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思考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4912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 思考【摘 要】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一种以原生态为特点的文化景观展示方式生态博物馆在法国悄然兴起。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博物馆脱离文化生存环境,单纯的静态的记录的不足,使得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得以保存,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的新的途径。本文在深入分析龙脊古壮寨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借鉴贵州等地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经验,对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提出一些可资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龙脊;生态博物馆;旅游 Abstract:From the 1970s,a kind of cultural landscape display mode with

2、 the original ecosystemeco-museums quietly emerged in France. The emergence of eco-museums made up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museum away from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imple static records,and made colorful folk culture survive,so it provided a new way for protection of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3、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Longji ancient Zhuang villag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ferring views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ongji ancient Zhuang village eco-museum referr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establishing eco-museum in Guizhou and o

4、ther places. Key words:Longji;Eco-museums;Tourism 一、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与发展 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国内外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按照生态博物馆的创始人法国博物馆学专家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Henri Riviere)对生态博物馆的定义, “生态博物馆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和当地居民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公共机构的参与是通过有关专家、设施及设施机构所提供的资源来实现的;当地人民的参予则靠的是他们的志向、知识和个人的途径。 ” 2生态博物馆在具备博物馆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时,也有着自己的特征。国际博协瑞典国家委员会主席科吉尔恩

5、格斯托姆(Kjell Engstrom)根据他的实践,对生态博物馆的特征做了如下说明:1.多学科性。与传统博物馆按一个学科划分博物馆不同。2.地区性。不是指行政地区,而是由文化传统,自然传统和经济生活的融和体。如一个矿区、河谷、村镇。3.开阔性。不局限于建筑。4.协调性。和当地居民协调起来,反映他们开拓记载和介绍自己历史的愿望,不是简单的兴建研究中心。 始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生态博物馆革命运动,首先在法国的一个工业社区小镇历史地诞生。至今,世界上已有 300 多座生态博物馆,其中西欧和南欧约 70座,集中于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北欧约 50 座,集中于挪威、瑞典和丹麦;拉丁美洲约

6、 90 座,集中于巴西和墨西哥;北美洲约 20 座,集中于美国和加拿大。日本和印度也迈出了类似生态博物馆的探索之举。而中国也于 1995 年和挪威共同合作在贵州六枝梭嘎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1998 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2003 年底,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试点项目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和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相继启动。 “十一五”期间广西文化厅将在继续完善 3 座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同时,从地域、民族及影响力、辐射力、效益、研究课题等方面考虑,新建约 7 至 8 座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与试点项目构成“1+10 工程”概念中的“10”:这些生态博物馆作为广西民族博

7、物馆的工作站和研究基地,在业务和事业发展上与广西民族博物馆连为整体,广西生态博物馆是“1+10”工程中的“1”,发挥“龙头”地位和作用。 二、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条件 (一)区位条件与经济状况 3龙脊古壮寨地处桂北越城岭山脉西南麓,位于北纬 25028482502851,东经 11003091100312之间,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的东北部,距所属的和平乡政府所在地 10 公里,距龙胜县城 21 公里,距桂林市区约 76 公里。龙脊行政村共包含 8 个自然村,分别是廖家、侯家、平段、平寨、岩湾、岩板、岩背、七星。古壮寨是指廖家寨、侯家寨、平段和平寨 4 个壮族村寨。 龙脊古壮寨是北壮白

8、衣壮的典型代表,2007 年 4 个壮族村寨共 226 户,9个村民小组,883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 69.8%。村寨居民以种植水稻、养牲畜为主要经济来源,其它农户产品有辣椒、茶、红薯、芋头、玉米等作物,人均年收入 950元,是比较贫穷的地区。居民全是壮族,自称“布也”,其民风淳朴,具有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与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 (二)基础设施条件 在 2001 年和平至古壮寨的公路开通以前,村寨的对外交通主要是通过步行过2 公里的石板小路到金江村,然后乘车到和平。和平至龙脊的公路联通 321 国道,长 9.5 公里,目前已经改造 5 公里为四级路,但路面状况较差,尚未铺油面

9、,路窄弯多坡陡,村寨的可进入性较差。此外,古壮寨和临近的平安壮寨有一条 1.5 公里的石板小路连接,这条小路是制约平安梯田景区的游客向古壮寨分流的重要障碍。村寨的内部交通则通过人工修造的狭窄石板路通往各个村寨和各家各户,石板路构成了寨内主要的步行通道网。 目前村寨已经开通程控电话,有固定电话 152 部,拥有电话的家庭占占居民总户数的 53.15%;移动信号覆盖整个景区,信号较好。 古壮寨的旅游业基本处于未开发建设阶段。现仅有 8 座旅馆,153 张床位,有13 座旅馆正在建设,293 张床位,小卖部 11 家,规模小,设施简陋,主要接待自发前来观光游览的客人,2006 年接待量不足 1000

10、 人次。 4(三)历史悠久, “天、地、人和”的古壮寨 居住在这里的壮族有 430 多年的历史,据古壮寨廖姓、侯姓族谱以及潘家祖坟碑刻记载,三姓祖先均来自南丹庆远府。据龙胜县志载,龙脊廖姓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 年)迁入现在居地。龙脊古壮寨是传统风水选址的典型。村寨旁边有一条山脊像一条巨龙盘旋而下直到金江,古壮寨就座落在这一山脊上, “龙脊”因此得名。村寨的两旁各有一条巨大的山脊蔓延而下,像座椅的两个扶手,龙脊古壮寨坐落其间,就像是坐在一把龙椅上,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古壮寨拥有广西乃至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壮族干栏式吊脚木楼建筑群,其中有 5 处木楼已经有超过 100

