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十月十日夜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6337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丰十月十日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元丰十月十日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元丰十月十日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元丰十月十日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元丰十月十日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丰十月十日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丰十月十日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 , (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

2、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词类活用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特殊句式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省略句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 (省略主语)判断句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

3、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 “月色入户” ,于是“欣然起行” ,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 ,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 (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写作背景作者:佚名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的著名词还有江城子密州出

4、猎 , 定风波等。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 ,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 ,罹“乌台诗案” ,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 ;4 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

5、州(今广东惠阳) ,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 ,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 年) ,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

6、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文章结构作者:佚名第一部分(前三句)记叙:首句点明夜游的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第二部分(第四句)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皎洁的月光。第三部分(第五句)议论: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 ,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分层赏析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已经四年了。

7、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第二层写景: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清。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 “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

8、、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第三层:惋惜无人赏月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 “不得签书公事” ,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

9、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月下抒情)细化赏析“月色入户”:寒夜寂寥, “解衣欲睡” ,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 “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 ,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作者与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于是作者便想到了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作者

10、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是感慨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三是透露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 “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 “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

11、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写作技巧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抓住了瞬间的感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虚实(动、静)结合:把竹柏(实、静)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虚、动) 。文章写作特点1.信笔疏意,随物赋形。2.描写月色,如诗如画。3.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作者心境虽然自己有欣赏美景的乐趣,但是并不得意。将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间,有失意的自我排解。本文体现二人友情的句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唯张怀民可与同乐) ;怀民亦未寝(两人遭遇相同,心境也相同) ; 相与步于中庭(两人亲密无间)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人遭遇相同,心境相同,志趣也相同,是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水中藻、荇交横”说明了当时月色之浓、清、亮。闲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名无实,所以自称“闲人” 。写月突出其明,写境突出其静,写影突出其形,写人突出其闲,写情突出其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