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4101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浅谈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 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是篇质量较高 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数学 情境教学的探讨与认识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 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 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职学生的学习将由消极 被动学习型逐步向积极主动型转变,教师课堂教学也将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型逐步向现实的 知识能力型转换。这对

2、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特别是知识领域的拓展和 教学能力的增强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境教学 探讨与认识一、情境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情境教学是我们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 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与现实经验关系密切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目的是 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加深对情境中事物的感知与认识,从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积极 而自觉的活动,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 探索的教育思想。1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情境教学的意义在于促使学生摆脱以往学习数学的抽象化困境,强调学生学习

3、数学 的综合效益。以往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习惯于“定义概念推导计算结 果验证”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抽象化的数学教学使得基础较薄弱的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失 去兴趣。情境教学从实际事例入手,直观的空间形象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 感性依据,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重要事物、现象及事情发展的过程,全部再现给学生,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信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通道,使他们的思维能够进行自由的联 想和思考。如能把情境教学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在生活、生产、工作实践中,选定与所讲 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方法和知识加以解决,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 学效果。并且,学生在问题、应用、取胜的

4、交替体验中,在选择、判断、交流的轮换操作中, 主动的探索,发散的思考,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 用能力。2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提升中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情境本身就是连接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在贯彻情境教学时,中职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立足于“做”而不是“讲”,既要重视提供知识的正面素材和背 景,又要为激活相关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 困难、挑战、挫折、取胜的交替体验中,在选择、判断、协作、交流的轮换操作中,经历 一个学数学、用数学、进而发现问题,走向新的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因此能有效促进 教师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的整

5、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 师首先要学习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然后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索尝试,并结合学习和实践进 行反思、分析和研究,这无疑就是督促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二、中职数学情境教学的教学设计理念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生产、管理、 服务第一线输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中等教育。中职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 具有通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所谓通用性是指中职数学适用于各个不同学科和专业的 不同领域,具有良好数学修养的人对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社会对人才规格的不断 变化的需求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所谓相对稳定性,是指在当前科技

6、高速发展,知识更新换 代加速,数学的基本内容却是相对不变的,社会对人才的数学素养的要求也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重视数学教学有利于我们培养的人才跟上科学与新技术的发展。然而,中职教育是以 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数学教育不应过多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 性,而应将其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强调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问题的实用 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上,不能只着眼于传授知识量的多少,而要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 地位,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职数学教师要在充分了 解学生的前提下,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建构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包 括迁移性高的

7、概念和技能,以及推论、问题解决等较高层次的能力;分析学生的前置经验 和潜力发展,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念,使学生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助下发挥潜 力,消除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要通过教师或课文中的标 题、标记等形式,提供必要的认知架构,协助学生建构知识。三、中职数学情境教学的主要途径情境教学主要运用以下几个教学策略:以问题为本的教学策略、利用多重背景策略、 利用学生的差异性策略、导向自我定向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可信的评价方法策 略。设置数学情境(数学信息、数学资料等等),对于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起着思维定向、 激发动机的作用。因此,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所有

8、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熟悉 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引入学习主题。教师应着力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 展设置生动的数学情境。1以“认知冲突”为起点进行情境教学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 中建构数学认知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按照问题解决的思路把“认知冲突”作为教学的 起点。不是直接展示问题的结论,而是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 问题,为学生提供动脑筋和动手的机会,引导应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 类比等方法去研究探索,那么学生就能够在学到具体的知识的同时,学会接受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理

9、性认识。2以“数形结合”为思想基础来进行情境教学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很强的逻辑推理往往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事实上,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障碍很多是由于缺乏具体情境创设或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为排除这种障碍心 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融合现代技术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讲授知识,充分利用 直观因素、形象因素,使学生清楚地看出,数学知识虽然是以高度抽象的形式出现,但这 只能是在表面上掩盖它起源于外部的实质。3以激发“学习内驱力”为目的来进行情境教学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推动学生寻求知识的一种重要动力。由于 数学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大多喜欢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 化。

10、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 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教师可先讲述数学王子高斯从 1 加到 100 的故事,并追问 学生,高斯是如何算出来的,学生就会很快进入角色。经老师点拨,学生把结果算出来, 然后老师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果 an为等差数列,那么如何求 a1+a2+a3+an,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被激发起来。总之,数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 理解,有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数学概念,系统、深刻、牢固地掌 握数学概念。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设计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

11、不同 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群体,设计出适当的情境,做到师生同步、互动,就能达到最 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肖辉容中专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l0)2赵菁蕾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J丽水学院学报,2005,(5)3徐言超,韩忠月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情境创设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作者单位:广东省水产学校)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

12、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13、.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

14、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