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492264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 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是篇质量较高 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使用第三 方物流服务的风险分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 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 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 第三方物流凭借其优势越来越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但在使用第 三方物流有优势的同时也有很多的风险。本文分析了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提供服务过程 中的风险,并对第三

2、方物流提供商对待风险的不同偏好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风险防范 的一般激励模型和对策。以期给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时能有一些启示。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风险激励模型一、前言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简称 3PL)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欧美国家出现的 概念,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其实所谓第三方物流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 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向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系列化的物流服务, 并结成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形态,以关注物流交易双方 的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加速资本周转,提升企

3、业形象等问题,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根据世界著名咨询公司 Capgemini 和乔治亚技术学院开展的 2005 年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调 查显示,1996 年2001 年,北美地区的第三方物流保持相对平稳,保持在 68%73%之间。 2002 年2005 年,比例有所上升,2006 年达到 80%。西欧的第三方物流使用者比例是 77%。 亚太地区更高,2004 年达到 84%,2005 年为 83%。使用第三方物流有利于企业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有利于为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客 户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有利于解决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等好处。但是在使用 第三方物流服务带来很多的好处的同时,也会给企

4、业带来很多的风险。本文对这些风险加 以概括,并针对风险提出了模型和对策,以期对目前国内发展中的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 服务时能有所启示。二、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风险所谓风险是指人们无法对未来结果进行准确的预测而造成的实际情况与主观预测之间的差异。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风险是由于物流外包过程中所处环境和条件的不确定性, 导致外包的最终结果与企业的期望产生背离,并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样的风险主 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的风险。在 3PL 合约签订后,第三方物流作为代理方拥 有了对委托方物流业务的全权代理权利,可以在有关业务范围进行相关决策。按照这种委 托代理关系,3PL

5、商按理应在委托方的监督之下,全力谋求委托方的利益并获取相应报酬。 但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分布下,委托方很难对 3PL 商的具体行为进行实际考察和监督,这 时,出于机会主义动机,3PL 商就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侵害企业利益,为自己牟取 私利。比如瞒着委托方企业,在服务上一定范围内以次充好,降低自身营运成本。由于委 托方与代理方目标函数的差异,双方在合作中因磨擦不断、不够默契、沟通障碍等问题从 而影响 3PL 服务质量。在 2005 年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中,只有 23%的被调查者认为 他们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关系是非常成功的。2.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的风险。 “成本”是使用第三方物流商最重要的两

6、个因素。根据 Capgemini 和乔治亚技术学院开展的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显示:认为成本是主要因素 的比例在 65%74%之间。由此可见,使用第三方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物流需求企业 的经营绩效。但是第三方物流商利用委托方企业无法识别的潜在的第三方物流的条件禀赋, 谋求自身利益,造成物流需求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或者是误选了不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第 三方物流企业,最终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3.运营机密泄漏的风险。当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来经营其生产环节中的内部物流时, 其基本的运营情况都不可避免地向第三方物流商公开,这对企业来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风 险。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其

7、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保障, 但与第三方物流商的合作势必造成其核心运营要素的泄露。特别是在那些专业化程度高、 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行业,第三方物流商倘若拥有该行业诸多企业的客户,而它们正是企 业的竞争对手,如果 3PL 商由于机会主义动机将其运营情况泄露给竞争对手,将会给企业 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4.业务流程失控的风险。企业在将物流业务外包后其生产运营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 于第三方物流商的绩效,当第三方物流商在企业物流方面占有了更多业务后,一个更大的 问题便成为企业经营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即企业的某些控制权失控:生产性企业的物流顺 畅关系到整个运营的核心,第三方物流在深度介入一个企业的运营后,在某种程

8、度上掌控 了企业运营权,因此企业对物流业务外包的程度均持有一定的底线,物流对于大多数企业 来说虽属非核心业务,但完全将物流业务外包则意味着企业对物流业务的控制在削弱,而 这将导致第三方物流商具有了与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随着第三方物流商在企业物流业务 介入程度上的深入,这种能力也会加强,对企业形成巨大的威胁。三、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对待风险的态度在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商的外包过程中,企业之间的风险偏好可能是不对称的。作为 委托方的客户企业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商,风险分散了,但是作为代理方的第三方物 流商的风险程度因此而增加了,最优的结果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的:委托方风险的分散代 理方风险的增加。但是,

9、作为代理方的风险规避度与收益的差别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代 理成本的大小,从而影响委托代理关系的进行。一般情况下,第三方物流商对待风险的态 度分为风险偏好、风险厌恶和风险中性。1.风险偏好(Risk-Love):对于这种企业而言,它不顾可能发生的危险,仍实施某项行 为或进行某项决策活动。其效用函数是凸型的,期望效用必然小于概率事件的期望效用。风险偏好企业获得的随机收益比获取确定收益所承担的风险要大,机会则小。其效用函数 公式表示是:,其中 U()表示效用函数,E()表示数学期望,表示概率时间的结果。2.风险厌恶(Risk-Averse):这种企业比较保守,回避可能发生的风险。其效用函数是 凹型的

10、,期望效用必然大于概率事件的期望效用。风险厌恶型企业宁愿获取确定收益而不 愿获取随机收益或不确定收益,即尽可能地回避风险。其效用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UE() EU()。3.风险中性(Risk-Netural):这种企业既不冒险也不保守,而是介于风险偏好与风险厌 恶之间。其效用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UE()EU()。本文认为,概率事件的结果与概率 事件本身无差别,所以一般企业在选择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比较倾向于选择此类风险偏好 的第三方物流商。四、防范第三方物流风险的对策1.防范风险的一般激励模型。激励模型的设计要根据代理人的风险偏好设计激励方 案,既要让代理人获得一定的稳定收入,又要使其收入与努力

11、程度挂钩,并承担一定的风 险,使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目标函数相一致。在 3PL 合作关系中,客户企业无法直接观测到 3PL 商的行动和自然状态,只能观测 到行动和状态所决定的结果。为了防范代理违约而产生的风险,在企业无法直接改变 3PL 商的行动的情况下,通过设计一个激励条件来使 3PL 商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客户企业有 利的行动方案,从而防范风险。假设企业与 3PL 商都是风险中性的,3PL 商选择的行动 a 和自然状态 共同决定着 产出 x,企业无法观察到 a 和 ,只有产出 x 是企业和 3PL 商的共同信息,企业依据产出 情况 x 支付 3PL 商报酬,并且通过激励条件 s(x)促使 3P

12、L 商选择企业希望的行动,用数学 语言表达为: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

13、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

14、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

15、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