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支持系统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41870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支持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略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支持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支持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支持系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与管理2009 年 3 月 20 日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教研及其制度建设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 教师关注的焦点。校本教研制度就是指开 展有效校本教研而建立的规范体系, 具体体现为一系列的规则。 校本教研制度的执行一方面需要学校内部加强对这些规则的贯彻执行力度; 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校本教研的支持系统, 使校本教研有可靠的外在条件保障, 这实际也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 重要内容。 一、 教育行政政策支持1教学研究政策建国以来我国推行统一的国家课程模式, 几乎不能给学校和教师留下自主的研究空间。 新一轮课程改革奠定了我国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的三级课程管理

2、模式, 学校和教师开始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真正主体, 而教学研究作为教育教学实践的一部分也不再是学府深斋里专家的 “特权” , 教师也应成为 “研究者” , 成为专家。 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并参与教学研究成为可能, 但如果没有配套的教师教学研究的政策和措施, 教师的教学研究也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教学研究政策来鼓励、 支持、 规范、 约束教师的教学研究。如规定教学研究的方式、 内容、 方法, 规定教师的培训方式 等, 使校本教学研究规范化, 条理化。2教师评价政策在我国教育政策体系中关于教师评价政策, 相对 较少并缺乏科学性。 教师评价似

3、乎只停留在教育研究 者的理论探讨和学校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把教 师分为三六九等的简单评估中, 并且两者存在明显的分离状态。在学校中倡导教师评价的新理念、 新标准, 把教 师评价的理论研究新成果运用到学校教育实践中, 教 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的教师评价政策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借鉴教师评价研究的理论成果,吸收教育理论专家的参与来制定教师 评价的政策和措施, 把 “教师是专业人员、 是研究者” 这一理念作为制定教师评价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以此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鼓励教师进行能动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 以校为本、 以师为本的学校教育实践和

4、教学研究提供 政策支持。3相关配套政策 校本教研的计划、 组织、 实施、 监督和评价等一系 列工作, 需要一定的经费, 适当的场地设施和必备的资料和素材, 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出台相关的 经费、 物质、 人事甚至宣传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为校本教研提供保障。二、 信息技术支持1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制度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培训, 其目的 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信息能力对教师的校本教研将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通过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获得信息资源便捷而迅速, 能够尽快掌握当前有关自己研究课题的前沿问题和资料。

5、因此在学校中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制 度, 让老师掌握和形成教育信息能力, 是推动校本教研的重要因素。2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套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将增强校本教研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提高教研效率。首 先可以利用网络加强教研管理。 现实状态下教研的组织实施都需要人的上传下达, 需要人力、 物力进行指导管理, 费时费力, 而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这些工作将 大大提高效率。 如教师的课题审报、 实验方案、 研究成 果发布在网上, 老师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可以及时 被别人获悉, 并能接受及时的指导、 评价和管理。 研究课题的中期、 结题和评价在网上进行, 可以隐匿研究者姓名, 增加

6、公开性、 公正性和透明性; 各项教研规章 制度、 教研信息及教研活动安排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公布和传达, 省时省力。 其次可以实现网上资源共享。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为及时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了方便与快捷。对科学研究而言, 通过网络可以及 时获取相关研究资料和获知有关该研究的现状和发 展趋势。 在校本教研中, 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平台, 可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支持系统筅山东潍坊学院董守生略20为教研提供及时的资源, 并能在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建 立相应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校本教研提供方便。如建立校本教研专门的网络或网页, 把有关校本教研 的信息资源

7、和最新进展及时传到网上,供教师浏览、阅读和下载。再比如建立教师个人教研情况网页, 每 个人的研究情况都在网上发布, 让研究者及时了解和 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并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探 讨、 交流和沟通。 另外, 教学问题的征集、 搜集, 常规性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活动等都可在网上发布供其他教师和学校参考和借鉴。再次还可以实现网上教研,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通过网络等手段进行教学研究。 在常规教学过程中, 利用电脑进行备课、 设计教案、 课件制作, 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实施课堂教学。 在教学研究中, 可成立网上研究机构, 实现网上教研, 如成立 “网上研究所” 。这种教研的优势是拉近研究人员的距

