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句衔接题解题指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23736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句衔接题解题指津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句衔接题解题指津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句衔接题解题指津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句衔接题解题指津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句衔接题解题指津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句衔接题解题指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句衔接题解题指津(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句衔接解题指津文句衔接解题指津文句衔接题是历年高考的热门题型之一,文句衔接题是历年高考的热门题型之一,基本是年年出现。衔接题是命题人从原文中抽基本是年年出现。衔接题是命题人从原文中抽出一段话,然后,设定几个相似选项与原文放出一段话,然后,设定几个相似选项与原文放一块以供选择,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一块以供选择,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才能准确、快速做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何才能准确、快速做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手: 1、陈述对象一致(话题的同一性)、陈述对象一致(话题的同一性)2、句式一致、句式一致 3、前后照应、前后照应 4、语境色彩统一、语境色彩统一 5、有因果条件、有因果条

2、件 6、事理的逻辑性、事理的逻辑性 7、符合说话习惯、符合说话习惯 8、音节的匀整性、音节的匀整性9、顶真酣畅、顶真酣畅 10、语脉紧承、语脉紧承 11、行文顺序的前后照应、行文顺序的前后照应 12、风格的趋同性、风格的趋同性一、陈述对象一致一、陈述对象一致 (话题的同一性)(话题的同一性)有的衔接题,命题人有意在选项中把陈述陈述对象对象“偷梁换柱偷梁换柱” ,使前后陈述对象发生改变,以干扰作答。1:填到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公安干警公安干警及时赶到现场侦察,中午 12 时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

3、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款和赃物。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款和赃物。 答案应为答案应为 D,因为,因为 A 和和 C 项的前一个分句将陈项的前一个分句将陈述对象换成了述对象换成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B 项的后一个分项的后一个分句则换成了句则换成了“赃物和赃款赃物和赃款” ,只有,只有 D 项与原句项与原句保持了一致。保持了一致。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意连贯,重点突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岳飞的墓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岭,墓周围墓周围古松苍翠,石栏环卫,庄严古朴。四个铁铸人像置墓门两侧,即陷害岳飞的臭句昭著的*佞

4、秦桧夫妇等人。该段陈述的话题(主语)为该段陈述的话题(主语)为“岳飞的墓岳飞的墓” ,全段只有紧紧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才能保证语全段只有紧紧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才能保证语意的贯通;而画线句的主语是意的贯通;而画线句的主语是“四个铁铸人像四个铁铸人像” ,这就转换了全段的话题,破坏了语句的连贯性,这就转换了全段的话题,破坏了语句的连贯性,所以应调整为所以应调整为“墓门两侧置四个铁铸人像墓门两侧置四个铁铸人像” 。二、句式一致二、句式一致 只有保持句式一致,才能使整个句子语义流畅、节奏感强,取得一个好的表达效果。3: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每逢深秋时节, (a

5、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b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赵院长总保持着学者的风度, (a 脊背挺直,面容和蔼,b 挺直的脊背,和蔼的面容, )金丝眼镜后面一双含笑的眼睛,头发梳理得很整齐。Aaa Bab Cba Dbb 答案应为答案应为 D,因为,因为句括号后句括号后“松竹山茶松竹山茶”是是名词性的四字短语,名词性的四字短语,a 项后半部分项后半部分“俯瞰槐榆俯瞰槐榆丹枫丹枫”是动宾结构,是动宾结构,b 项后半部分项后半部分“槐榆丹枫槐榆丹枫”才是名词性的四字短语,才是名词性的四字短语,b 比比 a 更恰当,因此更恰当,因此排除排除 A 和和 B。句括号前句括

6、号前“学者的风度学者的风度”是偏是偏正结构,而正结构,而 a 是主谓短语,是主谓短语,b 项才是两个偏正项才是两个偏正短语,因此排除短语,因此排除 C 项。项。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一致、匀整对称。 (字数不得增减) (2002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该题画线处的五个短语,都是该题画线处的五个短语,都是“修饰语修饰语+中中心语心语”式的偏正结构,但格式各异:修饰语有式的偏正结构,但格式各异:修饰语有的是名词,

7、有的是动词;中心语有的是名词,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中心语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为保持格式的一致性,各短语应有的是动词。为保持格式的一致性,各短语应都组合成以动词为修饰语、以名词为中心语的都组合成以动词为修饰语、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结构,即:偏正结构,即:“成年累月的战事,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动荡不安的政局,不安的政局,不断衰退的经济,不断衰退的经济,每况愈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三、前后照应三、前后照应 有些题的某个选项与前面或后面能够相互照应,使结构严谨,意思完整,中心明确。5:在下文划线处,依次填入哪组词语最恰当( ) 我得到了友情

