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学案导学”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36859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学案导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议“学案导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议“学案导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学案导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议“学案导学”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存在着以下现象: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教师始终扮演主角,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的配角,甚至是观众,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扭曲了教学双方的内在联系。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呢?我们认为实施高质量的学案导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

2、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 “学案”的编写需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基础学习是学好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学生向前学习的动力。基础教学就是要把最基础的东西教给学生,并牢牢掌握好。知识的堡垒越垒越高,越垒越坚固,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便更加坚固。 2、指导性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在学案编写中,学法线要贯穿始终。 3、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最能体

3、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可把学生2分成 A、B、C 三组,题目也出成大约三类,A 组基础性题占 60%,B 组基础性题占 50%,C 组基础性题占 40%。要按学生的不同水平,规定课堂上必须完成哪些题目、哪些题目在讨论中完成、课后复习哪些内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呢? 我在实践中大致采用了三种具体的教学程序。 1、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诱导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

4、律性的结论。 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一般要求由学生自己来阐述最后的结论。 2、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开放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此种课型的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高级知识,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要求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质疑),

5、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 3、技能式:示范尝试评价作业。 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特别适合于理科课程的教学。3教师或者学生的示范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地展示给学生。评价环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案通常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 学案导学是教学实践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学生的变化。 学案中的“学”

6、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课前和课中以及课后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在“学案导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变化。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教师的教育思想进一步端正,从新的理论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学案的编写及实施教学,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案的个人设计和集体研讨实现了学科内的智慧共享,实现了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的讲授者、表演者,而是一个引导者。 3、课堂的变化。 借助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缩减了教师的讲授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一改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枯燥乏味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