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设和对策_李占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41408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设和对策_李占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设和对策_李占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设和对策_李占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设和对策_李占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 0 0 8年第8期活跃多变, 善于联想。只有这样, 才能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联想能力, 从而造就创造性人才。柯达伊几十年坚持不懈地为改革学校音乐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历程令我们钦佩; 柯达伊坚强的毅力和创造精神、 不倦的热情和活力、 事无巨细的认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他提出的音乐教育思想、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不仅铺设了全面的和高水平的匈牙利音乐文化的基础, 而且对世界各地的音乐教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日之教育, 就是明日之中国。 相信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也能汲取精华, 共同推动新课改的实施。(责任编辑: 徐冰)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设和对策李

2、占文, 朱曼迪(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沈阳1 1 0 1 0 1)一、 更新观念, 铸就医学相关类专业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继续深入学习, 开展研讨, 更新教育观念, 要树立大众化阶段医学相关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复合观、 发展观、 职业观和质量观,即在设计医学相关类专业的人才模式时要确立以下几种观念: 一是复合观, 不要片面强调第一任职能力, 要适当拓宽专业口径, 突出综合性, 扩大适应面; 二是发展观, 注重基础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是职业观, 根据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的人才特点和培养目标, 确立医学辅助岗位的职业观念; 四是质量观, 注重发

3、展人才培养特色, 提高人才发展的适应能力, 以适应作为衡量质量的重要标准。结合医学相关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和 “积极发展, 形成体系, 优化结构, 办出特色,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的医药卫生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将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真正融入到医学相关类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实践之中, 办出特色, 提高质量。二、 明确思路, 建立以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为特色的专业体系专业建设对于医学相关类专业高职教育有着更特殊的意义。2 0世纪8 0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物理学技术等在医学领域的广泛

4、应用,原有的医学相关类技术岗位逐步独立,同时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技术项目和岗位,用人单位迫切需要能够适应这些岗位的专门人才。因此,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根据市场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行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 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实行动态管理, 优进劣汰, 课程有增有减; 要突出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适应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 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 主动面向社会办学,进而形成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的岗位群和具有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特色的专业体系。三、 突出特点, 构建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5、的复合型的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确立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时,要突出医理工文相结合的基本模式,构建具有医技人才共同特点的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文化基础知识要必需, 专业基础知识要够用, 专业知识与技能要系统。要按照 “打好基础, 强化实践, 突出创新” 的原则, 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把学科型教育转变到高技能性人才的培养上来,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 行业背景、 学生实际应用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本着 “为成才搭桥, 为就业铺路, 为社会服务” 的办学宗旨, 按照 “专业对准市场, 课程对准岗位, 技术对准职业, 能力对准就业” 的办学理念, 构建科学合理的

6、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推动教学创新。建立模块课程体系,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形式, 突出能力培养; 正确处理基础与专业、 理论与实践、 岗位与需求、 适应性与针对性、 当前就业需要与终身学习要求的关系; 努力建构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 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寻找知识点支撑职业核心技术;明确行业标准, 设计培养模式, 推动教学改革。四、 注重能力, 形成新型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设置的职业性、 学制学历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等特点。 要把医学相关类专业

7、人才作为具有特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素质结构的一类人才, 立足于 “应用型” 、“技术型” 高层次医技人才的培养, 注重在知识、 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形成特色。 一是要夯实和拓宽基础。要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要加大增设人文课程以及学习方法论等培养学生能力的选修课。二是要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各专业均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 使学生早期就对本专业的领域、 历史和发展建立比较感性的认识, 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 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

8、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同时, 要与教育、 劳动、 人事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配合,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免试制度的实施, 真正实行劳动准入制度。 三是要开设交叉、 综合课程。 要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 打破学科界限, 调整和更新专业课程内容, 整合课程资源和体系。四是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要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 研究性实验, 主要技能单独设课实训, 实现实训技能的模块化训练, 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 要大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要积极探讨实施学生毕

9、业提交毕业实习报告或毕业实践设计的方法, 以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意识。五、 加大投入, 保障医学相关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打造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多渠道地加大投入,配备与医学相关类专业设置相匹配和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 实习设施和仪器设备,并建立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更要建立起与医学相关类专业岗位相适1 5 92 0 0 8年第8期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应的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 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 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另外,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行业、 企 (事) 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参

