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相关论文二战时期中英关系再探讨:以南亚问题为中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17776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相关论文二战时期中英关系再探讨:以南亚问题为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政治相关论文二战时期中英关系再探讨:以南亚问题为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政治相关论文二战时期中英关系再探讨:以南亚问题为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政治相关论文二战时期中英关系再探讨:以南亚问题为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政治相关论文二战时期中英关系再探讨:以南亚问题为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相关论文二战时期中英关系再探讨:以南亚问题为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相关论文二战时期中英关系再探讨:以南亚问题为中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战时期中英关系再探讨:以南亚问题为中心 【内容提要】2 战时期中英两国关于西藏和南亚问题的争执, 反映出丘吉尔的英国政府对于蒋介石插手印度内政的极端猜忌和不满。当时为欧洲战事所 困的英国政府,无力阻止战时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逐渐向印度和南亚殖民地推进,因 而谋求在西藏和中国西南划界问题上予以反击。另 1 方面,英国对中国势力南进所采取的 报复举措,则被国民政府视为传统帝国主义对华野心的明显证明,并另谋 反击。中英两国皆以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权安危作为处理印度和西藏问题的最大考量,然 而就在中英双方皆以国家政权安危为出发点来面对南亚问题的同时,两个盟邦之间本来就 不稳定的互信和合作关系,却也

2、1 点 1 滴地被消蚀了。以英国作为 1 个观察例子可看出, 在近代中外关系的互动过程当中,中国并非永远只是西方列强冲击下的被动接受者 (recipient)。战时中英两国在印度、西藏和南亚次大陆等问题上的争议,清楚地反映出 1 个 西方强权因疑惧中国力量的崛起,而欲对中国展开有效的反击。 【摘 要 题】民国史研究 【关 键 词】中英关系/蒋介石/丘吉尔/中印关系/麦克马洪线 【正 文】研究第 2 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关系史学者们都知悉,日本于 1941 年 12 月偷袭珍珠港,促 使蒋介石领导的中国与美、英、苏成了战时同盟,也扭转了重庆国民政府面对日本军事侵 略的压力苦撑待变的局面。中国近现代史

3、的研究者们也都无法否认,1943 年 10 月举行的 开罗会议,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推向了百年来的新高点,而蒋介石夫妇与美国总统罗斯 福(Theodore Roosevelt)、英国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开罗会议时的合照,不但塑 造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跃升为世界强权之 1 的形象,同时也深刻地向世人传达了当时中、 美、英 3 个盟邦之间,立场坚定携手对抗日本的讯息。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与官方宣传 所呈现出来的政治表象之间,有着 1 段差距,近来学术界已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第 2 次世 界大战同盟国之间台面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并且探索这些冲突对于战后国际政治局势所 带来的

4、冲击和影响。 这些年来也不断有外交和国际关系史的学者,开始对中英这两个战 时盟友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关系,加以重新分析和评价,譬如蒋介石和丘吉尔两人对 于欧亚战场孰轻孰重的争执、英国对华未曾实现的贷款问题,以及中英两国在争取美国战 略军事资源上的暗中竞逐等。 本文将利用已出版和未出版的中文史料汇编、庋藏于英国 伦敦国家档案馆(Public Record Office)、大英图书馆东方和印度事务部档案部门(Oriental and India Office Collections, British Library)、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Hoover Institution, Sta

5、nford University)等地未出版的官方解密档案及私人档案,以战时中英两国有 关印度、西藏和南亚问题之互动为中心,探讨战时这两个盟邦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外交关系。1、珍珠港事变前的中英关系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也迫使国民政府迁都西南大后方。过去 的研究曾指出,英国为维持在华商业利益,以及维系其在远东地区的殖民统治不受影响, 决定对日本采取妥协的立场,例如,1938 年 5 月,伦敦当局不顾国民政府的严重抗议,径 与日本签订关于中国海关之协议,同意在日本占领区内的所有海关税收,1 律由日本政府 管理并存放于日本银行。到了 1939 年夏天,英国因欧陆局势日趋紧

6、张,大战 1 触即发,为 避免其在远东地区与日本发生摩擦,形成腹背受敌之势,乃决定进 1 步对东京让步,1 个 最著名的例子发生在 1940 年初,当时日本为谋取战前国民政府存放于天津英租界交通银行 之白银,径自封锁天津英租界,并对英国政府施以强大压力,迫使伦敦最后屈服于东京的要求,以换取日本解除对英租界的封锁。 同年 5 月,英首相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 以应付欧战不当,辞去首相 1 职,改由丘吉尔接任,然而此 1 局面并未能够立即改变英国 在远东地区对日妥协的立场;丘吉尔上台两个月之后,英国政府为了继续维持当时在香港 和东南亚的殖民统治地位,乃再次屈服于东京的施压

