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论文现代西方大学与西藏寺院之文化比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21693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研究论文现代西方大学与西藏寺院之文化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化研究论文现代西方大学与西藏寺院之文化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研究论文现代西方大学与西藏寺院之文化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研究论文现代西方大学与西藏寺院之文化比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西方大学与西藏寺院之文化比较 才让道吉 西南民族大学现在啊 很多人的观念当中西藏寺院是一个 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一个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其实不然,在西藏寺院经 过 1300 年的历史发展中,他慢慢建立学制学位、机构组织、学习方法等,从初级到高级 有一套严格的考试制度和学位晋升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寺院教育渐渐形成了自己 的教育体系,除了佛法教育外,还有语言文法、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天文历算、历史法 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工艺美术、医药医术等等,那么现在的西藏寺院不仅是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一个教育中心。下面本人拟通过西藏寺院的概念与文化功能、 还有教育框架来认

2、识和研究现代西方大学的一些先进的教育模式、教育制度和学习精神。一、两者概念寺院: 英文名 temple; monastery; 指供奉神佛的庙宇,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 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寺院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 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西 藏寺庙最早建立于公元 8 世纪。约在公元 779 年,在吐蕃王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下,历 12 个春秋,桑耶寺建设完工,这是藏传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具有真正意义的寺庙。大学的含义。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 位的高等教育机关。现在的大

3、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 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大学还包括高等专科( 高职) 学校。二、两者文化功能之差1 寺院不仅具有弘法利生的传统佛教的重大作用,还至少具备如下七个方面的功能: 一、传法教育的功能。二、庄严国土、美化环境的功能。三、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四、 接引信徒实践佛陀教诲的功能。五、保存传统文化的功能。六、抚慰人心、稳定社会的功能。七、旅游观光胜地。2 就拿用现代大学精神来说吧。 “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 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 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

4、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 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 关怀精神。2 1 创造精神。大学也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 践,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社会理想是社会需要的具体反映,这种需要是反映社会 发展规律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的。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知识分子,特别 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 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2 批判精神。批判精神与社会其他结构相比,大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知 识

5、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 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大学生产生新思想, 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 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追求理想的永恒特性。3 社会关怀精神。社会关怀精神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是第一推 动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大学已经被越来越深入地卷进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 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社会第一生 产力科学技术; 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社会

6、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 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 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 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三、两者制度框架比较1 西藏的传统寺院教育的内容远远超过宗教神学的范围,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对传播藏 族传统文化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5 世纪开始,西藏寺院在规定现观庄严论 、 中观论 、 俱舍论 、 释量论和律经本论为必修书,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建 全了五部大论的学习。学程严格、教材固定、学制严谨、机构齐备、

7、组织健全、方法独特, 从初级到高级有一套严格的考试制度和学位晋升制度。西藏三大寺还开设了显宗学院、因 明学院、密宗学院、时轮学院和医学院等等。当时的寺院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同时也是一个教育中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寺院教育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体系,除 了佛法教育外,还有语言文法、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天文历算、历史法律、伦理道德、 文学艺术、工艺美术、医药医术等等,但是这些学科都被宗教神学烟雾所笼罩,无法实现 其本来的面目和价值,从而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2 对于美国现代大学制度框架,美国大学从一开始就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特点, 社会化程度较高,另外美国大学是在几乎没有任何传统力量支

8、配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些为 美国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内容有:2 1 较为完备的大 学自治权: 内容广泛,含括规划与决策、预算与财政、招生与入学机会、课程与考试、高 级与初级教授的聘任、研究的决策与模式等六大领域; 根基牢固,与学术自由相联系,社 会组织独立面向社会自主开展活动; 稳定性强,缘于联邦政府与州的制衡,州议会与州政 府间的制衡,州与大学董事会间的制衡,大学董事会与学术委员会间的制衡,各种团体所 代表的集团利益与政府权力、大学权力间的制衡。2 2 较为完备的大学竞争制度: 多元办学主体制度,举办权与办学权相分离( 董事会 具体承担办学任务) ,公平竞争制度,

9、政府保护制度( 立法、拨款、收集信息) 。2 3 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内部管理制度: 董事会具有双重作用( 校外人士参与便于与 社会有机联系,缓冲作用) ,校长具有管理实权( 董事会任命,管理要求高于学术要求) , 强有力的中层力量( 系) 有效地将学校与基层组织联系起来并独立承担本系发展的责任, 管理民主化( 教学评议会、学术委员会、各种专门委员会共同决策和监督、教师广泛参与。总之,不管是现代大学,还是西藏寺院,两者从形式上都是以学习为主。但从内容上看 两者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说西藏寺院大部分建立在一个偏僻、寂静和优美的地方; 而现代 大学都在一片闹喧、热闹和烦恼的都市中。再看两者的最终目标,大家知道西藏寺院的和 尚都以出家为主,他们通过佛教的修心,就是最后脱离世间的痛苦。可现代大学呢 恰恰相 反,他们都以普通男女为主,通过大学的青春阶段就是学习能力和文化,最后为社会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