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从孔子“仁”的学说看现代人际关系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4086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从孔子“仁”的学说看现代人际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从孔子“仁”的学说看现代人际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从孔子“仁”的学说看现代人际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从孔子“仁”的学说看现代人际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从孔子“仁”的学说看现代人际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孔子“仁”的学说看现代人际关系从孔子“仁”的学说看现代人际关系是小柯论文网通过 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从孔子“仁”的学说看现代人际关系是篇质量 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从孔 子“仁”的学说看现代人际关系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 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 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孔子“仁”的学说,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孔子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 育思想,文献思想和理论基础的前提。现从道德思想方面作一探讨。孔子对“仁”的定义有

2、:其一为“仁者爱人”,其二为“克己复礼”,而“爱人”不仅是人道 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同时也是情和理的统一,他认为一切符合“仁”的行为都是既合“情” 又合“理”的。而中国人对人下的定义是“仁者、人也”, “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亦即是 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在传统中国,这类“二人”的对应 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个对人的定义到了现代,就被扩充为社群 和集体的关系。一、中国的“人情味”谈论中国的“人情味”和“社会性”,莫如中国人驰名世界的烹调术,甜与酸、香与辣、 腥与淡,可以彼此作阴阳调和,阴与阳调和在太极中的原理是:太阴中有少阳。太阳中有

3、 少阴。因此,中国烹调术的特色在于相互渗透。而不在于彼此分判。而且,这种“合二为一” 的相互渗透,是实践多与理论的,是可以因地制宜的,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这种二人的对应关系是心意的“感通”。唯有这种“感通”才能克服你我的分离界限造 成一个包容人与我的感情的磁力场。例如:在日常待人接物的态度中,中国人就不喜欢过 分地划清你我的权利界线,这样做会被认为“很难看”的。因此。双方一起出去吃饭。就会 由衷地或仪式性地争着付款结帐。如果双方一起乘车,就会由一方付款全部的车资,下一 次再由对方替两人付出车资:如果一方托了另一方代买东西,想请还时另一方也必须仪式 性地表示“算了”。的确,

4、中国人不喜欢在自己与亲属、朋友之间划分清楚的界线(与不认识的人,另当 别论),他们觉得这样做,不只是“很难看”,而且是“小气”、 “自私”、简直就是“不会做人”。虽然中国人的劣根性实在太多,但“人情味”倒是少数人的美德之一,如果中国人在 “心意不到三处”也有尊重别人的习惯,以及法治的精神,而“人情”又不是用来拉关系、走 后门或者用来使别人欠自己的“债”的话,倒是值得保留和提倡。二、 “和为贵”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即以保持和谐为最高目的,因此中国人很重礼,并自称“礼义之邦” 。而礼节的作用也是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礼之用、礼为贵”(论法(学而篇)的 确,中国人的“做人”注重“礼尚往来”双

5、方都不要斤斤计较自己的利益。互相让步。可以说“礼为贵”或“息争”的态度。使中国人给人一种容易相处,容易说话的感觉。 然而,这种放弃“对抗”的态度。却往往造成“自我”的弱化。因为。自我权利观念的模糊。 使坚强的“自我”疆界无法建立起来,在大部分中国人之间。它造成了一种将自己贬低才能 获得社会称评的倾向,结果就形成了自我压缩的人格。从而很容易会变成没有“个性”的人 格。例如:为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人往往有迎合他人的倾向:有时,在说出了自己 的意见后听到别人不同的意见时就立即改口赞成。有时,把异议藏在心中,不敢说出来。同时这种自我压缩的人格,会认为公然保障自己的权益是不合法的,容易受人利用, 摆

6、布和控制,并且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让它继续存在。从而我们就会发现“和为贵”态度的两种可能性,一是对自己吃亏的敏感度的降低, 甚至全无,并可以随便让别人在自己的身上践踏其典型的例子就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另一种是充分自觉地利用“不争”的态度。去获得更多的利益。例如,历代的君者或窃国者。 他们明明是野心勃勃,却都是由下面的人先发动“劝进”。而自己推三让四才去攫取它。三、中国人的“在一起”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如下的情形:一个人想去一个地方,但是却不想自 己单独去,遂怂勇另外一个人陪同一起去,本来已经讲好的,但是到后来另外一人改变了 主意,结果原先那一个人也打消了去意。例如。日渐升温的

7、团体旅游,以及经常提到的团 队意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这样富有“人情味”的中国文化是一个照顾弱者的 文化,自然,它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个体”的弱化,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人的“合群”是基于 一种内在的需要、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选择。因此,就很难说是比西方人更为“无私”,只 能说是一种不同的需求。中国人“在一起”感。更是直接与团结的倾向有关,这种需求,使人不想“掉队”或“脱 离群众”,而且害怕自己比别人先背上“搞分裂”的罪行。这种压力使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方 向走。因此,中国人的这种“和合性”和“在一起”赶在新中国成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 使中国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很快地就达到万众一心的地步,从而

8、缔造了一个庞大的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

9、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

10、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11、.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