7、,宣布关闭滇缅公路,这不但使得重 庆国民政府当时陆上对外的联系管道几乎完全被封锁,战时中国所亟需的外来军品物资之 运输,也宣告中断,而对当时中国上下民心士气而言,更是 1 个沉重的打击。 近年来英国解密的官方档案则进 1 步显示出,直到珍珠港事变前,英国政府不但愿意在 远东地区对日本采取容忍妥协的立场,事实上还曾经考虑暗中与日本军部进行全方位的军 事情报交流合作,来抵消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与苏联之间的密切往来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 欲对大英帝国在中亚地区的传统势力遭受苏联驱逐的趋势予以反击。1937 年 8 月, 中苏 互不侵犯条约在南京签订,随后国民政府的数个代表团先后路经迪化(今乌鲁木齐)前往

8、莫斯科访问。为了抵抗日本势力进逼中国西北边疆从而危及苏联在中亚的利益,斯大林慷 慨给予蒋介石军事武器装备和财政上的援助,大批战时物资则藉由陆运的方式,从中亚经 北疆运往中国西南,也因而当日军于 1938 年 10 月占领广州并封锁中国大部分海上运输线 时,由西南大后方经甘肃、新疆通往苏联中亚的运输路线,俨然已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 对外国际交通要道。1 时之间,基于防御日本的共同利益,国民政府与苏联建立起自 1928 年以来最密切的互动关系。 另 1 方面,在苏联的授意下,由盛世才所主导的新疆省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对英国在南疆 的传统势力加以打压和排挤。自 1937 年起,南疆各地的反英宣传就从未停

9、止过,许多来自 英属印度的侨民和商人,不断地因间谍罪和反罪而遭到拘捕羞辱,其财产亦被南 疆地方官员没收。当时英国驻喀什的外交官员,不但得不到新疆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尊重, 甚至到最后连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亦成了问题。这种局面迫使伦敦在 1939 年初曾 1 度考虑 撤出这个当时英国乃至西方国家在整个中亚地区的惟 1 外交据点。 有不少英国政府高层 决策人士深信,英国驻南疆的外交人员遭受新疆省政府的压迫,乃是国民政府在与苏联关 系明显增进后蒋介石暗中授意迪化方面的结果,目的在于报复英国不顾中国利益而对日本 过于迁就的立场。伦敦的部分英国官员因而力主立即关闭滇缅公路以为反击。 国民政府 外交部长王宠惠在

10、面对英国驻华大使卡尔(Sir A. Clark-Kerr)的质疑时,曾极力澄清国民政 府并未暗中授权盛世才打压英国和英印政府在新疆的商业和外交地位,王甚至还私下向英 国大使表示,当时重庆事实上并不具有左右新疆省政府的能力。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 中英两国间自抗战以来本已微妙的互动关系,更形雪上加霜。 随着苏联势力在中亚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大幅扩张,英国政府非常担心其在南亚次大陆的 殖民统治会因此受到严重威胁,有鉴于此,1939 年冬天英国内阁在 1 连串机密会议讨论之 后,决定在中东和中亚各地强化原有的情报网,并且在尚未建立情报站的地区建立新的据 点,与所有反苏和政治团体联合抵抗苏联的势力。这些

11、据点也包括驻喀什的总领事馆。 更引人注目的是,为了对抗重庆国民政府、新疆省政府与苏联 3 方在南疆对当地英属印 度公民的联合打压,在 19391940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伦敦方 面甚至已经决定在不让蒋介石和美国政府知悉的前提下,答允日本军方 1 再提出的与英国 展开情报合作的要求,彼此交换有关苏联在中亚和新疆活动的情报资讯,以对抗共产党势 力对远东地区和印度所可能造成的威胁。 2、蒋介石访问印度的外交角力1941 年 12 月 7 日,野心勃勃的日本军部,以海、空军突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 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 时之间中、美、英成了战时的盟友,而英、日之间秘密军事情报合 作的可能性,