8、,便告别那 ;我得到了真诚,便告别那 ;我得到了希望之舟,便告别那 ;我得到了那光亮的一闪,便告别那 。 黑暗的深渊 貌似善良的虚假 深恶痛绝的狡诈 犹豫之岸的彷徨 A B C D 答案应为答案应为 D 项。因为,分析原题结构项。因为,分析原题结构,“我我得到了得到了,便告别了,便告别了” ,可知,后面所填,可知,后面所填内容正好和前者有对应关系。内容正好和前者有对应关系。 “黑暗的深渊黑暗的深渊”应应与与“光亮的一闪光亮的一闪”照应,照应, “貌似善良的虚假貌似善良的虚假”应应与与“真诚真诚”照应,照应, “深恶痛绝的狡诈深恶痛绝的狡诈”应与应与“友友情情”照应,照应, “犹豫之岸的彷徨犹豫

9、之岸的彷徨”应与应与“希望之舟希望之舟”照应。故选照应。故选 D。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 (2003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在南坡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在北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在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吃完早饭后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草原带和森林带森林带。各种森林森林鸟类,鸣声不断。这段话中这段话中句中句中“就进入就进入的草原带和森的草原带和森林带林带”是本段具有是本段具有总括性

10、总括性的句子,为此下文先的句子,为此下文先叙述叙述“草原带草原带” ,再叙述,再叙述“森林带森林带” 。句是写句是写草原上的情景,而草原上的情景,而句是写与森林有关的句是写与森林有关的内容,所以内容,所以句应排在前一层次,句应排在前一层次,句应句应排在后一层次。至于排在后一层次。至于句的内部排序,句的内部排序,句中句中“在南坡在南坡”与与句中句中“在北坡在北坡”相照应,相照应,自然应排在前;第自然应排在前;第句中句中“在遮天蔽日的杉林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下” ,既,既“勾前勾前”紧扣紧扣句中的句中的“原始云杉原始云杉林海林海” 、 “棵棵巨杉棵棵巨杉” ,又,又“连后连后”引出下文引出下文“野生

11、动物野生动物”和和“森林鸟类森林鸟类”在其间的活动,在其间的活动,所以应排在中,剩下的所以应排在中,剩下的句应排在后。综观上句应排在后。综观上述分析,几个句子排列的先后顺序应为述分析,几个句子排列的先后顺序应为。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前后表述一致。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水” ,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清澈的,有凌空飘逸的,它们是瀑布瀑布、深潭深潭、琼浆琼浆。它们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色、形、质。 该题画线处该题画线处描绘的是不同描绘的是不同“水水”的特点,的特点,画线处画线处揭示的是描绘的角度,二者都必须依揭示的是描绘的角度,二者都必须依照文章中已确定的对象(瀑布、深潭、琼浆)照文章中

12、已确定的对象(瀑布、深潭、琼浆)排序。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整合出排序。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整合出“对象对象特点特点角度角度”三者的分承对应关系:瀑布三者的分承对应关系:瀑布凌空飘逸凌空飘逸形,深潭形,深潭汪汪一碧汪汪一碧色,色,琼浆琼浆晶莹清澈晶莹清澈质。据此,该题画线处质。据此,该题画线处的语序即可准确排定了。的语序即可准确排定了。四、语境色彩统一四、语境色彩统一 有的衔接题,从其它角度都无可挑剔,那么,我们就应从语境的角度入手加以区别、分析。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 当的一项是( )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 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 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

13、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 静。 A一列青黛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 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 显得这一代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闪着不定的光, 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屏障,矗立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 山门半掩,一道阳光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答案应为答案应为 B。这是一道典型的语境测试题,。这是一道典型的语境测试题,从语法和语句搭配的习惯看,各选项都可以。从语法和语句搭配的习惯看,各选项都可以。但从语境角度分析,情况就不同了。题材反映但从语境角度分析,情况就

14、不同了。题材反映的是:几处坟地,破碎的石碑,字迹模糊,四的是:几处坟地,破碎的石碑,字迹模糊,四周寂静。营造了一种萧条、肃杀、破败的氛围。周寂静。营造了一种萧条、肃杀、破败的氛围。A 项火热灿烂的景象,项火热灿烂的景象,D 项清新明朗的景色都项清新明朗的景色都与语境不合,与语境不合,C 项描绘的景色虽然跟下一句一项描绘的景色虽然跟下一句一致,但角度不对,致,但角度不对, “矗立在江对岸矗立在江对岸”又怎能望到又怎能望到江对岸坟地石碑上的模糊字迹呢?不合情理。江对岸坟地石碑上的模糊字迹呢?不合情理。因而只有因而只有 B 项才与上下句最衔接。项才与上下句最衔接。 五、有因果条件五、有因果条件有的衔

15、接题,从原句中抽出语句后,打乱顺序,重新排列,以干扰做答。这时,我们就应看一下分句及成分间的因果条件先后,然后加以分析做答。9: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最恰当的一 组是( ) 鲁迅先生认为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他教人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的这部活书。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的这部活书。 ” ,所以所以他主张要扩大眼界,扩大生 活范围, “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A 这样,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 从下笔,才有丰厚的“库存” 。 B 这样这样,才有丰厚的丰厚的“库存库存” ,才不致于提起不致于提起 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 C 生活有丰厚的“库存” ,这样才不致于提起 笔来,搜 罗枯肠,无从下笔。 D 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 因为生活有丰厚的“库存” 。 答案应为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