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日报-毕馨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23899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日报-毕馨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长春日报-毕馨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长春日报-毕馨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春日报-毕馨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日报-毕馨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亚)中国吉林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 在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的新地平线上华丽启航一座独具气质的雕塑,如同一幅深邃的名画,它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城市中的 一份公共典藏!协办第十二届中国长春(高新区)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以下简称为第十 二届长春雕塑展) ,为来自百余个国家的雕塑师们提供生活、创作之源,这与吉林省建筑装 饰集团俯瞰全球文化产业热势,从而倾力打造中国吉林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的谋略正 相契合。7 月 14 日,第十二届长春雕塑展开凿仪式,开启了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站在东 北亚现代文化名城长春的全新地平线上,华丽启航的辉煌序幕!百国雕塑名家 镌写世界艺术精粹第十二届长春雕塑展吸引着世

2、界的目光,从世界到东北亚,到中国、吉林、长春、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终人们视觉的焦点不自觉地向她汇聚中国吉林东北亚文化创 意科技园。 这个绿荫环抱、花蕊吐芳,荟萃了中西建筑元素的创意融合科技的新式产业园区,坐 落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面积近 20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5 万平方米。园区 内精心保留的树木植被茂密昌盛,而各个建筑楼宇就生长在浓荫之间,忠实记录着这片土 地的历史。这里的立交式设计,与独特的建筑风格低调朴素地浑然天成;这里精心雕琢的 绿色、环保景象,把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诠释的淋漓尽致。 在炙夏流火的 7 月,这片充满艺术魅力的地方以其承载文化前行的大气魄,迎来了第 十二届

3、长春雕塑展开凿的永恒瞬间。作为雕塑展的协办方之一,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正 以其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属性,陪伴着近千件鬼斧神工的雕塑作品在这里“问世” 。令人 赞叹的是,园区将在展出结束后保留其中部分优秀作品,把一年一度的雕塑展延续成为永 不落幕的国际艺术盛宴。 作为长吉图地区规划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从建园伊始 便自觉肩负起传递城市文化的重要使命。从建筑到生态,从艺术到文化,东北亚文化创意 科技园以美术馆般的低调与自然,时而让人为她的辉煌激动,时而又让人为她在喧嚣的都 市中难得的一份“舍得”而陷入沉思。在园区的远景规划中,设计师为她赋予了更加隽永 的魅力这里将再现长春市

4、近 300 年的历史建筑,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转化为城市公共艺 术的精品,使园区成为铭刻文化与艺术、承载文化产业辉煌发展的新地标。审时度势决策 文化产业喜获甘露7.14 亿元!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数字。在吉林省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向奢岭校区整体迁移之时,曾有人愿意拿出 7.14 亿元巨资盘下这处旧址。然而,为企业者, 小者逐利,以利蓄势;大者铸势,以势逐利。吉林省建筑装饰集团董事长孙爱东并未关注 眼前之利,而是审时度势地瞄准了 2009 年国家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文化产业的 发展前所未有地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巧借同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 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

5、导区的东风;并品尝着同样在 2009 年,长春市将城市定 位于“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 ,正是这缕缕春风,为文化产业带来了甘露。 然而,尽管吉林省、长春市高度关注文化创意产业,且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却缺失 一家真正具有规模化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发展集中度较低,文化产业集群空间布局 不合理、核心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高级化进程的障碍。因此,以大力培育文化产业集群为着重点,形成集 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交流、拓展文化市场、开发文化产品、培育文化品牌、保护文化 资源、制定文化政策为一体的文化生产力发展格局,是省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

6、 省建设,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面对时代的巨变,孙爱东显示出了一位成功企业家必备的内敛与淡定,在为企业价值 增长深刻思考的同时,他将情感的天平向个人境界的渐次升华上倾斜了角度。出资兴办一 个在省内尚无例可考的创意科技产业园区,其目标定位并未仅仅局限于盈利创收上,而是 在于如何利用集群效应,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一闪现着人类 智慧之光的英明决策,为产业园区日后的发展抢占了先机。2010 年 11 月 16 日,东北亚文 化创意科技园正式开园。园区一期中国园由吉林省建筑装饰集团以自有价值 7.14 亿元的 18 万平方米旧校址改造建设而成,投入 3000 万元

7、。自启动后,仅短短半年,已启动投入使用 的产业集聚企业入住率达 98%。孙爱东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 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突显园区孵化功能,再建设资金仍然紧 张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投入巨资启动九大服务平台的建设、一期园区升级改造,同时开始 着手 15 万平米的二期园区的规划设计。基奠产业名园 “民办公助”铸平台 反哺!这是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之于城市建设的最佳描绘,孙爱东带领他的团队在 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设立研究机构、集聚产业发展要素的同时,也为省市科技文化事业的 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集聚、辐射、推动的作用。正是在省、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产业

