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整合与社区意识构建刍议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3327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社区整合与社区意识构建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社区整合与社区意识构建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社区整合与社区意识构建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社区整合与社区意识构建刍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社区整合与社区意识构建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社区整合与社区意识构建刍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城市社区整合与社区意识构建刍议摘要城市社区整合与社区居民意识关系重大,在社区意识层面体现为认知、情感和意向的整合。由于城市体制的改革导致传统城市社区整合发生了变迁,从心理学的层面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为经济利益的追求和现代化的冲击。构建居民社区意识,必须加强居民问的社会联系,清除体制性障碍和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关键词城市社区;整合;社区人;意识 一、社区整合与社区意识之关系阐释 在社会学史上,第一个提出社区这个术语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他指出,社区是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富于人情昧的社会团体。20 世纪 30 年代, “社区”的概念由国外引入中国。1986 年,

2、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把“社区”的概念应用于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同时从实践的角度对“社区”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在城市,社区主要是指以街道、居民委员会为基本单位的。本文研究中“城市社区”主要是采用这个概念,并将居委会所管理的社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散居型社区。特点是居民分属于不同的单位,他们的重大需求一般求助于各自的单位,居委会只管理无单位人员,负责卫生、治安等社会性事务。第二类是单位型社区。特点是单位所属居民区,在这类居委会中,各种活动开展是在单位的调控和安排下进行,居委会处于附属地位。 社区整合是指社区诸要素相互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并有效发挥社区功能的过程和状态。社区整合发生于物质(经济)层面、人力资源

3、层面和意识层面。物质资源的发掘、筹集及有效运用对社区建设相当重要。然而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来讲,社区居2民意识的强化、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更为重要。从增强社区意识的角度来看,社区整合就是增强社区的社会团结。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团结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人们之间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它是社会共同体存在的基础和基本特征。在他看来,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道德规范和集体意识。他认为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中,传统社会和亲属联系被削弱,而新的社会联系尚未建立起来,于是就会出现社会解组,从而影响社会团结。 二、从社区意识层面分析衡量城市社区整

4、合的具体指标 要增进社区的社会团结就要提高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相互关怀意识,强化成员与所在社区的联系和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下面分别讨论衡量城市社区整合在社区意识层面的具体指标。 1 “社区人”对于社区生活的满意度。即居民对其所在社区情境是否满足其自身生活需求的一种主观感受。显然,居民的社区满意感是社区情境与个人主观期望、评价标准、认识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姑且不论个人主观因素的差异,社区满意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居民对社区实际情况满意程度的反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居民的生活需求愈能够得到满足,即意味着生活质量愈高。因此,社区满意感是居民对社区生活质量认知的一种表征。

5、2 “社区人”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即居民认同自己归属于所在社区的一种主观感受。就客观状态而言,居民总是归属或不归属于某一社区,并获得所在社区的成员身份;就心理状态而言,居民对所在社区认同则存在一个完全认同与不认同之间3的不同程度,即一定强度的社区归属感。通常,居民归属感愈强,愈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并愈加喜爱和依恋所在社区。如果说社区满意感是居民生活质量认知的一种表征,那么社区归属感则是居民社区生活情感归属的一种表征。 3 “社区人”对于社区生活的参与意识。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及活动的过程或行为。其实,人们居住的小区之所以成为一个社区,正在于居民们在生活上不是各自为政,而

6、是在生活的诸多方面相互关联为一个非行政色彩的利益共同体。由此,社区中每一个居民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者。在这个意义上说,社区参与其实是居民社区生活意向的一种表征。在参与意识上,社区诸成员对社区建设的理想目标可能有较高认同,但对具体的行动及过程目标可能有不同的企求。无论人们对社区建设的目标作何等美好的描绘,社区建设的现实行动直接表现为资源的投入。 三、传统城市社区整合强度透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体制是我国城市管理和社会整合的一种基本方式。单位作为福利共同体,不仅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工资、福利和后勤保障等生活服务,而且包揽了政治、教育、行政等社会管理职能,拥有超强的动员和管

7、理社会的能力,从而把街居组织的城市社区管理职能压缩在数量极少的无单位居民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居民与单位的利益关系最为紧密,单位的发展也主要依托上级政府、主管单位或国家相应政策,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及在社区的形象意义不大。在总体生存的情况下,人力、物力、财务和时间诸资源为公共占有,因而人们可以将资源运用于他们认为有利于组织生存的领域,或者“慷集体之慨”,将资源用于非私4人领域,以便大家共享。这种参与意识在单位型社区体现得较为充分。但在散居型社区内,社区参与主体却发生了变化,居委会与辖区内厂矿企业的基层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基层组织并无密切联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活动的主要是社区少数居民,甚至是

8、无单位者。 由此可见,在我国传统城市普遍存在“社区缺失”现象,职工大都通过各自的单位获得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在以“单位制”为核心的传统社会管理体制下,居委会只是单位的一个附属物或补充物,是起辅助性质或边缘性质的作用。毋庸置疑,单位型社区居民的整合性较高,尤其体现在社区归属感和参与活动上;散居型社区与居民的利益是疏远的,无论是参与意识、满意程度还是归属感等,都呈较低水平,社区整合性较低。 四、现代城市社区整合强度透视 伴随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城市重心下移,社区建设和管理任务明显加重。城市居民正逐渐从“单位人”向“社会人

