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中学届高三历史测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52136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桥中学届高三历史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平桥中学届高三历史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平桥中学届高三历史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平桥中学届高三历史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平桥中学届高三历史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桥中学届高三历史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桥中学届高三历史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平桥中学平桥中学 20122012 届高三历史测试届高三历史测试 命题:资光华 2011825 一选择题(共 60 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卷的表格内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卷的表格内) 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 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在本质上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 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

2、态。 ”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 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官僚制度 D朝议制度 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曾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下列对我国古代冶铁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商代出现人工冶炼铁器 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西汉时发明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宋代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4 “公元前 6 世纪早期,许多经济状况相同的(希腊)城邦都经历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残酷内战, 往往长达数十年。然而,在雅典,一个名叫梭伦的贵族以各阶级调停人的身份出现,为阶级纷争 设计了一个出路。 ”下列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铲除贵族的政治特权 C剥夺贵族的土地 D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3、 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6李斯为秦始皇时期的丞相,和珅则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军机大臣。下面有关二人权力的表述, 正确的是 A李斯所任的丞相下有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而和珅所在的军机处下辖内阁、 六部。 B李斯为当时的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可以与御史大夫、诸卿朝议军政大事, 报皇帝裁决;和珅经常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由皇帝裁决的军国大事,并按照皇帝的意旨拟 写成文,经皇帝

4、审批后传达各部和地方官执行。 C李斯可以参与国家军机大事,和珅根本不可能参与军机大事的讨论 D无论是李斯还是和珅,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皇帝对军国大事的裁决 7.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事末利(商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8、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9. 2007 年 12 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

5、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第 2 页 共 6 页号上整理出大量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A粉彩瓷 B铜钱 C唐三彩 D白瓷 10. 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 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 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官府对杭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11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宗庙之牺(指

6、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BCD12下列关于古代中国会馆的表述正确的是 明清时期由政府设立 与商业发展密切相关 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是商人停宿、储运和交际的场所 13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 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 ,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A. 金德 B.木德 C. 水德 D土德 14有学者认为,1688 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

7、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15美国 1787 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 现在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总统与内阁之间 A B C D 16某条约中有如下条款:“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 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 几位同学对此发表议 论,其中正确的是 英国据此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导致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表明英商势力已经深入中国内地 171851 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首届世博会上,英

8、国商界人士越俎代庖,推出了一个“中国展 馆” 。这是为了 A让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物产和资源 B让封闭自守的中国人了解世界 C获取商业利益而贿赂腐败的清政府 D资助财政万分窘迫的清政府 18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之“近代”的实质是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受外商刺激而产生第 3 页 共 6 页19.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茶叶生丝 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 1846 年701013220 1850 年891923040 1854 年1412262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

9、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 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 政治制度的萌芽” 。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A B C D 21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 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

10、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221912 年 9 月 8 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对此 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20 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小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23在中国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斗争中,毛泽东作出的彪炳史册的贡献有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 A B C D 24、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

11、的权力最小的是 A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787 年美国宪法 2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时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 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计划 3 个五年计划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 年全国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成员约 200 万人 1956 年 1 月北京市的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 1956 年 2 月143 个大中城市和 691 个县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新成员达 300 万 人 1956 年 6 月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 90% 1956 年

12、 12 月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A公私合营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 B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一定程度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第 4 页 共 6 页26清末以来,中国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进退) ,第一场引爆了辛 亥革命,第二场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其中“第 二场”指的是 A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国民政府国营企业的急剧膨胀 D公私合营企业全部变成了国营企业、 271961 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

13、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28、大跃进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A、造成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毁坏、浪费国家资源 29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 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 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 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 过渡全面展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1982 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 民主法制建设规定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的基本方针A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