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小学‘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2611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淳区小学‘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淳区小学‘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淳区小学‘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淳区小学‘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淳区小学‘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淳区小学‘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淳区小学‘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淳区小学高淳区小学学困生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课题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我区的大部分小学分布在各镇、村,小学生源情况比较复杂,参差不齐。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出现了大量的外出打工人员,留守儿童所占比率较高。同时,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口,各小学也出现了较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子女,小学生中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习困难生情况目前比较严重,他们中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基础差、自控能力弱、适应能力不强,学业水平差异性大,“学困生”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小学教学质量

2、的整体提升。因此,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年龄特征、情感特征和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探寻“学困生”的成因,制订“学困生”预防、转化策略,有效发挥学校教育、教学功能,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以形成教育合力,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与发展,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均等的机会和条件。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责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是我区深化教育改革,求得更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既不容回避又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小学

3、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小学生的差异性与教育的统一要求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教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真正关注、满足那些“学困生”的真正需求呢?这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区组织全体小学教师开展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旨在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为载体,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非智力因素等多领域入手,探索“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开展“学困生”预防、转化策略研究,并将课题研究获得的有效策略及时总结、推广,以全面推进我区小学“学困生”预防、转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本课题的研究将促进参与教师在研

4、究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因材施教策略,树立发展评价观,提高教科研意识。(三)同类课题研究现状(三)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国外“学困生”研究起步较早,有赞科夫、布德威克、韦纳、罗杰斯、布鲁姆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有效的策略。我国到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才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真正引起重视是在1978 年以后。戴湘华,吴祥帧,王铁军,徐仁德等人对“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经验型或分析型研究。特别是钟启泉教授,他从原因诊断的角度、治疗的角度、教学论和性格学分析的角度以及预防教育的角度,综合地考察“学困生”问题,揭示了现代“学困生”概念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略。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

5、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困生”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研究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学困生”落后的学习状况,培养“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上来。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科教育、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迄今为止在各级、各类书刊上发表的文章数千余篇。前人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四)本课题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四)本课题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1围绕“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核心内容,探索基于“实证数据”的“学困生”学业问题研究。2依托我区“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项目研

6、修班,对相关“学困生”预防、转化理论进行实践层面的尝试、检验与修改,形成为我区教师所用的有效策略。3对全区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学困生”进行分类、建档,探索个性化的转化策略。二、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二、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1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要从学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年龄特征等方面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2儿童心理学理论儿童的认识过程是儿童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儿童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

7、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是可行的。3.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虽然并非每一个方面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但有一方面是最佳的,并且每个人的最佳智能单元是平等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力是一种潜能,每个人都具备多元的潜能,都具有可挖掘的创造潜力。4基于脑科学的教与学交通研究理论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脑科学对人脑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

8、有的成就。脑科学对学习的脑区域、脑机制、学习原则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为重新定位教学、重新思考教学的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建议和要求。教学,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活动,与人脑息息相关,科学合理地应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学,使教学建立在脑科学基础之上,可以构建符合人脑活动规律和学习原则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形成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教学。5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及其优化组合为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6现代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学习方式是

9、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目前新课改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将新的学习方式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行动中,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采用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对“学困生”学习方式进行实验研究,促使教师和“学困生”在实际教学和学习中真正予以落实,就显得意义重大。三、课题的界定三、课题的界定本课题研究的“学困生”特指小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学习中,某一学科知识中有困难的学生。尤指那些感官和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

10、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成因:“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预防:预防即预先防备。是指采用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防止学生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出现偏差,使他们发展成为合格的小学生。转化策略:是指根据 “学困生” 转化工作中的学校、教师、家长的不同角色来考虑的组织、操作、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等一系列与素质教育相应的、比较系统的行为和方式、方法。“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在背景材料、兴趣爱好、成绩数据等因素的分析,弄清成果,并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11、防止学习开始出现困难的学生继续下滑,对于已成为“学困生”的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 对我区各小学的“学困生” 形成、结构和现状进行调查建档,从学困生的成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力的影响、个别化教育方式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弄清“学困生”产生的原因。2探索以“预防矫治”为中心的、符合本校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学困生”预防转化模式。3探索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有效的“学困生”预防、转化策略。4构建小学“学困生”转化评估激励

12、机制。5通过研究,对部分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教师产生影响,促使其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方法,从学校源头减少“学困生”的形成。(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我区小学“学困生”现状与成因调研;2基于脑科学的学生学习特点研究;3预防、转化“学困生”的策略研究;(1)转化“学困生”的教育路径研究;(2)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研究。4预防、转化“学困生”有案例研究;5促进小学“学困生”预防、转化的评估、激励研究。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在本课题的准备阶段,调查影响“学困生”形成的因素,着力于家庭教育、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探索。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对待“学困生”教育

13、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查研究。2文献研究法:学习借鉴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本课题的研究工作。3行动研究法:着重于“学困生”预防的实践探索,结合理论学习对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提升和反思,以此指导修正教师的教育行为,并付之新的实践,在此基础上获得更深刻的理性认识,指导更深入的实践探索。4案例研究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困生”个案,采取跟踪方式进行重点研究,对预防、转化工作的成效作理性分析。5经验总结法:定期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并寻求理论支撑,及时撰写相关论文,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理性价值,及时建立并完善对“学困生”成长及进步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本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14、六、课题研究的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2013 年年 9 9 月月20132013 年年 1212 月)月)1成立课题组,建立完善的课题管理制度。2加强学习,提升研究水平。(聘请教育教学、心理学、管理学专家、优秀教师作专题辅导报告和经验介绍;推荐相关学习材料,教师自学。)3以校为单位,组织全体学科教师开展“学困生”预防、转化策略专题研讨。4摸底建档,依据以校为本的学业水平监控工作,在区、镇建立各学科“学困生”近三年学业水平的个人档案。第二阶段:实践研究(第二阶段:实践研究(20142014 年年 1 1 月月20152015 年年 6 6 月)月)1学困生成因(影响

15、因素)的调查研究(特别开展“学困生”近三年学业水平的变化历程的分析与研究);2课堂观察,制订个性化的转化方案3案例分析、跟踪与转化策略研究;4不定期实施检测,检验转化效果,调整转化策略;5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袋;6转化“学困生”工作评估激励研究7定期召开转化工作专题研讨会(与学科活动结合);8帮扶、转化工作梳理、总结,形成帮扶转化工作报告书。第三阶段:成果推广阶段第三阶段:成果推广阶段(2015(2015 年年 9 9 月月20152015 年年 1212 月月) )1召开实验成果现场会(区内转化成功案例交流);2阶段成果推广,建构“学困生”预防、转化研究的长效机制。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七

16、、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课题研究实验报告;2.“学困生”预防、转化研究论文;3形成“学困生”预防、转化研究的长效机制;4形成关于“学困生”预防、转化策略研究的教师全员培训、考核机制;5全区小学生的学业合格率达 95%以上,“学困生”人数明显下降。八、课题研究核心人员八、课题研究核心人员 姓名性别专业技术职务职 务工作单位在本研究项目中的分工中心主任课题负责人 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课题负责人 实践指导小学处主任小学处副主 任英语学科研 训员问卷设计 前、后测试卷设计 组织相应的区级专题研究活动学校教学校 长 学校教科 室主任 学校教务 主任 学校教科 室主任 英语教研 组长 英语教研 组长学困生学习状态与学业成绩 关系研究 组织相应的校本专题研究活动各校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组长、任课教师都将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九、课题研究的保证九、课题研究的保证1高淳区教育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指导本课题的研究工作。2区研训中心领导、学科研训员具体负责本课题的研究工作。3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