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岔文化初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5859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岔文化初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岔文化初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岔文化初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岔文化初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岔文化初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岔文化初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岔文化初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 岔 文 化 初 论一、绪 言 西岔文化因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岔遗址1的发掘而命名。自 1997 年始,内蒙古文 物考古研究所就组队对该遗址进行科学发掘,截止 2002 年,已历经四次发掘,获得 仰韶、龙山、朱开沟2、商周时期四个阶段的文化遗存,其中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 包含了一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器物群,区别已知周邻考古学文化,因此被命名为西 岔文化。 本文拟从文化特征入手,对西岔文化的分期、年代、文化关系、渊源及相关诸问 题进行初步研究,不当之处,望请老师指正。 二、文化特征的归纳 根据目前的发现,西岔文化遗址仅存在于内蒙古南流黄河东岸的清水河县境,继 西岔遗址之后,又调查发现四座塔、扑油塔

2、3等遗址,碓臼沟遗址4因与西岔遗址相 邻,二者之间文化遗迹绵绵不绝,故合并一处,统称为西岔遗址。 经数年对西岔遗址的连续发掘,已基本搞清了西岔文化的内涵,其文化特征可归 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房屋 均属半地穴式。平面呈长方形,绝大多数四周筑有夯土墙,居住面为垫土面,灶 位于房内正中,或有附灶位于房内一角,多用石板围砌或铺就。个别房内有柱洞,门 道多向东或东南。 2、墓葬 未发现集中的基地,仅在遗址中有零星发现。均为小型竖穴土坑墓,单人侧身直 肢葬,头向北或东南。随葬品简单,主要为料石、玛瑙、绿松石做成的项链及弹簧式 耳环,另外还有管銎铜斧、骨锤、玉环、石璧、穿孔石铲、贝等。基本不见随葬陶器。

3、3、灰坑 以坑口呈椭圆形、圆形的直壁平底坑为大宗,坑口呈圆形或方形的袋状坑较少。 个别灰坑掏有壁龛或有用石片做成可踩踏的阶梯,有的坑壁用石块围砌或一侧筑有夯 土墙及石墙。 4、生产工具及武器 农业工具最为常见,有长方形石刀、石斧、石铲、骨铲等。手工业工具有石凿、 石研磨器、砺石、铜刀、铜锥、圆台状陶纺轮等,种类繁多,另外还发现了较多的陶 范。渔猎工具有陶片制成的网坠、骨镞、铜镞等。武器皆青铜制品,种类有管銎斧及 短剑。 5、生活用陶器 夹砂灰褐陶和泥质褐陶在陶系中占突出位置,绳纹是主体纹饰,水波状划纹较具 特色,附加泥条、乳丁、圆圈纹及镂孔少见。炊器主要为鬲和甗,盛贮器中以高领罐 为大宗,另外

4、还有鼎、豆、单把罐、双耳罐、鼓腹罐、盆、缽等器类。制法均采用手 制,流行鋬耳及外叠唇作风。鬲的制法为口腹部与空足分别制做,鬲足模制成型后, 用泥条联接裆部,再与口腹部扣合成器。 三、分期与年代推定 经发掘的清水河县西岔遗址,出土遗物丰富,器物组合完整,地层关系明确,为 西岔文化的分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层位关系西岔遗址的发掘,共获得以下四组典型的层位关系。 T2327H12A F4H134 H308H330 H309H322 观察上述单位陶器的形制,T2327A、H134 相同,H322、T2327相若, H330、H309 相似,T2327、H12、H308、F4 无差异,但 H134、

5、H322、H309、H308 之 间却存在着内涵上的差别,这表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分期意义。为使分期工作的结 果更具代表性,通过类型分析,又筛选了一些重要单位,加入排队,其中 H86、H96 与 H134;H342、T2925与 T2327;H371、H11、H325 与 H309;T2、H9、H264、F7 与 F4,因内涵相当,分别归入相应的组。 综合以上层位关系,可将西岔遗址内涵相似的单位分为四组,从早及晚的关系可 归纳如下。 T2327A、H134、H86、H96H322、T2925、H342、T2327H330、H309、H371、H325、H11T2、H9、F4、H12、H308、

