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学基础》期末试题库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9204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地学基础》期末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地学基础》期末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地学基础》期末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地学基础》期末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地学基础》期末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地学基础》期末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地学基础》期末试题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地学基础环境地学基础期末试题期末试题 (A/B 卷卷试题库试题库)一、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1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指太阳大气的运动和变化。1太阳日太阳日:是以太阳作参照,地球上的任意一点连续两次经过太阳圆面中心的时间间隔,其长度为 24 小时。1黄赤交角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2326 )1黄道面黄道面:地球的公转轨道面。1高原:高原:海拔高度在 600m 以上,表面较为平坦或略有起伏,四周常有崖壁与较低的地形单元分界。1盆地盆地:四周是高原或山地,中央低平的地区

2、,外形似盆而得名。2震级震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2烈度烈度: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2滑坡滑坡:在重力作用下坡体的快速下滑运动。2泥石流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和水流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2羊背石羊背石:因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迎流面光滑而平缓、背流面陡峭且粗糙的羊背石地形。2鼓丘鼓丘:由冰渍组成的几十米高、几百米长的流线形丘陵。2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堆积地貌,形似新月,其两翼顺着主风向延伸,一般主风坡凸而平缓,背风坡位于两翼之间,凹而较陡,沙丘高度一般为数米至 30 余米。3矿物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

3、单质和化合物。3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岩石圈深部形成的物质(岩石和矿石)接近或出露地表后,由于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巨变,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作用下,岩石和矿物在原地发生崩解、破碎、分解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过程。3三角洲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入湖地区,水体的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形成的平面上呈三角形的堆积体。3阶地阶地:在水下岸坡坡脚,由向海运移的泥沙堆积形成的堆积体。3位温位温:把气块干绝热移动到标准(常取 1000hPa)高度时的温度 =T(1000/P)0.286(次方) 。3逆温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现象。3锋锋:两个具有不同性质的气团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中间就会

4、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地带,这个过渡地带就叫锋。4气候气候: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期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4干绝热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气的气块绝热上升(下沉)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上升)值。4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气块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4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大气中实际水汽含量与饱和时水汽含量的比值。 (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4露点温度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4水循环水循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

5、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4水量平衡水量平衡:对于任意选择的区域(水体) ,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的差额必等于该区域(水体)蓄水量的变化。5流量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 (m3/s)5径流模数径流模数:指流域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径流量。 (M=Q(流量)/F(流域面积 km2)x1000)5径流深度径流深度:某一时段内径流总量平均分布于全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5阳离子交换量阳离子交换量:指土壤胶体能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 (代表土壤可能保持的养分数量)5侵入体侵入体:指由外界进入土壤的特殊物质。 (土壤中不是由成土过程

6、所产生的特殊物质)5土壤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土壤环境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或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积累量超过土壤环境基准,或土壤环境标准。5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由于水力以及水力和重力作用而搬运移走土壤物质的过程。5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指易溶性盐分主要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简答题:简答题:1地球自转(或公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地球自转(或公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自转:产生了两极和赤道、形成了昼夜交替、形成了地方时、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产生了潮汐摩擦阻力、造成地球正题自转同其局部运动的差异。公转: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7、1简述局部地形是如何影响气候的?简述局部地形是如何影响气候的?海拔高的地区,由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路程缩短,空气稀薄,以及水汽和悬浮物质相应减少,故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必然减弱,从而太阳辐射通量增加。高大的地形可阻碍大气的运动,引起大气速度和方向的改变,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中含水量相应减少。1南、北半球的四季形成有何差异?南、北半球的四季形成有何差异?1试描述两至日和两分日时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分布:试描述两至日和两分日时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分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北比南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8、正午太阳高度南比北高,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南北等高,昼夜南北等长。1行星运行有何规律?行星运行有何规律?各行星围绕太阳在一椭圆形轨道上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行星的相径(太阳中心与行星中心的连线) ,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行星距太阳平均距离的立方与行星公转周期平方之比为一常数;行星运行具有共面性和同向性(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1简述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特点?简述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特点?地壳:由固体岩石构成,厚度变化很大;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 2800 多千米,占地球总体积的 83.4%,地幔中有一软流区,其上的上地

9、幔部分和固体的地壳部分合称为岩石圈;地核:外核厚度1742km,为液态,过渡层 515km,为液态向固态过渡,内核厚度 1216km,为固态。2请图示岩层的产状要素:请图示岩层的产状要素:2请用简图示意什么是正断层和逆断层:请用简图示意什么是正断层和逆断层:正断层指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的断层,多形成河谷、湖泊等;逆断层指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显示出强烈的挤压破碎现象。2识别并解释下图所示地质地貌现象:识别并解释下图所示地质地貌现象:此为地形倒置的现象,原因是背斜的转折端裂痕发育,岩层较破碎,而且地形高,风化剥蚀快,向斜核部岩层较完整,因地形低有堆积物掩盖,所以风化