10、加的校企 (事) 合作委员会及专业指导委员会, 所有的医学相关类专业都应建成对应的工学结合和产教结合机构。要实行多种形式的校企 (事) 合作、 联合办学、 产学研结合, 在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培养、 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组织及科技成果转化、 面向社会开展培训等方面要有实质成效, 真正实现开放式社会化办学。要因材施教, 采用目标教学法、 模拟实验室法等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六、 强化训练, 提高医学相关类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主的全员培训, 要以 “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为重点,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 改革意识强、 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

11、较强实践能力、 专兼结合、 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青年专任教师中, 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高级职称比例和专业课中 “双师型” 或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也要达到国家标准。要在企 (事) 业单位建立教师培训基地, 开展新知识、 新技术、 新工艺、 新方法的知识更新的短期培训, 对新增专业要进行课程开发培训、 专业素质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同时, 要加大提升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技能培训力度。七、 提高质量, 健全医学相关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是推动医学相关类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保证。要切实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

12、师与学生的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重点考察教师的自身动手能力、实践教学组织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以高职教育的育人标准来衡量其质量和水平。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 就是要建立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成绩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 考试内容要有针对性,要围绕学生职业核心技术和职业能力的形成考核相关的知识点, 考试题目必须要有选择性, 要给学生留出表现的机会,要注重考核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专业特点, 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 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

13、从而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责任编辑: 王伟)地铁车辆空调设计中节能措施的探讨付成仁1, 黄树涛1, 宣振宇2(1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辽宁 沈阳1 1 0 1 6 82 .沈阳铁路机械学校, 辽宁 沈阳1 1 0 0 3 6)空调是地铁车辆运行的重要能耗装置之一,地铁车辆空调的节能对整个地铁的能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设计过程中,地铁车辆空调设计除了考虑安全和实用之外, 也必须将节能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本文针对沈阳地铁车辆的特点,就地铁列车空调设计中的的节能问题作一探讨。一、 车内、 外气参数的合理确定由于地铁与铁路客运不同, 属于城市内部小区域性运输,其工作

14、环境条件在不同城市间有很大差异。在空调系统设计时, 如果照抄铁路客车, 必然造成机组设计余量不合适, 从而引起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如何确定车内温、 湿度参数, 就此, 我们进行了模拟试验。在外气温度3 2 下, 比照地铁车辆的环境的密闭室内, 通过改变温度、 湿度和风速, 经1 0 0名不同年龄、 性别、 体质的参与者2 0分钟的测试, 得出以下结论: 在无风的情况下,8 0 %的试验者满意温度为2 5 2 6 ;8 0 %的试验者满意的风速为0 . 5 m / s;在风速为0 . 5 m / s的情况下试验者满意的温度为2 6 2 7 ;8 0 %的试验者满意的相对湿度为6 5 %,在相对湿度

15、降低情况下,试验者能够接受的温度可以适当提高。从试验结果分析, 夏季车内微风速选择上限0 . 5 m / s, 相对湿度6 5 %, 温度标准可以选择上限2 7 , 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性。二、 车体传热系数K值的确定为了实现空调的节能设计,地铁车内热负荷的计算必须准确, 而车体的传热K值就需要合理确定。K值作为车体隔热性能重要的技术指标, 目前在国内尚无试验数据, 采用计算的方法很难获得可靠的数值。因此,K值的获得方法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完成。第一, 结合沈阳地铁 (长客B型车) 车辆的实际结构特点, 进行模拟试验获得, 这种方法工作量很大, 但获得的数据准确。第二, 参照国外试验数据, 并结合沈

16、阳地铁车辆车体材料、 门窗结构、 列车平均旅行速度等具体情况确定, 静止状态下K值建议取为3 . 1 4 W /(m2K) , 另外在设计中必须考虑K值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三、 新风量的确定及调节为保证地铁车内的空气品质, 满足舒适性的要求, 就必须对车内补充新风, 以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车辆所需要的新风量要设计合理, 过小会导致车内C O2浓度的不合要求, 过大又会增加空调负荷, 造成能源的浪费。在设计时, 参照欧洲地铁列车空调设计的相关标准E N 1 3 1 2 9,依据沈阳地铁B型车的结构特点, 结合车辆定员及预计载客流量, 系统的人均新风量可选取8 1 2 m3/ h人。然而, 在地铁列车实际运行时, 实际客流量与设计定员并不吻合, 并且不断变化。因此, 传统新风系统的 “开” 、“关” 两种状态不能真实反映地铁车辆空调工况。为了使新风量与实际客流量相符,就必须使新风量可以随客流调节。该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模式解决, 一是通过客室探测器检测C O2浓度来自动调节新风风门; 二是通过车门 (侧门、 端门) 探测器检测客流量来自动调节新风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