12、也随着中英两国于 12 月 13 日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议并形成军事同盟 的关系,而烟消云散。另 1 方面,南亚次大陆的政局,自英国政府于 1939 年宣布对德作战以来,就呈现相当不稳的状态。以甘地(Mohandas Gandhi)和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为首 的印度国大党(The Congress Party)人士,对于英属印度政府未正式咨询印度立法议会就把 印度卷入战事极为不满。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席卷香港、菲律宾、印度尼西 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并于 1942 年春攻陷缅甸,进逼滇西,战事已直逼印度东部边境。 (11) 此 1 局面对英帝国在全南亚地区的统治

13、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印度和喜马拉雅山麓 地区的安危也同时影响到西南中国的战略安全。1940 年秋蒋介石在重庆与英国驻华大使卡 尔会谈时,就对当时部分印度国大党人士正在与日本政府暗通款曲之事深表忧虑,而日军 在东南亚势如破竹的攻势,将会对尼泊尔、不丹、锡金和西藏造成骨牌效应,并使西南中 国严重暴露在敌人的威胁之下。(12) 印度内部政治情势的高度不稳定,促使蒋介石夫妇决定于 1942 年 2 月前往印度访问, 欲说服当时与英印政府水火不容的印度国大党领袖们,如甘地和尼赫鲁等,参加同盟国阵 营,而不为日本所分化利用。蒋介石当时不但向英国政府要求前往甘地故乡、同时也是印 度国大党大本营的瓦尔达(W

14、ardha)访问,而为了赢得国大党人士的好感和支持,蒋介石还 央请英属印度政府不要安排他下榻于印度总督豪华气派的官邸,而是安排进驻 1 般的平民 旅社,他并且希望印度总督欢迎他的官式排场,能够愈简单朴素愈好。(13) 对于蒋介石提出的访问印度的要求,伦敦决策高层普遍表示欢迎,认为这将有助于扭转 中国官民对于英国先前亲日的负面印象,同时也可以让蒋介石有机会体验 到英国对华的友好态度,然而丘吉尔本人对于蒋介石夫妇提出的诸项请求,特别是前往瓦 尔达与甘地会谈,以及婉谢英印政府的住宿安排,私下却感到 10 分不悦;在蒋介石 1 行准 备启程飞往印度的前夕,丘吉尔亲笔拟了 1 封措辞与口吻甚为突兀的信函

15、,除了希望蒋介 石 1 行接受英印政府的住宿安排之外,还要蒋好好思考,1 旦他执意前往瓦尔达会晤甘地 等国大党人士,对中英两个战时盟邦的合作关系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丘吉尔还特别提醒 蒋介石,印度国大党的不合作主义对英殖民母国与战时中国所带来的麻烦和危害是相等的。 (14) 然而丘吉尔的这封信函在转呈给蒋介石之前,被即将担任东道主的印度总督林里资哥 (Lord Linlithgow)和陪同蒋访印的英驻华大使卡尔给拦了下来,在事后致英国战时内阁的机 密报告中,印度总督婉转地提醒丘吉尔,这封措辞强硬的信函将会给来访的重庆友人极为 不良的印象,他因而建议改为由他本人代表首相与战时内阁,向蒋介石口头传达

16、来自伦敦 的劝告。印度总督同时也指出,若 1 味坚持不让蒋介石 1 行在印度会见任何国大党人士, 将会使蒋介石有被玩弄了(being tricked)的感觉。(15) 印度总督的这番言论, 令丘吉尔相当冒火,他 1 方面质疑林里资哥,蒋介石凭什么认为若见不到甘地,会觉得自 己被英国政府所玩弄?另 1 方面则严厉斥责印督本人已在浑然不觉当中, 让蒋介石成为英属印度政府与印度国大党之间争执的最后仲裁者,而这也 将是大英帝国最为不幸之事。虽然丘吉尔最后在信中勉强同意不再追究印督与驻华大使的 擅作主张,不让蒋介石夫妇读到他那封措辞不太友好的信函,但他也下令英印政府必须尽 1 切可能,阻止蒋介石前往瓦尔达会晤甘地。(16) 尽管英国政府内部为了蒋介石的到访闹得不可开交,然而当蒋氏夫妇 1 行于 1942 年 2 月 9 日抵达新德里之后,英属印度当局仍给予他们最高规格的接待和最热忱的欢迎。(17) 在与蒋介石的闭门会谈当中,印度总督虽避免直接劝阻蒋前往会晤甘地,不过在会谈结束 后,印督却私下求见蒋夫人宋美龄,希望她能够转告蒋介石,英国政府将无法同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