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42862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代:一、历史文化背景:1、统治者对汉民族文化的接受;2、经济空前发展(地域、重商)3、民族压迫政策(蒙古、色目、汉、南四等人)4、轻忽科举:八娼九儒十丐二、文学概况元代戏剧繁荣,原因:文学创作活动的生产与消费,市民阶层消费,失意文人生产叙事文学成为主流,元代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元曲审美特点:浅露酣畅,自然直白(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戏剧欣赏:元杂剧结构:一本四折 如窦娥冤 唱词 宾白 科范发展:话本诸宫调杂剧生旦净末丑的介绍重点!西厢记:重点!西厢记:林黛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唐代元稹莺莺传 (会真记 )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西厢 记始乱终弃、善补过者对追求自由

2、的爱情与婚姻的赞美,报德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 了眷属形式上的突破:突破一本四折的通例;突破一人主唱的通例酬韵、赖婚、听琴、闹简(分析戏剧冲突,原文看作品选)闹简(分析戏剧冲突,原文看作品选) 、传书赖简、拷红、长亭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 感天动地窦娥冤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风格(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风格 P231)元末高明琵琶记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改编自南戏赵贞女琵琶记:赵五娘,蔡

3、伯喈,揭示封建社会的罪恶“三不从”内容,目的:元代文士地位低,同情文士;更好地宣传儒家伦理观念成功之处:剧情分两条线发展;细腻而复杂的人物心理描写:五娘吃糠白朴墙头马上取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主题变化:止淫奔赞淫奔马致远汉宫秋 纪君祥赵氏孤儿明代(前中后期):前期政治经济:朱元璋独裁,大肆杀戮功臣朱惟庸、蓝玉,废丞相制,重农抑商,郑和下西 洋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八股文,剥夺文人“隐”的权利,文字狱(方孝儒)文学概况:自由活跃的文学风气消失,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兴起,高启 是明初及整个明代最有成就的诗人, 水浒传是该时期通俗文学的最主要成就。中期经济:苏州成为经济中心,出现初期资本

4、主义色彩的雇佣劳动关系,纺织业印刷业瓷业等 手工业发达思想:内忧外患,政治腐败贪欲滋长,程朱理学道德价值体系面临瓦解;北有蒙古族,东 南有“倭寇”王守仁,字阳明, “新建伯” ,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文学:诗文:吴中四才子、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通俗文学:西游记吴中四才子: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与市民阶层的思想文化息息相通,具有很多新 内涵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复古,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宋派: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强调唐宋古文和宋诗中体现的尊道精神,反对前七子的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所造成的文学与道统的疏隔,提倡“文道合一”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仍以文学复古为理论旗帜,

5、在拒斥“宋学”侵蚀文学的过程中, 他们更强调文学形式格、调、法。这一方面继续推进了文学的独立发展,另一方面也 放松了对人性和文学本质的深入思考。弊端:宗派立场、门户之见;在艺术形式上的字模 句拟,至其末流则泥古不化。后期社会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封建政权也同时日益压制和掠夺导致暴力反抗;农村土地兼并严重思想:程朱理学已基本失去号召力和真实性李贽李贽的学说,吸收了王阳明学说(尤其是王学中王畿一支)和禅宗思想的若干成分。与阳明心学不同在于:阳明心学的是站在统治阶层内部进行道德调整,出发点是“维护” 、 “修补” 。李贽代表了社会变革的要求,出发点是先打破、再建设。李贽的行为方式:(1) ,追

6、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生境界,把承担家庭的责任和照顾 家族的义务当成人生的苦役。 (2) ,不拘形迹的行为方式李贽思想内容:比前人更为彻底的反权威精神;对物质生产相当重视;对妇女有非常平等 的态度;对人欲表示充分的肯定。 (详见 ppt)文学:1.文学理论:李贽“童心说” ,由人的自然本性所产生的未经假饰的真实情感,与之对立的, 则是由耳目而入的“闻见道理” ;袁宏道“性灵说” , “以出自性灵者为真诗。 ”标举“童心”和“性灵”的意义在于:强调了将真实情感与个性作为文学的主要基础的重要原则,这回到文学的本质;为与封建道德不很合拍的“喜怒哀乐嗜好情欲”大量进入文学提出了根据,意味着文学 的解