6、T2327、F7、H264以下有关陶器的形态分析,基本取材于上述单位。 2、陶器形制分析 西岔文化的器型有双鋬鬲、高领罐、豆、鼎、甗、盆、双耳鬲、单把罐、鼓腹 罐、双耳罐、簋等,其中双鋬鬲、高领罐、豆、鼎在陶器群中所占比例最大,基本涵 盖了炊、储、食三大基本生活用具中的主要器类,它们以稳定的组合及特征贯穿于遗 存的整个时段,而且发展轨迹清晰,且具明显的年代特征,是我们分析的典型器类, 其它器类虽然在陶器群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因所占比例较小,变化脉 络不明显,不宜做为分期的主要依据。 双鋬鬲 多为夹砂灰褐陶。流行不明显的外叠唇,肩、口部附对称双鋬。多通 体施绳纹。依口、腹部形态分为三

7、型。 A 型 矮侈领。按其肩、腹、裆部的变化分为四式(图一,14) 。 式 H96:1,侈口,溜肩,弧腹,腹最大径偏下,裆隔较高,分裆较高,柱状 实足根。 式 T2925:1,口略侈,弧肩,略鼓腹,腹最大径居中,裆隔较高,高分裆。 浅细绳纹。 式 H309:2,略侈口,鼓肩,鼓腹,腹最大径居中,档隔较矮,分裆较低。 式 F4:2,侈口,鼓肩,腹最大径偏上,裆隔较短矮,低弧档。 演变趋势:肩部由溜肩变为鼓肩,腹最大径上移,裆隔由高变矮,裆部由高变 低。 B 型 高侈领。依据腹、裆部的形态分为三式(图一,57) 。 式 H86:1,口略侈,溜肩,弧腹,高裆隔,腹腔较浅,腹最大径偏下,档部较 高。柱

8、状实足根。 式 H342:1,侈口较甚,弧肩,弧腹略鼓,裆隔较高,腹腔变深,腹最大径居 中,裆变低。柱状实足根。 式 T2:1,侈口,鼓肩,裆隔较矮,深腹腔,腹最大径偏上,低弧裆。锥状 实足档。 演变趋势:除腹腔外,变化与 A 型相同。C 型 领部高度介于 A、C 型之间。柱状实足根。依据领部以下部分形态分为三 式(图一,810) 。 式 H94:1,弧肩,腹最大径偏下,裆隔较高,浅腹腔,分裆较高。 式 H11:1,弧肩,腹最大径上移,裆隔变矮、腹腔略深,较高分裆。 式 H308:5,鼓肩,腹最大径居中偏上,裆隔较矮,深腹腔。粗绳纹。 演变趋势:变化与 B 型中相同。 高领罐 数量最多。均凹底

9、。器表多饰中行绳纹,依据其口部形态分为二型。 A 型 领与肩部分界明显,有一明显领部,依其整体形态分为三式(图一, 1113) 。 式 H134:4,广肩,形体矮胖。肩部附对称小桥形耳。浅细绳纹及水波状划 纹。 式 H325:1,鼓肩,形体瘦高。 式 H9:10,残口部,肩部下斜。 演变趋势:形体由矮胖变瘦高。 B 型 领与肩部分界不明显。依据整体形态分为四式(图一,1417) 。 式 H94:3,侈口较甚,领部较矮,鼓肩,形体矮胖。 式 H342:1,侈口略甚,领部变高,鼓肩,形体较矮胖。 式 H330:1,侈口,领部较高,形体变瘦高。 式 H264:1,侈口,领部更高,形体瘦高。 演变趋势

10、:口部由侈口较甚逐渐变为侈口,领部由矮变高,形体由矮胖逐渐变 瘦高。 鼎 分为筒形、罐形两类,均夹砂陶。前者变化不明显,依后者口、腹部形态 分为二式(图一,18、19) 。 式 H371:2,侈口,鼓腹,腹最大径居中偏下,鼎足直立、腹部施浅中行绳 纹。 式 H308:10,侈口较甚,鼓腹,腹最大径居上,鼎足外撇。腹部施印痕较深 的中行绳纹。 演变趋势:口部由侈口变为侈口较甚,腹最大径上移。 豆 豆盘呈碗形及缽形两类,前者变化不明显,依据后者分为二式(图一, 20、21) 。 式 T2728:1,豆柄下部略呈喇叭状,豆盘,敞口,弧直腹。器表素面。 式 F7:1,豆柄略呈喇叭形,豆盘,直口略敛,弧

11、腹。器表疏朗绳纹。 演变趋势:豆盘由敞口,变为直口略敛,弧直腹变为弧腹。 盆 分为鼓腹、弧腹两类。鼓腹盆,侈沿,鼓腹,肩部附对称双鋬,如 H33:5;弧腹盆,侈口,弧腹,口下附对称双钮,如 T2625:9。 缽 直口,弧腹。如 H30:5。 甗 有隔。分为直腹,鼓腹两类。前者如 H12:2;后者如 T2427:1。 鼓腹罐 分为双鋬、无鋬两类。双鋬罐均侈沿,鼓腹,平底,如 H9:3;无鋬罐, 直领,鼓腹,凹底,如 H308:5。 双耳罐 直口,鼓腹,平底,如 H308:1; 单把罐 直口,鼓肩,凹底。单鋬端部上翘,如 11:1。 双耳鬲 领部较高,外附对称双耳,鼓肩,档部较低,锥状实足根。外施

