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_十一五_计划重点课题_全国教师队伍建_省略_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_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509910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9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_十一五_计划重点课题_全国教师队伍建_省略_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_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家_十一五_计划重点课题_全国教师队伍建_省略_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_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家_十一五_计划重点课题_全国教师队伍建_省略_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_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家_十一五_计划重点课题_全国教师队伍建_省略_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_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家_十一五_计划重点课题_全国教师队伍建_省略_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_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_十一五_计划重点课题_全国教师队伍建_省略_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_十一五_计划重点课题_全国教师队伍建_省略_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_(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十一五”计划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教师创新教育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工作报告 增城市天恩学校课题组国家“十一五”计划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教师创新教育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工作报告 增城市天恩学校课题组 课题编号:CTF050102-012 研究年度:20052008 教师创新教育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教师创新教育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是国家“十 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5 年 10 月课题组确立课题,其间通过了开 题报告、中期自评考核、后期研究反思,按照学校对本课题的规划和 研究进展设计,现已进入结题验收阶段。现将该

2、课题研究情况向各位 领导和专家作如下总结汇报,请予以指导。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我国现代教育当之无愧 的先驱。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热爱祖国,热爱 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以德立 教, “爱满天下” ,是“万世师表”的楷模。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 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旧中国矗立起一座人民教育的丰碑,铸 就了民心所向的一代师魂。陶行知不仅属于历史,他还属于今天和未 来。 陶行知先生大力提倡普及教育、 全民教育、 科学教育、 民主教育、 创造教育、生活教育、全面教育、终身教育,

3、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教 育的发展道路。他提出的许多教育理论不仅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 里程碑的意义,而且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之后越发显示出睿智的 思想光辉和强大的生命活力。 21 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 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依赖于各国教育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重视。我们必须看到近 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 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改革 入手,通过改,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

4、任务,迫 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384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 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优势。但是, 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尚不能适应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 要求,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的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 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而实施新课改 应是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 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 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整 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

5、的问题: 学生成长方面。因过分强调以提高教学成果为前提,免不了会产 生教学的“固化”现象,忽视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通过大量的 训练来提高学习成绩,片面地追求教学成绩;因过分强调张扬学生个 性、活泼好动,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缺 乏勤奋刻苦、静心思考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过分强调探究创新,忽 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产生浮躁、华而不 实的心理,引起教学质量整体下滑的趋势。 教师培训方面。因过分强调教师培训的形式,忽视了培训的有效 性,忽视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锤炼,忽视了教师教育基本素养的提高, 忽视了对教师的基本教育理论培训,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很多强制性要

6、 求下教师们只是忙于一些应付式的培训。显然,教师在学生的心理成 长规律、学习特征、能力发展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那 么他的课堂徘徊于传统课堂的“囹圄”之中也视为正常,教学中难免 会充斥着大量的、无意义的、无效的教学活动。 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当今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 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创新、和谐发展。我们 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教师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有机结 合起来,才能达到有效的教与学。 (二) 、实践意义 (二) 、实践意义 江泽民同志指出“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 ”我校中 小学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董事会,学校领导愈加重

7、视教育科 研的深入发展。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质量 的提高已成为全校上下的共同要求。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 们发现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前的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内在的385一致性。即在课程的内容上,陶行知主张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统一; 在实施形式上,陶行知主张“教学做”的活动课与“改造文字为中心” 的学科课程相结合;在编制体制上,陶行知主张全国、地方和学校三 级的课程编制。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他主张开放的 教育,正适应了现代教育社会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他提 倡的“大教育”是人生的教育,全社会的教育,包含着深刻的终身教 育的内容。他的“教学做合

8、一” 、 “小先生制”等教学论,为我国现阶 段提倡的研究性学习,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1、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认识到他的教育思想有着鲜 明的实践性、整体性,创造性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与现代教育由“分 析的时代”走向“综合的时代”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互相一致。 目前正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时代,学习化社会即将到来,陶行 知的教育理论,不仅具有前瞻性,而且具有现实性。 2、 之所以我校把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作为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内 容,也因为目前新课程标准中,“发展等级”一栏要求我们的学生要 有“创新”的能力。抓好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创新理念、创新要求、创新实践