8、园很快集聚了一批文化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延展了产业链条。 在孙爱东和其团队看来,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形象的建设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创新密 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城市文化创新的实践又依赖于创意产业的发展。长春是一座文化 城,具有悠久深厚的发展史,文化气息浓厚。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在承建初期便为自己 设计了这样一个使命:为长春市、为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战略服务,为区域环境改变、税收 增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出贡献,成为展现城市品牌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经济反 哺文化的时机已然到来。 在采访过程中,孙爱东多次表达了对省市领导及各级职能部门、高新区管委会的感激 之情。 “民办公助”这一在全国罕见的经营模

9、式,在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的奋进之路上, 得到了最好的贯彻。 “民办公助”园区的相关扶持政策的快出台,也成为促进文化产业繁荣 发展的给力之举:设立动漫及软件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开发产品、开 拓市场;三年内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房租补贴;三年内对企业入库税金区级留用部分按 照一定比例奖励企业,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入园企业引进的高级人才享受税收和住房申购 优惠;指导帮助企业申请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并给予资金配套支持。 政府的关注与帮助,点燃了产业园带头人及其团队如火的激情。七大平台的应运而生, 就像托住旭日朝阳那双手般,令产业园拥有了足以一览众山小的“装备” 。这里拥有由各部 门共同投

10、资 5000 万元打造的国家级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亚东基金、赛伯乐投资等 13 家融投资机构共同搭建的管理基金达 170 亿元的融、投资服务平台;一站式服务平台, 高新区设立一站式政务中心,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企业年检等服务;信息交流平台, 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先导企业建立信息对接,提供信息资源共享;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省内唯一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入驻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产品成果展示平台, 10000 平方米的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产品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人力资源平台,整 合园区周边近 10 万高端人才资源,建立人才推荐和引进的便捷通道。正是因为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使得

11、园区有实力集聚包括世界 500 强企业简柏 特、博报堂、韩国浦项制铁、台湾普罗文化出版广告事业、吉林省动漫集团、铭诺动漫、 蓝猫卡通、吉林省装饰工程设计院、土木风设计有限公司、吉林教育杂志、东北亚创意产 业研究院、睿网科技等各类企业百余家。 孙爱东和他的团队坚信比尔盖茨的名言:“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 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 ”启动科技引擎 海纳百川磅礴出击“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 “吉林省服务外包重点园区” 、 “吉林省高端服务业集聚 区” ,长春市“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众多荣誉加身,恰是催人前行的号角。通过一年 来的筹建、运营及学习、调研,孙爱东和他的团队对园

12、区发展及经营走向产生了更为深入 的思考。 在发挥“民资构建,政府助推”的体制、机制优势前提下,实践符合市场规律的办园 新模式,努力实现“十二五”最后一年园区年收入达 100 亿元人民币的远景目标,目前已 被提上日程。 “文化+科技+教育+金融” ,这是孙爱东心中发展园区的不二法则,发挥科技 的引擎作用,保证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园区与教育互动,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加速催生文化新兴业态,从而使园区充满长久活力。 除却对园区一期中国园进行 15 项升级改造外,对二期建设,孙爱东和他的团队更有新 点子,那就是通过挖掘长春近现代建筑的文化节点,提升、凝练、采用其外在形态、利用 拆迁的旧材料,打

13、造 1-3 层的历史建筑文化街区,形成长春的“凤凰新天地” 。历史文化街 区的纵横穿梭,与一期文化商业街区的融合,形成园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据了解,这部分 工程的投资额达 5-8 亿元。 目前,国际园区的建设工作已经启动,日本园(东樱园) 、韩国园(木槿园) 、俄罗斯 园(望日园)三个园区一旦建成,足以形成巴洛克式城堡与枯山水庭园、韩国木屋群构成 的国际园区景观中轴,再与四周的功能建筑围合而成民族风情商业街,提供各国特色饮食 和民族工艺品,供旅游者与收藏者选购心仪之物。 注重人文景观的同时,产业园并没有忽略文化产业赖以生存的市场运作规律。据了解, 园区已经向 50 余家大型中介机构发出了委托招商

14、函,欲进行合作洽谈;同时,园区还向 1000 余家知名品牌的文化商业企业发出了入园招商函。 置身产业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其天时、地利与人合所感染。她地处高新南区,被 飞跃路、火炬路与南环路包围,长春雕塑公园、观澜湖公园、八一水库、长春苗圃环保园 区的映衬下,长春南部上风上水生态区得以彰显。新建园区与长春市政府相望,与吉大南 校、动画学院、长春理工光电信息学院等众多高校毗邻,周边环绕着十余所地产名盘。不 仅如此,园区的建成启动还将与规划建设中的省图书馆、城市大剧院等文化场所形成有机 连接,构建长春南部新城高品位的“文化长廊” ,促进春城人民文化生活方式的转变。 值得书写一笔的是,产业园结合高新区发展需要,统筹安排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 就业、创业的重要基地和平台,为城市中每个怀揣创意之梦的人们,搭建了一条通往美梦 成真的宽阔大路。孙爱东常说:“一个鲜活的创意产业项目的开发,是可以让这个城市变 得更有想法,让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能够分享创意成果,点燃他们的创意激情!”有 梦想就有激情,有激情就能迸发出创意的火花,而这创意,正是文化产业在时代大背景下 华丽启航的风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