9、”转换,单位职能慢慢被社区所剥离,这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联接和依存的方式,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基于各种利益基础之上的新群体处于不断分化组合之中,“社区”继“单位”模式后,成为联接人们情感和满足人们需求的新的纽带和载体。因此, “社区”取代“单位”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区域。单位成为独立的法人,其复合职能弱化了,员工与单位和社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单位型社区中社会联系逐渐趋向淡薄。原因主要在于现在的城市正在或已经失去了形成那种密切的社会联系的社会体制和社区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城市失业、下岗人员有所增加,城市退休老人和外来工比重逐渐上升,单

10、位型社区由于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各种压力基本5上是无力管理这部分社会边缘层,把它推向社会,这一部分人便在散居型社区中停留下来。单位型社区由于功能的外移,从而也带动单位内成员团结意识的弱化。这些弱势群体遇到难题就逐渐去找所属的社区居委会。单位办社会的体制转向社区化。由此可见,单位型社区整合强度逐渐在降低,散居型整合强度慢慢增强。但由于单位型社区支持功能逐步弱化,而新的散居型社区支持功能还没能健全起来;由于社会生活的支持网络从单位向社区的转变,而“小政府、大社会”的基本社会管理模式和社会组织框架正在逐渐建立,难以完全发挥替代作用,所以目前在部分领域出现了社会支持网络的失效,使一些人的生活出现困难无助的

11、情况,出现了社会转型中的社会解组。 五、从心理意识层面来分析传统城市社区整合变迁 1经济利益的追求渗透到社区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人们对经济利益越来越看重,工具理性越来越多地渗入到人们之间的关系中来。在社区建设资源日益部门化、 “私有化”的情况下,如何使这些资源的占有者释放资源为社区建设所用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占有者的行为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理性,即以自己的投入是否获利来选择自己的行为。社区建设不同于经济上的交易,这不但在于社区建设的非计量性,而且在于它一般属于“公共物品”。当人们预见到自己活动的产品被纳入不可计量的“公共物品”的时候,他是否有投入资源的积极性是值得讨论的。这

12、就产生了屡见不鲜的在公共福利领域某些大牌企业的“装聋作哑”和在社区建设中的讨价还价及逃避现象。一般说来,企业的性质在于它的经济理性,而不在于其社区福利追求,企业的关注对象是超越社区的市场。这样,如何增强企业及其他驻街单位对所处社区的关心就是一个问题。这种张力还来自6于有较多社会资源但却“无求于人”的中高级社会阶层。由于他们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可以在区域性社区之外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他们为社区建设、社区发展作贡献的热情就可能受到影响,社区建设强调内在发展,而社区成员中强势群体却具有强烈的外向性,这使社区建设遇到了深刻的内部矛盾或张力。2社区张力的另一个方面来自于现代化对人性的异化

13、。城市重建和社会流动也破坏着原有的共同体关系,原来相互熟识的邻里关系被陌生的关系所代替。现代化是一个破坏传统社区的力量,它以经济理性和社会流动的力量冲击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性联系,并造成颠覆性后果。正是基于对现代化的这种破坏性后果的反思,人们才提出重建社区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现代化的初始阶段,现代化进程对社区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社会流动加剧和私人领域的强化都给社区建设带来严重的挑战。随着西方价值观的侵入,一部分城市居民的私人领域意识不断强化。随着对计划经济时期公共领域无限扩张、私人领域被吞噬现象的批判,白领和知识群体的私人空间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展,家庭生活、个

14、人生活正在成为与公共事务相对分离的领域,并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样,日益膨胀的私人活动空间就同以扩展公共领域为特征的社区建设、社区发展可能发生冲突。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的需要是存在的。人类的相互需要根源于其本性,根源于个体的非自足性。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但这并不是表明每一个人都能独立地、更有效地处理自己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由于现代化隔离或肢解人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人性进行异化,人们在精神上更加希望相互了解和沟通,以缓解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在哪些层面和何种程度上去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增强他们的社区意识,已成7为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

15、题。因为如果说传统社会中的社区意识是内生的,计划体制的力量可以衍射并对社区建设的建构,即通过设计去有意识地激活社区成员的兴趣,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持性联系,那么在现代城市社区中,应从以下方面去整合社区,加强社区凝聚力。 一是从社区建设的角度去激活人们的相互需要,从而增强支持性社会联系。强化社区联系,关键是要设计能吸引社区成员参与的共同活动。这可能是一些多样化的有组织的社区活动:不同群体的或社区性的、助人的、互助的或公益的社区活动。但一般它们是属于内部效益而非外部效益的活动,即从近期或远期来看有益于社区成员共同生活的活动。通过组织这些利益相关的活动,可以加强社区成员间、不同群体间和代际之间的社会团结。 二是夯实基础,清除体制性障碍。随着改革的深入,由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主要由社区来承担,社区建设成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城市整合体制的基础性工程。要夯实社区建设这个基础性工程,必须要改革社区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城市社区建设的主体作用。 三是以人为本积极拓展社区建设。从社区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手,针对社区的实际,把解决群众生活特别是基本生活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为突破口。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