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2526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 义论文关键词儒家思想仁学思想中庸思想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巾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华民族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其中庸思想、仁学体系、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哲学 ltl 煎要的思想范畴之一。予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

2、和。 ”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结起来一起做事。 “和”的思想元沦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秋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 Il 要起列撼础性作用。 (一)“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也。 ”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把握_r 一个最本的价值要索,这就足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己”与“克已”。在儒者看来,见“爱人”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欲立而立人

3、,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予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22 “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沧语灵公)意为,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三的予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儒家思恕要求人们应该有荣誉心、所谢:“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 ”(龚自珍明良论二)“仁则荣,不仁则辱”充分概括了儒家荣辱思想的精神实质。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

4、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 1|对人生的发腰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

5、,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自己的私3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 ”(二程论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足不讨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

6、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不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三、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问的关系,使之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

7、学而有r 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学而。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 “礼”的本质是“序”, “乐”的本质是“和”。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放群物皆别”(礼记乐记)。 “和”,意味着和合、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 “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巾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

8、。 “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发情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4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 “

9、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 “庸”即“用”, “中庸”即“用巾”,就是按“1l1”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也不是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巾正”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 “巾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

10、的状态。 “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解释为:“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巾和”一词的含义为按“巾”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 “中和”是一种至善至荚的理想化状态。 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 礼记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5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1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 ”论语雍也。 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 “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学而。中庸准

12、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徙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总的来说,它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和谐社会,以“中庸”为方法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在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生命系统中,儒者所倡导“仁民爱物”、 “民胞物与”,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以礼乐之文化修仁义之德性,正如明朝王阳明所说:“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一也”(王阳明全集大学问)。 参考文献 1论语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2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 3周易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20036 64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 汤一介儒学的和谐观念 中华文化论坛,1997 第 4 期 6 杨向奎 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