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一中必修一1——6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51833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丘一中必修一1——6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丘一中必修一1——6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丘一中必修一1——6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丘一中必修一1——6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丘一中必修一1——6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丘一中必修一1——6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丘一中必修一1——6单元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丘一中高一必修一 16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60 分)1.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此大臣主张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皇帝制22010 年 10 月 1 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中国最古老的飞天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又向 前 迈 出 巨 大 一 步 。 嫦 娥 本 名 姮 娥 , 西 汉 时 , 汉 文 帝 名 为 刘 恒 , 为 避讳 改 名 为 嫦 娥 , 这 件 事 反 映 出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皇帝权力受到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汉

2、文帝的尊敬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4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5、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 ,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 行政权 C 军政权 D财政权6.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

3、无鱼” ;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7.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8、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 B C D9.“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

4、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 “不可磨灭的烙印”突出表现在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法成为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 C罗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 D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1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 18 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最大 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11、 据美联社报道:围绕解决“财政悬崖”危机的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于 2012

5、年 12 月 18 日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 计划” ) ,计划延长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下家庭的所有现行税率。但这套备选方案提出不到 24 小时,白宫方面就于 19日发表声明说,这套“B 计划”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上述材料表明美国A政党政治激化了总统与国会的矛盾B属于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立法权C司法机构不作为,总统权力太大D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12. 1875 年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 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

6、治国的体制” 。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2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13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 1871 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各项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是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14.近年来,对洪秀全及太平天国评价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著名史学家胡绳说:“从所代表生产关系来说,资产阶级是一比农民阶级先进的阶级,但从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上说,农民阶级远远超

7、过资产阶级。 ”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15.下表内容选自近代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从中可判断其共同危害是第一组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第二组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第三组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C.严重阻碍了中过民族工业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工具16. 蔡元培

8、在 1916 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禱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 ”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A. 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 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C. 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 具有反帝反封的性质17.山西一位乡绅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日记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开始出现于( )A.鸦片战争结束后 B.太平天国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 D.民国建立后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

9、,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 D.湘赣边秋收起义19.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 泰晤士报在 13 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 。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A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 C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义前景20、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 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

10、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A B C D21、据革命之后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22.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歌词“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

11、同的时代主题的歌词是A.“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23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对此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这封信件 3A写于 1944 年 4 月 29 日 B说明国共两党处于敌对时期C反映国共两党既合作又相互斗争 D不能体现蒋介石的阶级属性24.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1950 年 10 月) “长夜难眠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 A.抗日战争

12、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25 1954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26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 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 ”

13、其中, “铲除君主专制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 “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954 年宪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B辛亥革命 共同纲领 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C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D辛亥革命 1954 年宪法 “依法治国”被载人宪法27.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悼念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 ”该电文中的“九二会谈”() A.是“一国两制”首次实践的重要标志 B.商洽促成了反国家分裂法的制定 C.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D.促成

14、了海峡两岸定点“三通”的实现28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对 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事实不能表明A政治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切身利益 B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C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D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291980 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主要表明蒋经国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希望完成国家统一C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D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30 “冷战时期,西方曾对列宁有过一种错觉,以为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人力资源管理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