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正名新论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3314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荀子正名新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荀子正名新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荀子正名新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荀子正名新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荀子正名新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荀子正名新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荀子正名新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荀子正名新论【内容提要】荀子发展了孔子的名学理论,在孔子守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制名,意在将儒家固有的礼制传统与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并充分融入墨子、公孙龙子等其它派别的名学思想,形成了儒家名学思想多元化、开放式的格局。 【关键词】 荀子 正名说 儒家 名学 一、荀子正名的背景荀子的正名说是承袭孔子的命题而来的。孔子在论语中用了很简短的一段话来说明他的观点,荀子则写了整整一篇文章来完善孔子的学说。时代不同了,对手不同了,对于儒家来说,正名的意义也更重大了。在孔子那个时代,各国还有可能打着圣王的旗号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对于周王朝的礼制尽管已不能完全遵从,也不敢公然摒弃。孔子对周礼还抱有幻想,认

2、为结束当时的混乱局面的关键在于让各国都遵循礼制,因而他的正名说偏重于守名。后孔子时代,社会愈加走向分裂,行政管理体制与思想价值体系越来越混乱:“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 ”(荀子正名)i在这种情形下,儒家的思想体系受到其他学派的严峻挑战:“今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执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辩说也。 ”(荀子正名)ii孔子时代那些隐者逸者不断将自己的对社会的叛逆系统化,形成了各自的学说。荀子认为,儒家的挑战来自十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的它嚣、魏牟;忍情性,綦蹊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的陈仲、史鱼

3、酋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2以容辨异,县君臣的墨翟、宋钘;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德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的慎到、田骈;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的惠施、邓析。面对这十家的挑战,儒家的孟子和子思也没有办法予以有效地回击,只能“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荀子非十二子)孟子似乎没有清晰地看到儒家的这种困境,他认为儒家的对手只是杨、墨两家。孟子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

4、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滕文公下)iii孟子认为要对抗这两种理论,只有坚持儒家礼制。孟子的应辩,还是要回到禹、周公和孔子的老路上去,走的是孔子守名的路子。这种学说,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很不协调了。借用弗德烈詹姆逊(Fredric Jameson)的说法,语言成了儒家思想的牢房(the Prison-house of language)。荀子说他是俗儒: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知恶;其言议谈说已无异于墨子矣,然而明不能

5、别;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积足以揜其口,则扬扬如也;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荀子儒效)韩非子也批评说:“今世儒者之说人主,不善今之所以为治,而语已治之功;不审官法之事,不察奸邪之情,而皆道上古之传,誉先王之成功。儒者饰辞曰:听吾言则可以霸王。 此说者之巫祝,有度之主不受也。 ”(韩非子显学)子张氏、子夏氏、子3游氏一類的儒者則被荀子斥為“贱儒”:弟陀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 (荀子非十二子)儒家的学说长

6、期没有得到发展,各种新事物纷纷出现,原先的那套话语体制越来越僵化,无法呈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能实现指示功能也就无法实现伦理政治功能。唯一的办法是制定新的话语来完善表达机制。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 (荀子正名)从外部看,儒家学说面对各家学说更为严峻的挑战;从内部看,儒家学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从实用性看,儒家学说与社会环境越来越不适应。荀子制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二、荀子正名的原则荀子制名有个总的原则,那就是

7、:“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然则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也。 ”(荀子正名)哪些要循于旧名呢?“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 ”(荀子正名)刑名、爵名、文名都要有所根据。散名则要约定俗成:“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 ”(荀子正名)循于旧名即要求利用一切已有的成果,摆脱时代和学派的局限,显示出强大的包融性的特点。4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固善的是旧名,无固宜、无固实的是新名,旧名不可以随便更改,新名却

8、可以约定俗从。旧名是传统的精华,新名是时代的产物。这种结合,充分体现了荀子的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思路。我们看一看荀子循旧名作新名的方法。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性伤谓之病。节遇谓之命。是散名之在人者也,是后王之成名也。 (荀子正名)性、情、虑、伪、事、行、知、智、能、病、命等都是先秦诸子共同关注的理念,各家的定义都不相同。重新厘定这些理念,有助