8、离, 便于整合研究力量和研究资源, 并能及时在研究人员中就某些问题进行交流。现实的研究 中,一个课题组的成员往往由不同学校人员组成, 课题的立项、 研究过程、 研究汇报、 研究交流等都需要对整个课题组成员进行召集,安排场所等费时又费力。 成立虚拟的网上研究机构, 说 “虚” 其实不虚, 虽然人不能直接面对面, 但运用网络等信息技术, 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组织协调与交流都能顺利进行, 大大提高了效率。三、 专业支持1面向学校实践开展研究面向实际进行教学研究需要探索多种形式, 如进行专业学术讲座、 听课、 评课、 座谈会等, 专业研究者 要深入学校一线探索研究的有效形式。同时, 专业研 究人员深入教

9、学实践一线, 不是作为旁观者, 而是课堂教学的 “剧中人” , 是作为特殊教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除了参加听课、 评课、 教研活动等, 还要深入班 级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特点,参与教师的备课、 教学设计甚至定期走向讲台,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备课、 上课, 体验中小学教师的角色, 获得一手 的感性资料。2与教师开展合作研究 校本教研中专业人员与教师的合作应是全方位 的。 首先是教研立项的合作。 教研立项要在规划研究课题,保障研究主体的权与利的同时明确责任与义务, 规范研究过程, 避免低水平重复。 课题研究组成人 员的优化组合对于课题的原创性、 开拓性、 针对性和 实效性都有现实意义, 它

10、能够提升课题的层次、 拓宽课题的内涵、 增强立项成功的把握性。其次是教研过程的合作。 教研过程一般包括计划、 实施和总结3个基本环节, 计划环节的合作将会使诊断更为准确、 选题 更为合理、 假设更科学、 方案更完整; 实施过程的合作将促进双方互相监督、 相互提醒, 并在反思过程中集 思广益, 共同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总结过程的合 作能使实践得到升华, 且真正理解理论。中小学教师借此合作能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中的抽象、概括、 分析、 归纳等理性思维能力, 专业研究人员也可以借此 发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再次是教研评价的合作, 这 种合作能促进专业研究人员深入了解中小学教研现状, 并带动中小学教学

11、研究的原创意识, 同时也使专业研究者了解基础教育的要求, 调整重心、 明确方向。合作的形式可根据不同学校的教学研究特点和合作研究中何者为主体来确定, 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的 行动研究, 专业人员可作为参与者, 给予指导和帮助, 专业研究人员为主体的理论研究或教育实验研究中,中小学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修正、 补充、 完善专业研究 人员的理论假设, 并为研究进程提供策略等。 3合理的指导和帮助专业人员在参与校本教研与教师合作研究的同时, 还要担负起指导和帮助教师的责任, 尤其是新手 教师。对教师的指导需要从经验和理论两方面着手,并且这一指导过程应是动态的。首先是经验的指导,在教师还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 需

12、要专业人员用典型的研究案例去引导和提携,增强教师对教研的感性认识。到教师进入独立研究阶段时, 更需要理论的引领,专业研究人员通过对教师进行理论的启发和诱导, 提升教师的抽象、 概括、 归纳、 演绎、 推理等理论思 维水平。专业人员对教师的指导,是一种启发式的指导, 要帮助教师独立思考而不是代替他思考, 从而培养教师的独立研究的能力。专业人员切忌越位的指导, 过多的指导, 甚至包办代替, 若那样做将会使教师的思 维受到干扰而达不到真正指导的目的。 专业人员应力戒话语霸权, 在教师面前颐指气使, 以一副权威和领导的姿态居高临下地下命令。尤其是对不同的思想、 观念和行为更要以理解者、 参与者的姿态, 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教师, 以理服人。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专业研究人员应该进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黑龙江教育, 2003 (5) 2 郑信军论地方性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作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1)(责任编辑孙晓雯)董守生:略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支持系统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