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总复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23863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上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上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总复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梵天寺木塔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淅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 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 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 皆伏其精练。 预浩父女预浩父女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 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

2、法。有木经三 卷行于世。世传浩惟一女,年十余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越年,撰成木 经三卷,今行于世者是也。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在京师诸塔中最高 2、人怪而问之 3、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 4、如此越年 5、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6、有木经三卷行于世 7、人皆伏其精练 8、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9、但逐层布板讫 10、撰成木经三卷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制度甚精, B、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C、匠师如其言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下列句组句中加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有木经三卷行于世/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

3、塔 B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患其塔动部 C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D、盖钉板上下弥束/其用心之精盖如 此 四、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问塔动之因/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B、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贻以金钗 C、而动如初/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 D、未布瓦,上轻,故如此/其用心之精盖如 此 五、翻译下列句子 1、都料匠预浩所造也 2、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3、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4、人皆伏其精练。 六、第二段中画线的这一细节说明了什么?七、第一段中喻皓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八、根据两篇短文的

4、内容,说说“喻皓”和“预浩”是不是一个人,说说你的理由。三三 峡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江水又东,径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 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

5、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 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即 至,欣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矣。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 2、至于夏水襄陵 3、虽乘奔御风 4、良多趣味 5、 每至晴初霜旦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江水又东,径西陵峡 8、始信耳闻之不如亲矣 9、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10、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二、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略无阙处 B、项为之强 C、属引凄异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6、 )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B、沿溯阻绝/绝壁或千许丈 C、山谷传响,泠泠不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绝壁或千许丈/或王命急宣 四、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书记及口传/及余来践跻此境 B、其间千二百里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C、春冬之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矣 D、山谷传响,泠泠不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五、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今天通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书记及口传 B、至于夏水襄陵 C、重岩叠嶂 D、林寒涧肃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七、根据

7、第二段中画线句子,写出一个你所联想到的古诗名句八、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九、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文言文练习文言文练习 2010-1-20 命题人:吴绍强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狼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 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 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 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身已半 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 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行室:临时的住房) ,奔入伏焉。狼 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 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得屈,口张不能 阖,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缀行甚远 恐前后受其敌 弛担持刀 一狼洞其中 其一犬坐于前 顾无计可以死之 狼亦黠矣 非屠,乌能作此计谋也 遂负之以归 奔入伏焉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9、) A、止有剩骨 B、止增笑耳 C、止露尻尾 D、乌能作此计谋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乃悟前狼假寐 梦寐以求 B、屠自后断其股 悬梁刺股 C、奔入伏焉 心不在焉 D、目似瞑,意暇甚 出其不意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以刀劈狼首 以吹豕之法吹之 B、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自后断其股 C、又数刀毙之 顾无计可以死之 D、顾野有麦场 顾无计可以死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遂负之以归 盖以诱敌 B、苫蔽成丘 狼自苫中探爪入 C、一狼径去 令不可去 D、屠惧,投以骨 顾无计可以死之 6、翻译下列句子 屠惧,投以骨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惟有小刀不盈寸非屠,乌能作此谋也。7、这两篇短文中刻画的狼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