9、于申说儒家的学说。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告子说:“生之谓性”。 (孟子告子)庄子说:“朴素而民性得矣。 ”(庄子马蹄篇)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的说法汲收了孔子、庄子、告子的思想,然后进一步引申“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将“性”定义为一种自然的状态。荀子没有停留在“性”的层面上,而是进一步引出“情”这个概念。这是此前儒家没有说清楚的东西。荀子把六种“性”的表现形态称为“情”,并认为:“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荀子正名)道家认为情欲不是人的本性:“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 。 (庄子徐无鬼)又说:“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庄子

10、德充符)荀子认为有情就会产生情感的取向,这就是“虑”。 “虑”的5概念也是此前儒家所没有提到的,可能来自法家或兵家。韩非子说:“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 ”(韩非子六反)虑就必有所行动,这就是伪。伪是荀子着重推出的一个概念。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 (老子十八章)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性恶)荀子提出“性”、 “伪”这一对概念,是要说明性是先天的,伪是后天的。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先天的性是恶的,后天的伪是善的。老子认为“伪”对“性”产生了消极影响,荀子认为“伪”对“性”产生积极影响。荀子

11、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荀子儒效)进而提出“化性而起伪”,以强调教化的作用。他说:“今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荀子性恶)强调环境也好,强调教化也好,都与道家的无为而治相对。从以上的分析可知,荀子从界定“性”这个旧名出发,引入“情”、 “虑”等相关概念,并最终完成对“伪”这个核心概念的阐释,从根本上肯定了儒家的教化说。孟子好辩,却往往陷入语言逻辑上的纠缠(如他对四端说的辨析)。荀子正名从基本概念的辨析与制定入手,用传统的旧瓶装上了时代的新酒,iv使儒家的

12、学说得以巩固和发展。 三、荀子正名的方法荀子正名是从完善语言的指示功能开始的。荀子认为语言表达功能的弱化,主要体现在语言与世界的对应性不强,他提出了缘天官的办法。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洒酸、6奇臭、以鼻异。疾、养、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

13、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 (荀子正名)天官有眼、耳、口、鼻、体、心等,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Sense organ),与古印度哲学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提法相似。缘天官实际上是重视人的感官系统对世界的反应,要求语言体系的建立要回到语言与世界对应本身,而不是一味追求语言的逻辑构建。 “不见而名”。 (老子第四十七章)“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 ”(荀子解蔽)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说:“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

14、,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又说:“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荀子的缘天官是针对道家、名家的观而言的。洛克阐明了许多解决滥用文字的方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实体与外物相契合。(And distinct and comformable ideas in words that stand for substances.)v荀子的缘天官就是要借助观察实物来观察各实体的主要性质。这些主要性质,只有借助实地的观察才能为人所知晓,其他方法是不易应用的。(deas of the leading qualities of su

15、bstance are best got by showing, And can hardly be made known otherwise.)vi荀子试图把语言从虚空的本体表达与本身的逻辑推演当中解救出来,重新确认语言符号与世界的对应关系,以回应语言逻辑自身构建世界的不完全现象。 “夸诞生惑”(荀子不苟),荀子认为如不注重事物本身,就会产生三惑。7“见侮不辱”, “圣人不爱己”, “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验之所以为有名,而观其孰行,则能禁之矣。 “山渊平”, “情欲寡”, “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于用实以乱名者也。验之所缘无以同异而观其孰调,则能禁之矣。 “非而谒”

16、, “楹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验之名约,以其所受,悖其所辞,则能禁之矣。 (荀子正名)以名乱名、以实乱名、以名乱实是宋钘、列子、惠施、公孙龙子的观点。这些观点的产生,都是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中,语言逻辑功能得到过分强化,越来越悖离了语言指示功能的必然结果。洛克说:“逻辑和辩论最能助进文字底滥用”。(logic and dispute have much contributed to abuse of words.)vii但缘天官是不是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呢?未必。天官所获得的只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感觉(sence),这种感觉受到诸时间、位置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而往往产生一些错觉(sense illusion)。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蹞步之浍也;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酒乱其神也。厌目而视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