7、放。2.诗歌:以袁宏道为中心的“公安派”的特点和局限, “竟陵派”3.小品:特点:通常篇幅不长。结构松散随意。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4.小说传奇:长篇小说金瓶梅 ,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短篇小说集“三言”和“二拍” ;戏剧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明前期诗歌:台阁体:代表人物为杨士奇、杨荣、杨溥,世称三杨。官高爵显,其影响风靡一时。 “恢张 皇度,”高启:字季迪,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 ,修元史 ,因上梁文被腰斩讨论:高启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目的:1, “讽谕之意,蕴而不露” 。2, “抒发出祖国 重新统一给他带来的喜悦” 。3,警戒明王朝不要重蹈覆辙。4,寄托历史兴亡感慨。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国演

8、义与三国志:1, 三国演义将高文典册的三国志通俗化了 2, 三国演义增加了很多虚构的情节一、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17 页末行):曹操 :“乱臣贼子” ,“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 ;刘备:胸怀大志、礼贤下士、善纳忠言、体恤百姓,是一代仁义之君。原因:人心思汉;下层群众的审美观念二、 “七实三虚” 。实:作者重视史书的记载, “按鉴重编”为演义小说,作品所写故事的基 本轮廓和发展线索,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与史实相去不远。大的战役:袁曹(袁绍、曹 操)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虚: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历史和人 物的再现与重复,而是作者根据生活经验和美学理想,将历史人物塑造成一个

9、个栩栩如生 的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 “七实三虚”中的“三虚”多数是为了“拥刘反曹” 。三国演义的布局艺术:一,宏大的叙事:网状结构:以事件为中心来组织情节发展。板块 串联结构;二、不同性质的材料交错安排,做到张驰相间,刚柔相济、起伏相接;三、剪裁和 布局中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施耐庵水浒传:思想倾向:替天行道;忠义讨论:三国演义里的“义”与水浒传的“义”有什么不同?义气是封建时代小私有者道德观念的反映,一方面表现了小私有者在受剥削压迫下救困扶 危互相支援见义勇为自发反抗的积极品德,另一方面由于义气往往以个人恩怨作为行动依 据,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如关羽。P20、43。三国的义更加广,有国

10、家大义(曹 操行刺,刘备兴汉,王允除霸,董承谋曹) ,他们都是国家大于个人,维护正统;也有兄弟 情义(桃园结义) ;两者可以分属忠,义。水浒好汉在朝廷眼中始终是贼,乱贼,是大宋王 朝难以相容的,故难称忠,他们只是兄弟义气艺术成就:1.语言:水浒传: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作者以很高的文化修养,驾驭流利纯 熟的白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描述各种场景,显得极其生动活泼。 水浒传使白话文体 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完全的确立,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极为深远。2. 结构:板块串联的结构:水浒传主要是在民间说话和戏剧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它 把许多原来分别独立的故事经过改造组织在一起,既有一个完整的

11、长篇框架(特别是到梁 山大聚义为止) ,又保存了若干仍具有独立意味的单元。3. 人物形象的塑造:水浒传人物众多而人物各自的身份、经历又各异,表现出各自不 同的个性。紧扣人物的身分、经历和遭遇来刻划他们的性格;把人物放在斗争的激流 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关头来塑造人物。重点:关于水浒的四个问题及解读1, 水浒传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 2,怎么评价宋江的招安? 3, 水浒传优于三国演义?4,央视版四十三集电视连续剧的得失吴承恩西游记:猪八戒、孙悟空取经的目的:借取经队伍消灭了无数妖魔,又收伏了无数妖魔,又为天庭提拔了一批在野 力量;考查唐僧汤显祖牡丹亭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临川人,不合格的政治家, “狂

