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4610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 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 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论文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 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因此也必须走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 相结合之路,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全民健身战略中的地位和作 用,正确理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

2、样,才可以更好地 为今后开展学校的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工作服务,真正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 求。关键词体育教育 健康教育 教育改革一、健康概念的界定与三维拓展人们对健康最一般的观点是“身体各部分机能器官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但这一界定 却忽视了人体精神、心理的作用与影响。若一个功能正常但心理崩溃的人,显然不能认为 是健康的;再如,某些精神病患者,就其体格的各部分来说,其功能也能正常发挥,但也 谈不上健康。因此,把健康定义为没有疾病或没有生理机能失调的理论不是健康的真实定 义,而仅仅是没有疾病的定义。关于健康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认同的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即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

3、疾病,不衰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状态”。 这一定义,突破了健康的传统医学模式,拓展了健康的认识空间,更加注重个体在现实社 会中存在状况或生存质量的整体性综合评价。由此,可把健康的三维概念概括为:以生理 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以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健康。 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1.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强 调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育活动的竞争性决定了参与者必须勇敢、顽强,在行动中要 果断做出决定,有时甚至要求参与者在恶劣的环境下参加

4、活动。因此,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体育活动的多样性也为全面培养学生的意志 品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体育教学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丰富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 的作用。另外,体育活动在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展良好人际关 系方面起到了重作用。3.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人的内在潜力的发 挥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相关。在体育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处在欢快、愉悦之中,学 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正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5、会创始人顾拜旦在他的名作 体育颂中所写的:“体育是勇气、是乐趣,它使人心充满欢喜,思路开阔,条理更加清 晰,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科学研究证明,体育活动能更 好地促进人认识能力、情感过程、意志力、人格的全面发展,矫正人的某种心理缺陷,减 缓心理衰老。因此,学校教育在解决和排除学生心理健康障碍时,不能忽视体育课教学的 作用。三、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性探索新世纪的体育健康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还非常缺乏的条件下 进行的,因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的理论基础 是什么?其课程设计的根基有多深?在理论上的准备是否充分?其设计

6、是否经过了比较充分的 论证?涉及本次课程改革设计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我们目前是否已经研究清楚?如果课程 的改革在理论上准备不足,就会影响其改革的进程,对此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新体 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广大体育教师充满了期待,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课程改革实践层面 出现的问题必然和其指导改革的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回到体育 课程改革设计的一些基本前提问题上来思考。比如,体育课程的本质是什么? 其课程设计 的逻辑起点是什么? 其课程编制的原理是什么?我们能否遵循一般文化科学课程的编制原理 来建构体育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又是什么?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有何本质的区 别和内

7、在联系? 两者在课程设计上遵循的课程构建原理是否相同?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突出健康目标的课程”应该按照什么逻辑设计?按照运动和健康两条主线设计课程在逻辑或 原理上是否成立?我们的课程设计有无哲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深层思考?这诸多问题确实值 得我们今天认真思考。21 世纪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旗帜鲜明地举起了“健康第一”这面大旗,将其作为我 们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其意义无容置疑。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应该是“以增进学生健康 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否应该是“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却值得商榷。根据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性质上并不是体育和健康教育 的“合科”,而

8、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与 其他文化课不同”, “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 ”然而,在五条课程标准中则有三条明确涉及 健康教育的内容,诸如“健康知识”“良好的心理品质”“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健康的生活方 式”。与之相对应的健康主线学习领域目标中则有:“身体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 和“社会适应目标”。而这三类目标的具体内容中,都包含了某些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我 们不能否认,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问题”,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是大势所趋。四、在体育教学中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通过

9、日常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其心理健康的状况,评价体育教 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绩效。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系列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评价 指标,以便进行随时的检测和督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应依据各年级在 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标进行。因此,应 区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指标。主要指标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态 度、成就动机、适应能力、交际能力、行为能力、创造能力、预见能力、情绪反应能力、 健康人格等内容。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应和体育实践课中测量评价学生的心理负荷方法相 同,即先运用

10、教育观察法对各主要指标进行测量打分,然后再运用模糊教学法进行综合评 价。参考文献:1周俊平.“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J.体育学刊,2002, (2).2肖焕禹,方立.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 (1).3刘超.素质教育融入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 2002, (3).4王幼军,等.论高校校园运动文化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J.体育学刊, 2000, (2).5季浏,孙麒麟.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21.6李凌.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 (2): 82-84.7李雁翎.奥林

11、匹克运动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85.8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9- 141.(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

12、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13、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

14、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