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2238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 实现 摘要:公共管理类专业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因为其教学过程的简单化、教学平台的单一化和教学思路的封闭性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建立以“学校、政府和社会”互补平台为教学环境,以“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为教学方法, “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公共管理;开放式教学;互补平台;互动学习 0 引言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这些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

2、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应变等能力。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本文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着手,旨在探索和构建公共管理学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和体系。 1 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及其对开放式教学的诉求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与其他公共组织、社会群体或公民个人一起,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类专业以那些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为基本教学和研究对象,因此,具有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诉求的三个

3、基本特点。 1.1 实践性与医学、工程类学科相似,公共管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与一些传统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相比,公共管理既有基础研究的一2面,要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有应用的一面,即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可以说,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实践,其教学、研究结果也应该能服务于实践,是一门强实践性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 强实践性的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实践为根基,公共管理学的强实践性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环境要有现实性,并且,公共管理教学的环境也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适时变动的,并不是僵化不变的。 1.2 操作性与工商管理类专业相比较,公

4、共管理更多的重视对公共管理从业或准从业者的适应能力和从学科中找出适当的具体方法、技术和理论的培养和训练,更倾向于策略管理,更多地关注公共管理过程问题,更多地集中于职业公共管理者,而不是政治性官员。因此,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归属于操作,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公共管理操作过程的效率,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学科。 强操作性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公共问题的解决为目的,要求公共管理教学方法要有时代性,要求通过具有现代性的教学方法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培训操作性人才的需要。 1.3 综合性公共管理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科对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基础社会科学学科

5、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如,政治学有助于分析诸如政治制度如何影响公共政策,在管理实践中,正确地沟通与协调等问题;经济学帮助管理者了解社会生产过程,分析资源如何合理配置;而社会学为公共管理提供管理活动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文化、政府态度、政府价值取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心理学为公共管理提供行为分析方法。可见,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强综合性的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与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在发挥3自身原有学科优势的前提下,注意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精髓,加强交流,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确立自己的地位,培训符合公共管理需要的人才。 2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及

6、其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以教室为单一的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是一种封闭式、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而公共管理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宗旨的应用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已经不适应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 2.1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的简单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特定教学场所和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运用灌输方式向学生传授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经验的简单的活动过程。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也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整个教学过程倾向

7、于照本宣科,不能在涉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卫生、环保、科技等相关领域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不能使专业学习的内容在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内进行实习与实践,缺乏对现实问题应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讨论,致使体验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普遍缺失。 在这种简单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就简单化为实施“教”的行为,完成“教”的任务;而学生则成为被动的客体,学生“学”的行为就简单化为专业知识的接受,忽视和冷落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教师只要履行教学过程中的“教”的行为,整个教学过程就宣告结束,以至于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即学生学习的结果,或

8、简化为对专业知识的考试与考查,或根本就是不太被看重并加以检验,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动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不适应公共管理学科4对创新性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2.2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平台单一化传统的公共管理教学平台严格限定于课堂教学,不能形成学校、政府和社会互补的教学平台,对于强实践与强操作性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如果没有与实践部门的互动,公共管理学理论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而且,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钳制了课堂教学丰富的动态生成性,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由此培养出的人,其作为主体人的

9、精神将会淹没于学科体系构筑的知识海洋之中,而学生因此成了知识的载体、知识的贵族,并非现实生活中的强者。 囿于课堂教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不能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公共部分的实际,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部门也很难保证其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规范化。传统的单一化为学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平台忽视了学校、实践部门和社会实现互动,漠视了实践部门与社会对于学校专业理论的需求,而这种互动的建立及维持时间的长短,这种对实践部门与社会的需求的满足恰恰是检验公共管理学科生命力和存在依据的根本所在。因此,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讲空头理论与实际脱节较大,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不能培养学生实践中后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实际

10、操作能力。 2.3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思路封闭性尽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片面追求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学科中心的现象明显,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与稳定,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这实质上是以静态的、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公共管理活动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与客观公共管理过程实际的规律相背离,同时也构成一道道有形无形的桎梏。上文我们说过,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其教学不应再单纯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和完备性,而应更加强调学科的综合5性和整体性。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专业和系来划分的相互割裂的纵向教学结构,很难创造跨越科学和人文鸿沟,将不能

11、超越单一学科背景的开放式的教学结构,因而,不能满足学生跨越专业和系科获得更具综合性的知识的要求。 科学与真理来自生活,走向发展,教育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忽视直接经验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就难以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给直接经验应有的重视,直接经验似乎可有可无,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学习就等同于读书,这种教学方式大多是单向的知识传递,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教授既有的,形成为文本的知识,其过程类似于批发将文本化的知识从书本向学生的头脑批发。这种封闭的教学模式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他们所学习的内容从开始就是外在于他们的公共管理

12、实际的需要,因而,不可能有足够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3 构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突出学习主体开放式知识结构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多种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有必要建立一种“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 “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 “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3.1“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下专业知识“学习、实践、研究”多阶

13、段互促的过程,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学习;然后是进行实践与实习,通过实践与实习,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公共管理的实际中去,在实际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发现问6题;然后是结合专业知识研究和实践调研分析,解决公共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学习研发的成果在管理实际中进行推广应用,做到公共管理知识“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社会”(如图 1 所示)。可见,在这个“学习、实践和研究”的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中,公共管理类专业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和资源、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公共管理类专业理应将教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将公共管理教学与研究与社会管理的现状相结合,发现社会问题并

14、且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的教学模式中,学习是这个教学互促过程的核心,因此,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分析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与实践是互促过程中的最终目标和意义所在,因此,要以实践调查为基础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问题与研究是互促中对理论的深化和对实践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学生学习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要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将公共管理的专业意义与实践调研和社会服务融合在一起。 3.2“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构建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

15、教学环境。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互补,以及学校、政府和社会构成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平台之间的互动,是开放式教学中互动系统的内外因素的结合和互动(如图 2 所示)。这种互补与互动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堂教学趋向于向政府的实际管理部门、向社会实际管理环境延伸,这是一种教学环境上的开放,这种教学环境上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公共管理实践性与操作性发展牵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必然走向。并且,这种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7开放式的公共管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教学环境是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开放互补、互动的创新

16、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信息,政府的技术、人员和社会的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频繁流动,不仅能促进和深化各平台原承载的公共管理教学资源交叉、渗透、融合、反馈等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可以产生原有资源独立存在所不具有的新的系统作用,提升学生主体创新发展的能力,提高政府和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社会市场上的需求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互补、互动是一个反馈与前馈的协调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将学校、政府和社会看成是一个开放式网络,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是伴随信息、知识流动的主体和实体,突出了学生在校学习之外的自主学习,同时结合社会问题在创新实践中面向社会发展。3.3“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个主体互动。这种互动的教学方法要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开发意识,强调教学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开放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进行自主探究、体验感受,达到教学的生活性、未来性。在这个互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