11、 年以上的历史,其中最老的木楼达250 年的历史,古老而富有神韵。在当地壮语中, “干”是上面之意, “栏”是房屋,即房屋有上下层之分,一般分为两层,底层圈养牲畜,二层为居住层,阁楼作储藏用,各种功能结构保留完整,建筑样式古朴自然,整个房屋取优质杉木,不用杂料,不用一钉一峁。全寨的干栏建筑,层叠上下相连,十分壮观。村民按姓氏而居,住在梯田中间,座落在“龙腰”之中。寨中古石碑、凉亭、寺庙、房屋等各景观相结合,寨与寨之间石板相连接,吊脚木楼与石板路节节相连,与梯田相映衬,错落有致,相联有序,构成一幅完美的和谐景观。 龙脊人民世世代代辛苦劳作并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形成了从山顶的高山林地村寨梯田的和谐

12、生态环境,表现出人土构建的均衡布局,森林、溪流、村寨、梯田四者在不同海拔层次上的有序分布和协调布局,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村寨风雨桥上著名的石刻“三鱼共首”的一个寓意是廖、候、潘三姓的和谐团结,更深一层的寓意是壮、瑶、侗三族的和谐团结,而其最深层的寓意则是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的体现,包含人类宇宙最基本的规律即:天、地、人和5谐。 (四)独特的壮族石刻文化 龙脊人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材,创造出独特的壮族石文化。村寨内百转千回的青石板路、57 座青石板桥、层层叠叠的木楼石地基、太平清缸、石水槽、石寨门、石碾、石磨、石臼、石头墙、石绣球、石庙、三鱼共首石刻,以及从清朝、民国至今

13、的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石碑刻,可谓是“三步一石,五步一刻,十步一碑”。 古壮寨的石板路与石板桥是龙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许多石板桥上都刻画着莲花、宝剑、太极、八卦等道教符号,最具有代表性和最为珍贵的是村公所门前的风雨桥上刻的“三鱼共首图”。 村寨内遗存着大量从清代到近代民国时期的石刻碑文,其中以平段寨最为集中,全寨大约有碑刻十几块。其中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 年)的龙脊康熙剿瑶营盘碑最早,最著名的是刻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的桂林府严禁衙门书差藉端滋扰僮瑶碑。 村内还完整地保存着刻于清光绪八年的两个石寨门:“万年门”和“福坚门”;村寨内还保留了珍贵的刻于咸丰七年莫一大王石像,神

14、像高 46 厘米,宽 27 厘米;保留有刻于光绪 17 年(1891 年)土地神石像,保留有刻于 250 年前的壮族石刻绣球图和建于清同治壬申年(1872 年)的太平清缸。龙脊古壮寨的莫一大王石像、石刻绣球图和石寨门为广西所独有。 (五)规模宏大的梯田景观 龙脊村寨位于整个龙脊寨梯田的中心,廖家寨,侯家寨和潘家寨被梯田环绕,梯田总面积达 1100 亩,是被誉为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的重要部分。梯田垂直高度高 750m,从下方的金江河谷 350m 的海拔直至海拔 1200m 的山腰,横向 2000m,那起伏的、高耸入云的山,蜿蜓的如同一级级登上蓝天的天梯,像天与地之间一幅6幅巨大的抽象画。 龙脊古壮

15、寨梯田景色随四季变化而变化,朝有云雾缠绕,暮有夕阳辉映;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雪后的梯田,尤为动人,枯黄的田埂,映衬着田中闪亮的雪色,别有一番情致。一年里阴、晴、雾、雨点缀梯田而色彩绚丽,被喻为摄影天堂,常有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在此守候。主要梯田景观有金龙拜佛、群蛙跳田、万龙护宝等。龙脊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片梯田上辛勤劳作,创造出了独特的稻作文化,龙脊壮族的五谷节和牛生日等民族节庆正是其生动体现。 此外,与平安梯田不同的是,梯田间还分布着无数的石头,宛如无数大大小小的石蛙蹲据其中,又宛如无数散漫的山羊徘徊在龙脊山坡上,这些天然造就的石雕既与壮族先民对蛙的崇拜相

16、谐成趣,又与村内遗存的众多人文石刻相互呼应。 (六)保存完好的龙脊壮族文化 古壮寨的壮族是北壮白衣壮的典型代表,由于长期与外界联系不便,至今还保存着基本完整白衣壮文化。这些独具特色蔚为壮观的民族文化主要包括壮族建筑和居住文化、饮食文化、节日风俗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民族历史自治制度文化等,具有强烈的旅游吸引力,非常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1.语言 龙脊壮族客居越城岭 400 多年来,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传统语言,操北壮方言, “布也”土语,无论在词汇上还是语法上都很有特点。如在词汇上,汉语的一些双音节和多音节词,龙脊古壮寨可用单音节表达,反过来汉语的一些单音节词,龙脊壮语则需用多音节表达。 2.寨老制 头人制度是龙脊主要的村社组织形式,头人在当地也被称为“寨老”或“族长”,7壮语称为“布求”,意思是说有事要请他来解决。龙脊的寨老制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逐步发展形成的,龙脊壮族为了抗衡外部势力的威胁,争得有限的资源,逐渐联合起来,并在民国初年形成了一个各村寨共同议事、统一行动具有结盟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