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川农业大学《环境水文学》复习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2108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学期川农业大学《环境水文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春季学期川农业大学《环境水文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春季学期川农业大学《环境水文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春季学期川农业大学《环境水文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春季学期川农业大学《环境水文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季学期川农业大学《环境水文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期川农业大学《环境水文学》复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3环境水文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洪水:2. 水量平衡:3. 河道纵比降:4. 蓄满产流:5. 降水:6. 水循环:7. 产流模式:8. 流域面积:9. 年径流量: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称作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10. 土壤水:11. 悬移质:悬浮于水中,与水流一起运动的泥沙12. 含水层:指储存有地下水,并在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出一定数量水的岩层。13. 土壤水: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土壤颗粒形成大大小小的土壤孔隙,存在于土壤颗粒上和土壤空隙中的水分。14. 年输沙量: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沙重称作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输沙量。15. 河道纵比降: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落差,单

2、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降。二、 选择题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a. 径流 b. 水循环 c. 蒸发 d. 降水2. 一次降水形成径流的损失量主要包括 。a. 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b.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c.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3.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2 / 13a. 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 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 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d. 坡地漫流和坡面汇流4. 流域面积一般是指 。a. 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 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 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d.

3、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5.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 。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d、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6.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a、相当 b、小 c、平缓 d、大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8. 频率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为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a. 增加资料系列

4、的可靠性 b. 增加资料系列的一致性b. 增加资料系列的代表性 d. 增加资料系列的连续性9.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10. 我国泥石流分布较广的人为因素是A.山区面积广大 B.洪涝灾害严重C.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合理 D.退耕还林11.一般情况下,对于大流域由于下述原因,从而使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小 。3 / 13a、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b、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c、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d、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

5、偿作用大12. .水资源是一种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13. 一次降水形成径流的损失量主要包括 。a. 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b.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c.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14.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a. 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 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 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d. 坡地漫流和坡面汇流15. 流域面积一般是指 。a. 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 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 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d. 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16

6、. 频率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为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a. 增加资料系列的可靠性 b. 增加资料系列的一致性b. 增加资料系列的代表性d. 增加资料系列的连续性17. 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 作为理论频率曲线。a、皮尔逊型分布 b、正态分布c、对数正态分布 d、极值分布18. 衡量径流的年际变化常用 。a. 年径流偏态系数 b. 多年平均径流量c. 年径流变差系数 d. 年径流模数19.水文现象的发生 。4 / 13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0. 引起河槽洪水波变形的原因是 。a、附加比降 b、区间径流 c、河网调蓄及断面

7、冲淤 d、以上因素都有影响21.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 。a 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42.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23、某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 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24、 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 。a、不可能性; b、偶然性;c、必然性; 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 25、黄河上游地区常见的自

8、然灾害有 a、凌汛 b、地上河决口 c、水土流失 d、干旱26、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27、下渗率总是 a、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28、我国泥石流分布较广的人为因素是 A.山区面积广大 B.洪涝灾害严重C.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合理 D.退耕还林29、水流挟沙力多指水流所能挟带的 的含沙量。a. 悬移质 b.推移质 c.悬移质中冲泻质 d.悬移质中床沙质30.下列地区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5 / 13A.江南丘陵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D.珠

9、江流域31.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c、分布基本均匀 d、自西向东递减32.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a、 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b、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c、 陆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d、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33. 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不确定34.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35. 下列地区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a.江南丘陵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

10、原地区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d.珠江流域36、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37、下渗率总是 a、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38、频率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为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c 。a. 增加资料系列的可靠性b. 增加资料系列的一致性b. 增加资料系列的代表性d. 增加资料系列的连续性6 / 1339、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 。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d、地面径流

11、、浅层地下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40、包气带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其下渗能力为 。a.降雨强度 b.后损期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 d.初期下渗率41、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 。a、0.25 b、2.5 c、2.5% d、2.542、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 。a、再生性 b、非再生性 c、随机性 d、地区性43、大气降水一般作为地下水均衡项中的 a. 排泄项 b. 中间项c. 消耗项 d. 补给项44、黄河上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a、凌汛 b、地上河决口 c、水土流失 d、干旱三、 填空题1. 水文学研究水文现象

12、基本规律的方法通常可分为三类, 分别是 , , 。2. 我国的主要水灾害类型有 、 、和。3.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 , 及 。4. 河水的补给来源:;。5. 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 描述。6. 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不同分为、和。7. 水循环总的趋势是,7 / 1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 _,_, _, _。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过程和 _过程。10.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_、 _ 和 _。11. 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_。12.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_。13. 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14.水文循环

13、的重要环节有_、_、_、_。15.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_ _。16.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_。17.超渗产流以_为产流控制条件。四、 是非题1. 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2.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3. 我国内陆河片人多、地多、经济相对发达,为全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 )4.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5. 按蓄满产流的概念,当流域蓄满后,超渗的部分形成地面径流,稳渗的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