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5129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课题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缘由一、选题缘由 2001 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如下 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 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 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011 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其必修课程的地位, 强调应加强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可以根据标准的内容选取相关的各种资 料、课题,把

2、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用于课堂交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课后作业 不应仅仅局限在对物理习题的演算上,阅读资料、观察调查、实践体验等课外活动都应成 为学生的课后作业一部分,它们是物理教学联系生产、生活的重要方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十一章的第三十二条指出要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 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 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 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

3、课外、校外活动。加 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 事业。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很多学校虽然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课程计划要求 在课程表上作了安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充分开设,该课程的课时被中考学科教师用 于学科教学,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安排。相当多的学校缺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长期、 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仅仅依靠教师个体自发地研究,导致该课程开设缺乏整体性、全 面性和衔接性,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很难保证这门课程的常 态实施,更不好说有效实施了。 落实不到位的原因:(1)学校师生及其他课程主体缺乏

4、课程意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 识不足,有的认为它是一门选修课,学生可以选择参与;有的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混淆;有的把学校的德育活动当成了综合实践活动;(2)培训不到位,导致教师课程 资源意识以及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欠缺,再加上教学任务重,方法论意识淡漠,缺 少方法创新,仍然采用讲授法“教授”综合实践活动;(3)考试制度的瓶颈阻碍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开发实施,课程评价机制缺失,使师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一般学 校都没有安排专门的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将课时分配给相应的物理学科教师兼任。根 据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在实施中活动内容会受到学生家庭、时间、场地、资金、器材、 中

5、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5)该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而且活动的开展需要各方面的保障, 如经费、家长支持等。往往过多关注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忽视学生本身就是课程资源, 但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初三年级学生;(6)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要付出很多,有时候有必要外出的实践。这里面也涉及到工 作量,考核评估的问题。 当代中学生科学素养不容乐观,基本科学素养大大落后于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一些国 家,由于当下中考的分数至上,很多学生只关注知识的获取,忽略了实验和探究的过程,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能力也不高,科学知识仍趋向于工具化,探索精神、质疑精神、 合作精神比较欠缺

6、。尤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弱,如简单工具使用、简单电路的连接、 简单器材的组装等等,短时间内我们能让学生收获知识,但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 综合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最直接的亲身体验上,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密不 可分,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动手探索能力的实践性课程。物理学科本身就 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塑造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炳昇这样说:“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是 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值得老师们做更多的实践研究”。 综上所述,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困境和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多视角的研究 已迫在眉睫。我们

7、开展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理念构建初中物 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学校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实施;将物理学科教学与综合 实践活动做有效的整合,在学科基础课程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样性综 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延伸学科知识,使之与学科课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提升师生科 学素养,促进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常态化、系列化、规范化。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 1. .初初中中物物理理综综合合实实践践活活动动课课程程 该核心概念的界定关系到本课题研究目标和方向的制定,此核心概念容易和初中物理 课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8、混淆在一起,这几个概念既有相互联 系,又有区别。初中物理课程是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 的成果,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性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 然科学基础性课程。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学习背景来看,是以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为知识背景,通 过学科渗透方式,将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做有效的整合,在学科教学以外,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项目和活动方式并综合运用所学物理基础知识,开 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样 性综合活动课;从内容设计来看,至少包括了三种类

9、型,一是初中学科课程本身具有的综 合实践活动;二是以物理学科为中心辐射所涉及的跨学科、跨年段、跨教学时空的综合实 践活动;三是初中生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涉及物理学科的活动课。从活动特点来看,它是 一种既把学生校内的学习活动同校外生活相结合,又把学生主观需要和兴趣密切统一的整 体化活动课。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外活动,也不是纯粹的活动 课程,其实质是一种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实践活动,其活动本身强调学生参与的广 度与深度,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观感受和过程体验,并以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 生的内在动机与需要的维持为基础,以主动探究,勇于实践为主要特征,从而实现学生主 体综合

10、能力的发展。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 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 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初中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方案的框架下,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 理念,选择初中物理课程教育内容及其进程,通过情境分析、愿景构建、方案设计、评价 设想、管理与保障制度完善来系统规划、构建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包含课程 的科学价值、目标定位、系列活动主题、课程模块等。是以创新、综合、实践、发展为主 线,

11、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培养目标,使学生通过知识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获得积极的、创造的人格发展与素质优化,使学 生的创造意识、批判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 初中物理教材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初中物理学科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它的教学 内容繁多灵活。我们要在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延伸物理学科知识,使之与初中 物理学科课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物理教师决不能成为一位教教材的匠人,而应该成为 一名更关注学生生命本体的人文关怀者。我们应该看到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人体 验过程的极大关注,真正利用好这门课程把物理特色和魅

12、力展现出来。 2.2.课程建构课程建构 课程建构既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还包括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评 价,是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从课程层面看,“课程建构”是课程发展的一种方式, 通过课程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建设课程,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 程生本化、拓展课程系列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建构个 体学习经验,创造个体课程资源,彰显个体生命魅力。从教学层面看,“课程建构”是教 学存在的一种状态,通过教学事件建设课程;从人的层面看,“课程建构”是发展人的生 命的一种路径,通过人的经验建设课程。学生本身就是课程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创造

13、过程也是课程资源。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建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开发自身资源等 方式创造课程,促进“课程”和“教学”的融合,实现“课程发展学生,学生建构课程” 的理想境界,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三、研究价值三、研究价值 1.1.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去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把所学来的知识用 在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上,不脱离现实生活,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思考问题,并懂得采 取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把综合实践活动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因材施 教,发展学生个性化的综合科学素养。如果物理教学能开启更多学生的科学之梦的话,那

14、么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开启梦想之门的敲门石。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充分考虑学生所学的内容,把学习过 程中构建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深入感受物理的学科价值和魅力,另一 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对生活中具有研究价值的物理问题进行深一步的研 究和分析,从而在巩固原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甚至是飞跃。2.2.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以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教师不断获得专业发展,在实践中感悟、认可并内化新 课程理念,教育思想得到发展;另外,受到本学科专业知识之外的教学挑战,在和学生共 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多领域的知

15、识,丰富教师原有的知识累,发展教师自身的知识结 构;在指导学生主题探究的同时,教师逐渐形成严谨的求学之风,平等的执教之风,合作 的交往之风,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日趋显著;在与学生真诚交往、共克 难关的过程中,创建了新型师生关系,平等、友好、民主、协商,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感受, 赢得了教育投入的真诚回报,师资素养得到整体提升 3.3.有助于优化物理教学方式有助于优化物理教学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亲自参与,提高 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同时综合实践课程与学习系统知识为主的学科 课程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能够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方式。

16、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是物理实 验教学优化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够弥补实验课堂的局限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将实验教学生活化。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合理化地挖掘物理学科课 程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学科知识,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实 践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开展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 到进一步提高,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来获取基础性的物理知识、规律,并能 用所学的知识和规律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问题、应用等。而在整个实验、探究等学习 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探究能力,比如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 纳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达成都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服 务于学生后续学习和生活。 4.4.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 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白身生活 和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