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8571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A09-1042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 心内科 刘成加 (224001)(盐城慈航医院)摘要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方法 将 90 例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厄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每组各 45 人,厄贝沙坦组予厄贝沙坦 150mg/d;依那普利组予依那普利 10mg/d;疗程 12 个月后作动态血压检查,观察治疗前后 24 小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90例均全部完成治疗。与治疗前后比较,各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逆转非杓型血压为杓型有效率为 62.22

2、%,依那普利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不但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同时,亦能有效地逆转患者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关键词:厄贝沙坦 依那普利 血压昼夜节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全球高血压患者的不断上升,高血压越来越受到人的重视,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高血压会导致靶器官的损害和心血管系统结构功能的重构,而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同样可导致或加重靶器官的损害1。血压昼夜节律的调节过程非常复杂:(1)多种体液因素对血压昼夜节律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常见的有血管内皮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儿茶酚胺的变化及精氨酸加压素等

3、;(2)神经因素的变化有自主神经系统变化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反应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在评价和预测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及判断预后的价值远大于偶测血压2。正常生理状态下血压改变呈现双峰一谷为杓型改变,约 20%左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4 小时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称非杓型血压。所以在降压治疗时应使非杓型变化为杓型节律,本文通过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2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本研究受试者为亭湖区人民医院 2005 年至 2007 年心内科门诊或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各组

4、为 45 人,入选标准:按照 1999 年 WHO/ISH 高血压定义和分类的标准,即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测收缩压(SBP)140mmHg 和(或)舒张压(DBP) 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服用避孕药史、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和肝脏疾病史,ABPM 符合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白昼均值-夜间均值)/白昼均值,以小于 10%为非杓型血压。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过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制或已服用的停药2 周,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1.2.1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每日晨一次顿服,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150mmg,依那普利组:依

5、那普利 10mmg,均治疗 12 月后行 24 小时 ABPM.1.2.2 ABPM 方法:应用美国 90207 型全自动袖带式动态血压仪监测,血压仪设置为:6:00-24:00,每 3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0:00-6:00 每 6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监测总时间为至少 24 小时,结果必须 24h 不中断及可读数据80%,否则重新测量。观察如下指标:(1)24 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舒张压(24hDBP);(2)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3)夜间平均收缩压(hSBP)、舒张压(nDBP);(4)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采用夜间血压下降率表示;即(白昼均值

6、-夜间均值)/白昼均值以小于 10%为血压昼仪节律异常,血压曲线呈非杓型,而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离大于 10%为杓型结构。1.3 统计与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值间采用 t检验 X2检验和相关性分析,P0.05)。表 1 厄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组 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 体重指数 胆固醇 三酰甘油 空腹血糖男 女 (岁) (kg/m2) (mmoL/L) (mmoL/L) (mmoL/L)厄贝沙坦组 45 30 15 52.3210.32 26.783.58 5.780.74 2.310.53 6.230.82 依那普利组 45 29 16 51.7810

7、.78 26.643.52 5.680.56 2.430.42 6.890.34表 2 厄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各项参数的变化(Xs,mmHg)组别24 小时平均血压 白天平均血压 夜间平均血压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厄贝沙坦组 45 治疗前 136.1610.30 87.765.35 145.7415.68 96.007.66 134.7621.00 85.7511.86治疗后 126.1511.05 81.185.78 135.787.88* 85.685.53 125.7511.01* 75.346.82*依那普利组 45治疗前 139.4

8、913.01 89.897.38 149.6711.67 93.726.43 135.8921.78 81.9811.37治疗后 126.2811.16 81.087.91* 132.266.72* 86.784.82* 121.708.78* 71.657.91*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3、讨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由此造成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高血压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大多数健康者的血压有昼夜节律变化,呈双峰一谷杓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昼夜曲线与正常人相似,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称之为非杓型,可以导致脑卒中、左室肥厚等靶

9、器官损害的增加3。目前认为人体血压水平及其昼夜节律的调节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参与血压的昼夜节律的影响,王中华等4研究发现,非杓型者与杓型者血压差别主要在夜间血压水平,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的非杓型高血压病人,其血管紧张素含量明显增加,而且发现夜间血压下降与血管紧张素呈负相关,同时证实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可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5。非杓型的高血压患者不仅易发生左室重构,而且其心、脑、肾等靶4器官损害发生率都很高,其原因考虑为(1)非杓型高血压病人昼夜生理节律消失,持续的夜间血压升高,心、脑、肾等靶器官更长时间处于高血压负荷状态;(2)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

10、经处于兴奋状态,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所以我们不但要降低血压同时应逆转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使之成为正常的杓型节律,最大限度地减少血压异常节律,对靶器官的影响。ACEI 及 Ag受体拮抗剂为治疗高血压 6 大药物中常用的两类药物,厄贝沙坦是一种高度选择的非杂环类 AT1 拮抗剂,能抑制 AngI 转化为 Ang,能特异性地拮抗 AT1 受体,对 AT1 的拮抗作用大于 AT28500 倍,通过选择性阻断 Ang与 AT1 受体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从而产生降压作用,厄贝沙坦口服后能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 60%80%且不受食物影响。此外,还具有不增加缓激肽聚集等特点。具有良好的

11、的降压效果。依那普利主要通过(1)抑制周围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使血管紧张素(Ang)生成减少;(2)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的降解减少;(3)可减少醛固酮的产生,进而产生利尿、利钠作用;(4)肾血管的扩张再次的排尿排钠;(5)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常见副作用为缓激肽的增加可引起干咳,在女性中发生率高,老人不易耐受。本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均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两者之间其降压疗效无明显差别。在其恢复血压昼夜节律的比较,两者均可改善异常血压节律,其疗效亦相似。但对于服用 ACEI 类药物干咳不耐受的患者,可优先选择 ARB类药物。参考文献:1、Verdecchia p,p

12、orcellati C,et al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rogniosi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1994,24(6):793-801。2、侯云峰,冯延风。动态血压的临床应用。新医学;1997,28:221-223;3、Massabuau P,Fourcade J,Galinier M et al.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left ventricular bypertrophy,Corr

13、elations and trial of predictive values J.Arch Mal Coeur-vajss,1992;85:1173-1179。4、王中华,张 剑,陈书山.原发性高血压过低性患者血管紧张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与动态血压节律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8):458-460。55、Schnecko A ,Witte K,Lemmer B,Effects of the 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 losartan on 24-bour blood pressure pro-fil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hypertensive ratsJ.J Cardio-vasc Pharmacol,1995,26(2):214-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