12、奴” 。生平很多内容临川四梦:紫钗记 牡丹亭 南柯记 邯郸记紫钗记:李益 霍小玉 鲍四娘 郑六娘 卢太尉 侠士黄衫客,故事梗概牡丹亭:“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杜丽娘 柳梦梅 春香 陈最良 石道姑,故事梗概陈玄祐离魂记元代郑光祖将离魂记改编为元杂剧倩女离魂 ,首次首次以戏剧的 形式演绎“至情”主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清代:经济:农业发展、钱庄、国际交往,弊端:捐纳制度,罚款惩治,竞相豪奢,下江南炫耀政治:部落军事联盟君主专制南书房军机处,极端专制思想:康熙主持编写性理精义 ,倡导理学,推崇朱熹(原因) ;文字狱(庄廷龙戴名世 吕留良) ;变服剃发;“博学宏词科” ,书籍编

13、纂, “乾嘉之学” (利弊)文学:诗歌:影响最大:钱谦益,诗歌主张:排击前后七子、推崇公安派,在重“性情”的同时 也重“学问” ,具有向宋诗回归的意味。前期成就最高:吴伟业、王士祯。ppt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最主要的成就在诗学理论的创建上。 “神韵说” “格调说” “肌理说” “性灵说”见 ppt+P188词:复兴势头,影响较大的有陈维崧、纳兰性德,以及“浙西词派”的盟主朱彝尊、厉鹗, 和“常州词派”的盟主张惠言、周济等。除陈维崧外,他们的词一般格局不大,但常有很 精美细致的抒情文笔。散文: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桐城派:康熙朝的方苞、刘大櫆和乾隆朝的 姚鼐骈文:才士有

14、袁枚,学者有阮元、洪亮吉、汪中、孔广森、孙星衍等。繁盛原因见 ppt小说: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传奇:洪升长生殿李杨的爱情、孔尚任桃花扇通过儿女之情反映朝代兴 亡的历史剧(其杰出之处在于表现了剧烈的历史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失落感与悲凉情绪)曹雪芹红楼梦命名艺术:1,命名体现时代变迁2,命名体现人物性格、身份。 薛姨妈:同喜、同贵; 贾母:鸳鸯、鹦哥、珍珠、琥珀宝玉:袭人、晴雯、麝月、秋纹3,命名关系人物命运沉浮。鹦哥给了林黛玉之后,改名紫鹃。香菱,由英怜到香菱,最后 被夏金桂改名秋菱(秋零) 。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聊斋主要内容:对社会尖锐的

15、批判;嘲讽科举,讽刺考官昏庸;反映家庭、婚姻和爱情问 题;揭示人生哲理。艺术特色:1,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用唐人传奇的叙事委曲之笔,来写六朝志怪性质的 狐鬼神仙精魅之故事;2,情节的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吴敬梓儒林外史: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思想内容:一,崇尚隐逸,不慕荣名(王冕、四位市井奇人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 ;二,对 人性之美的礼赞;(三) ,对丑的揭露与鞭挞:虚伪矫饰,人情冷暖,社会黑暗,司法腐败, 追名逐利吴梅村圆圆曲:吴梅村,字骏公,晚号梅村,又号鹿樵生。 “崇祯情结”梅村体(185186 页):指吴梅村的七言叙事歌行。主要特点:1,事俱按实2,以人系事3,富于故事性、戏剧性4,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圆圆曲:吴梅村对吴三桂持怎样的态度?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艺术特点:布局:回顾式戏剧(雷雨 )语言:顶针(“蒙太奇” )用典:陈圆圆,西施;吴三桂,吴王夫差。用韵:平仄相间。 【剩下的长生殿和桃花扇见之前打印的 wo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