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浅谈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建构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21643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浅谈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谈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谈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谈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建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谈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浅谈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建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建构浅谈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建构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 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建构是篇质量较高的学 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新型声乐 教学理念的建构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 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 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构建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 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 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

2、、优美地唱歌。关键词声乐艺术 教学理念 建构策略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应该以本民族声乐艺术成果为基础,广泛汲取和借鉴西洋 声乐艺术先进的经验和理论,形成世界性的中国声乐艺术。一、如何建构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一要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 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 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二要扎根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沃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 臻完善和系统化。如中国的京剧唱腔,声区统一,字正腔圆,既能婉转如歌,又能抒发悲 壮之

3、情。尤其在唱高音的时候,强劲有力,穿透力强,此种唱法及其训练之道,能否借鉴 于中国声乐演唱训练,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三要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 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那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 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 “西洋唱法”历史悠久,除语言和音乐风 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达到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 我们的先辈和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作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总结出了许多丰富 的经验,总

4、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 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另一方面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 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声体系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 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 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 、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 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 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

5、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 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 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 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 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 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 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 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声带是总

6、原则。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教师拔苗助长,在短时间内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这样只 会适得其反。结果,学生一开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学声 乐时,把中声区的基础打牢固,形成正确、积极、良好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训练的原则性问 题。树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还有一个历史问题要克服,那就是唱法问题。过去人们把声 乐分成“民族”和“美声”两大类,后来又有了“通俗”唱法。至使长时期以来,不管学生还是 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常常说某某学生适合唱美声,而某某学生适合唱民歌;嗓门大 的、粗犷的、宏亮的便是好的“美声”料子,嗓门不大,但优美、细腻、抒情、嘹亮的则是 民歌料子。在教学方法上也一味去追求

7、某一方面的东西,去“造声音”。其结果是将音乐教 学引入误区。正确的发声体系,要尊重实际,尊重民族,尊重发声的科学原理,切不可人 为地、主观地去认识。更要强调的是,人的嗓音如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因 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想办法去修饰每个学生的声音,使之流畅、有支持、有 弹性、婉转动听或有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科学,稳步前进,切忌模仿。过去我 们要学生多听人家唱,那是要求学生多听人家是怎样运用自己的嗓音,怎样把握作品风格, 适合自己的便可以借鉴,但不可模仿。要建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老师是关键。初学者若不通过教师的指点,几乎不可能正 确把握自己的声音,自己听与别

8、人听是有区别的。因此,老师必须有相当灵敏的耳朵和聪 明的智慧,对学生美好的声音能自如把握、准确分析,然后让学生通过锻炼得以稳定。三、遵循教学原则,做到因材施教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一)先“了解”再“施教”的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 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 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二)坚持把握基础训练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

9、,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定 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 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 。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 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 。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 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 分表现好

10、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 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 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僵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 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 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总之,构建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是使广大声乐教师 “多、快、好、省”地培养声乐 人才的基础,积极探索出更多实施声乐教学的好路子、新路子。参考文献:1李晓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1、1998.3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4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作者单位:河北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2、,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

13、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

14、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