9、的训练和研究,符合时代对学生整体 素质的要求,教师人文教学显得贴近时代。 3、本课题研究最大切入点就是抓好“教师有效教学探索”,也是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 科学习中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的重要途径。 也有助于本校教师 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怎样从经验型转到学者型,适应时代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有重要意义。 4、本课题研究一旦成功,在我校今后的教学教研中将会产生巨大的效 应,因为:如果“教师创新教育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研究”真的能 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将会使我校今后办学少走弯路,作为当今 民办学校持续发展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如果这研究成果能在同行 中有推

10、广价值,那实践意义就更大了。 二、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理论依据 (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从中国386国情出发,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为全国人民谋幸福的教育学 说,是以人生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人的创造性劳动,把学校教育和 社会需要相沟通,达到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目的的一种大教 育观。其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基本命题: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和“教学做合一” 。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涉及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 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全民教育、民主教育、终身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2、创造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生活教育是研

11、究人的生存、生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育,创造教育是研究如何开发 人的创造力的教育。 3、 德育思想。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精华之所在, 而德育思想则贯穿与生活教育始终,并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它的基 本内涵包括:一个德育目标培养“真人” ;三条教育原则“集 体主义” 、 “在劳力上劳心” 、 “爱满天下” ;四方面德育方法“知情 意合一” 、 “知识品行合一” 、 “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 、 “美育陶冶” 。 4、终身教育思想。陶行知“终身教育”的思想,核心是强调教育 的“终身化”和“一体化” 。在纵向上,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 人教育三个层次的一体化;在横向上,要实现家庭教育、

12、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三方面的一体化。 本课题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指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 精神和时间能力为重点。 (二) 、新基础教育理论 由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创立,它融合了 教学交往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等先进理论,以教育学、心理学、生态 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视野出发,重新审视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提出了一系列“新基础教育”的先进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新基础教 育”的实践探索,代表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 、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四) 、 中、美、加、英四国基础教育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

13、达成目标 1、通过研究,更新了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陶行知教育 思想在我校实施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的实验性、创新性、示范性作 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学校的 办学品位。 3872、通过研究,开展学陶、师陶、研陶与教师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活 动,促使有效性的教与学活动形成,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勇于开拓、 与时俱进的民办学校的优秀教师队伍。 3、通过研究,促进基础教育的深入进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 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 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培

14、养学生搜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细化 我校“教师创新教育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教师创新教育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的 主要内容,是尝试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校开展的课改教学 活动。在实践中去发挥和发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开展教师创新教育 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下面将这一研究的内容组建五个 课题组,分述如下: 1、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 实践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理论,构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教学为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扩大“大阅读”空 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管理、有效教学创新研

15、究 及践行陶行知创新教育思想,构建多元和谐校园。 2、 陶行知课程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 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和探索艺术学科和综合实 践活动的开设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过程及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 综合能力。 3、 陶行知社会与个性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 践行陶行知社会与个性教育思想,研究和探索“一切为了每一位 学生发展”的理论和实施途径。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手语操特色 德育创新研究” ,促进民办学校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特色。 4、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观点的研究与实践 实践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研究发现学习、探究学 习、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施途径。为全面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供

16、 理论根据和实践指导。构建和谐课堂,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创 新”教学模式,促学生自我发展。 5、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 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和崇高的师德观,探索提高民办学388校教师师德修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提高学生素 质, 以“德育生活化”模式探究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效途径及陶行 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民办学校德育中的意义 五、规范课题研究操作过程规范课题研究操作过程 为保证国家级课题的顺利开展,我校“老师对创新教育与培养学生 创造教育精神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确认用三年(2005 年 6 月2008 年 12 月)时间进行, 我们严格规范课题的操作过程,分为四 个阶段(附件一: “课题研究主要活动行事表” ) :课题研究主要活动行事表” ) : 第一阶段(2005 年 6 月2006 年 2 月):准备阶段 完成收集资料,形成研究思路,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领 导小组和总课题研究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