10、剥蚀速度要比背斜转折处慢得多,形成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2引起地震的原因有哪些?引起地震的原因有哪些?人工爆破、矿石开采、核爆炸以及兴建工程(引发人为地震) ;地壳的岩石断裂或原有断裂发生错动造成的构造地震;岩浆大量喷出,地壳内部压力减小,引起岩层的断裂错动而产生的火山震动;山体的大规模滑坡、崩塌,石灰岩溶洞和矿山采空区的顶板崩塌以及陨石坠地引发的冲击地震等。2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大量的沙石等碎屑物经过崩塌、滑坡等块体运动,碎屑物质进一步松动和积聚到沟槽中,遇到连续的暴雨浸润,转变成含水的流塑状态,连续的暴雨和洪水具有强大的冲蚀和搬运能力,陡峻的沟坡和较大比降

11、的沟床形成较大的落差,物质能迅猛冲出,形成泥石流。2如何防风固沙?如何防风固沙?1)沙障固沙(如带状或网状的柴草沙障和粘碱土沙障)2)造林固沙;3)种草固沙;4)平整沙丘固沙。3如何防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如何防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第一,造林种草,建设生态型经济型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第二,应退耕还林还牧。 第三,以沟道小流域为单元,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在沟道建立以拦泥沙、淤坝地、扩大耕地为目的的大、中、小型淤地坝体系工程。第四,小流域的综合治量与开发。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改变破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打坝淤地(拦蓄泥沙,坝

12、上泥沙淤积成“坝地” ,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3SiO2的含量对岩浆的特性有什么影响?的含量对岩浆的特性有什么影响?Si02 的含量越高,岩浆的酸性越强,基性也就越低。根据酸度,也就是 SiO2 含量,可以把岩浆岩分成四个大类:超基性岩 (含 SiO2 45%) 、基性岩(含 SiO2 45-50%) 、中性岩(含 SiO2 60%)和酸性岩(含 SiO2 65%)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联系和相互区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联系和相互区别?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产状侵入层状产出随原岩产状而定形成环境降温降压常温常压增温增压结构大部分为结晶的岩石,部分为隐晶质、玻璃质碎屑结构

13、、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等重结晶岩石,具粒状、鳞片状、斑状等各种变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喷出岩具气孔状、杏仁状、流纹状等层理构造,如斜层理、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具片理构造,部分为块状构造标准矿物橄榄石等钠盐、石膏等滑石、石墨等其他不含生物化石,围岩有烘烤现象多含生物化石,可形成明显的褶曲可有化石可形成褶曲3地表流水是如何塑造地形地貌的?地表流水是如何塑造地形地貌的?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来塑造。3沙质海岸在什么情况下会形成泥沙的横向运动或纵向运动?它们分别形成哪些地貌形态?沙质海岸在什么情况下会形成泥沙的横向运动或纵向运动?它们分别形成哪些地貌形态?当波浪前进方向与岸线垂直,波浪力与重力的方向

14、线在水下岸坡或海滩面上的投影同在一条直线上时,被起动的泥沙会产生向岸和向海的往返运动,即横向运动,形成的地貌有水下堆积阶地、海滩、水下沙坝等;当波浪前进方向与岸线斜交,波浪力与重力沿坡面的切向分量不在同一直线上,被起动的泥沙向岸运动路线与沿海滩斜坡滚落向海的路线不一致,泥沙不仅横向位移,还依波浪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沿岸运动,即纵向运动,形成的地貌有沙嘴、陆连岛等。4为什么说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的主要热源?为什么说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的主要热源?当太阳辐射经过大气时,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以及水滴、尘埃等气溶胶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吸收性质,从而使得大气的温度升高,有些太阳辐射直接投射到地面上或者散射后

15、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使得地表的温度升高,而地表也可反射太阳光,大部分的反射可被大气吸收,也就是说太阳辐射可间接进一步升高大气温度,且地面和大气的温度远低于太阳温度,所以说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的主要热源。4干绝热和湿绝热过程有什么不同?干绝热和湿绝热过程有什么不同?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气的垂直运动过程称为干绝热过程。饱和湿空气的垂直运动过程称为湿绝热过程。4如何判定大气稳定度?如何判定大气稳定度?通过周围空气的温度直减率与上升空气块的干绝热直减率d的对比来判断。 (设它们上升 Z 高度,且 Z0)当d,层结是稳定的;当d,层结是不稳定的;当=d,层结是中性的。4降水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从降水的分布有

16、什么规律?从降水量的纬度分布来看,全球可划分为四个降水带: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中纬多雨带和高纬少雨带。4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因素是什么?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因素是什么?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下垫面(包括海陆分布、地形、冰雪覆盖对气候的影响)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2.两极地区降水少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4小气候有何特点?小气候有何特点?1)小气候的温湿特性。温度方面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垂直变化大,越贴近地面,温度的直减率越大;二是温度的日变化剧烈,越贴近地面,气温的昼夜变化越大。小气候绝对湿度的特点是:在近地面层中一般是越近地面相对湿度越大,越向上层相对湿度越小。2)风的特性。风速白天最大夜间最小,而在高空则相反;具有阵性。由于活动面性质不均一,大小不用的湍流交换导致了风的阵性。5云的形成必需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