12、绳纹。 如 Y1:2。 3、分期及各期文化特征上述七种典型器物,形态演变显示出内在的逻辑关系,各式之间,基本不存在缺 环,地层关系指证的发展序列,前后顺序不可更改,可以代表西岔文化连续发展的过 程。表一 西岔文化典型单位器物型式共存关系表双 鋬 鬲高领罐组ABCAB鼎豆盆甗鼓 腹 罐双 耳 罐单 把 罐缽备 注H94 H134一1 H96 H342 2T2925 H371二3H309 F4 H308三4 H264 依据对典型陶器形式的划分,与地层关系相对应,可获得四组典型器物的组合 关系(表一) ,这四组陶器之间,均以发生阶段性变化,因此可代表西岔文化的四个 发展阶段,即划分为四段。根据各段之

13、间器物型式组合关系及各类器物式别特征的变 化差异程度,可再行分期归纳。其中第 2、3 段在器物特征方面较为接近,而且式别 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共存交错现象,而第 1 段与第 2 段、第 3 段与第 4 段之间,差别较 大,之间器物式别很少存在交错共存现象,因此可将四段合并为三期,即第 1 段为第 一期,第 2、3 段为第二期,第 4 段为第三期。 第一期:以泥质褐陶和尖砂灰褐陶为大宗,夹砂红褐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 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细绳纹为主,中行绳纹常见,另外还有划纹、附加泥条、乳丁 纹等。器类以 BI 式高领罐数量最多,AI 式高领罐、AI、BI、CI 式双鋬鬲占有相当的 比重,其它器类很

14、少。双鋬鬲多呈溜肩,浅腹腔,高裆隔,高分裆,腥最大径偏下, 只要见少量的扁舌状鬲足根。高领罐形体矮胖。 第二期:陶色中褐色比例下降,但仍占据突出位置。纹饰种类与前期相同,细 绳纹减少,中行绳纹增多。器类组合未发生大的变化,以、式双鋬鬲,式高领 壶、I 式豆为主,增添了 I 式鼎。双鋬鬲的鼓肩程度加大,腹腔变深,但档部高度下 降,高领罐较前期瘦高。其它器类未见增减。 第三期:泥质陶中灰色所占比例与褐陶相当,其它陶系同于前期。中行绳纹数 量超过细绳纹,成为主体纹饰,新出现印痕清晰的粗绳纹,但数量不多。器类组合以 AIV、C、B式鬲、A、BIV 式高领罐、式鼎、式豆为主,鼎的数量增加,其 它器类同前

15、期。双鋬鬲多流行鼓肩、深腹腔、低档的作风。高领罐形体更为瘦高。 4、年代推新 西岔文化缺乏14C 测定的年代数据,这为推定其年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利用类型学手段,通过与其它年代明确的考古学文化的对比研究,可弥补缺乏年代证据 方面的不足。 第一期遗存 BI 式双鋬鬲形态介于北京市房山县塔照遗址5第二期 BV 式与第三器类型 式单 位期期 AI 式筒腹鬲三间,年代晚于殷墟三期,早于西周早期。扁舌状鬲足根是陕西省扶 风县刘家墓地6高领袋足鬲的典型作风,该墓地年代范围基本同于商纪年,已有研究 表明7,具备这种特征的陶鬲,至商周之际消失。故第一期遗存的年代可推定在殷墟 四期至商周之际。 第三期遗存,可资比较的材料很少。BIV 式高领罐与甘肃省临夏县莲花台墓地8 M3 腹耳壶相类,后者相当于辛店文化第五段9,年代属于西周早中期。此外,另一个 间接的证据是准格尔旗西麻青墓地10的发现。 西麻青墓地与西岔遗址隔河相望,西岔遗址的弹簧式耳环见于前者,而前者的 周式鬲、孟、罐等却在西岔遗址中极少发现,故西麻青墓地要晚于西岔遗址,由于西 麻青墓地的年代集中于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故可推定第三期遗存的年代处于西周中 期或稍晚。 第二期遗存居于第一、三期之间,年代大体属西周早期。 四、青铜器、陶范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早期北方系青铜器是北方长城地带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