主要指标和数值见表 4(单位均为 mg/L):表 4 各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分析表CODcr氨氮BOD5DO硫化物起始断面83.581431.231.151.2支流一8013.9261.952支流二7715.3311.81.9排污口7614.9281.91.75支流三78.516.32720.8排污口76.616.6223.80.28排污口7416.2242.90.29支流四

10、73.615.9252.60.39支流五6916233.40.29三、设计内容三、设计内容3.13.1、河流污染状况评价、河流污染状况评价(1 1) 、水质评价、水质评价本设计水质评价按照类水的标准进行评价,采取单项水质指数评价法。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 1,即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己不能满足水体功能要求。根据地表水排放标准 (GB3838-2002)规定的类水的排放标准如下表:表 5 类水各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CODcr(mg/L)氨氮 (mg/L)BOD(mg/L )DO(mg/L)硫化物 (mg/L)Co301.5630.51、单项污染指数计算方法如下:式中:-第 i 中污染

11、物的单项污染指数;-第 i 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第 i 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102、溶解氧 DO 的评价指数:D0D0式中:-实测水温条件下饱和溶解氧浓度;-溶解氧评价标准;-溶解氧实测值。根据以上的公式,进行计算。表 6 各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分析表(单位:mg/L) )CODcr氨氮BOD5DO硫化物排放标准301.5630.5支流一8013.9261.952支流二7715.3311.81.9排污口7614.9281.91.75支流三78.516.32720.8排污口76.616.6223.80.28排污口7416.2242.90.2911支流四73.615.9252.

12、60.3支流五6916233.40.29分别对支流一污染物按照单项水质指数评价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如下:CODCr:Pi2.67氨氮:PiBOD5:Pi4.33硫化物:PiDO:Pi4.15后面的支流以及排污口参考上面的计算步骤,计算结果如下表表 7 各污染因子在各河段的污染指数表Pi=Ci/CoCODcr氨氮BOD5硫化物DO支流一2.679.274.334.004.15支流二2.5710.205.173.804.612排污口2.539.934.673.504.3支流三2.6210.874.501.604排污口2.5511.073.670.560.87排污口2.4710.804.000.58

13、1.3支流四2.4510.604.170.602.2支流五2.3010.673.830.580.93由以上的表格可以可以看出:该段河流前段 CODCr、BOD5、硫化物、氨氮均严重超标,导致该河段前段的 DO 处于氧亏曲线的较低点,DO 偏低。但该河流的后端由于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稀释作用等,使硫化物和 DO 逐渐达到标准要求。所以应该选择氨氮和 BOD5作为污染物评价因子,但由于 BOD5不太容易测量,故选择氮和 CODCr作为污染物评价因子。3.23.2、环境水质模型以及相关参数确定、环境水质模型以及相关参数确定1、选择模型对于本设计不考虑污染物的混合过程,而是假定在排污口断面瞬时完成均匀混合

14、,那么污染物浓度仅在河流纵向上发生变化,即只在 X 方向上有浓度的变化。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本设计的水质模型选定为一维水质模型。作为污染物连续点源排放得河流,忽略13弥散作用,那么用以描述本设计河流污染物一维衰减规律的微分方程是:把和代入上式得变形,污染物降解系数 K(单位:s-1)式中: - 河流断面纵向平均流速,m/s;x-沿程距离,m;-x=0 处河水中污染物浓度,mg/L。2、相关参数确定根据原始资料:表 1 河流各个河段的基本情况(断面距离指距上一断面的距离):断面距离(m)平均流速(m/s)输入流量(m3/s)入水断面0.653支流一21000.680.214支流二18000.70

15、.31排污口20000.840.19支流三12000.530.43排污口21000.660.22排污口30000.670.1支流四35000.570.1支流五43000.590.1表 4 各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分析表CODcr氨氮BOD5DO硫化物起始断面83.581431.231.151.2支流一8013.9261.952支流二7715.3311.81.9排污口7614.9281.91.75支流三78.516.32720.8排污口76.616.6223.80.28排污口7416.2242.90.29支流四73.615.9252.60.3支流五6916233.40.29由于表 4 中需要进行相关

16、参数确定的只有 CODCr和氨氮,所以对15两表进行重新整合,得出下表:表 8 各断面检测水质及相关参数断面距离(m)平均流速(m/s)输入流量(m3/s)CODcr(mg/L)NH3-N(mg/L)入水断面0.65383.5814断面二21000.683.28013.9断面三18000.73.517715.3断面四20000.843.77614.9断面五12000.534.1378.516.3断面六21000.664.3576.616.6断面七30000.674.457416.2断面八35000.574.5573.615.9断面九43000.594.656916由于表 8 中所给予的 CODCr和氨氮均为支流汇入后所测的断面值,估算模型参数时,得先计算支流汇入前的值。各支流以及排污口排放污染物的年均值如下表表 3 河流城区段各支流及排放口水质概况排污口流量(m3/s)CODcr(mg/L)NH3-N(mg/L)16支流一0.274.0120.13支流二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