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生理--生理学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422660 上传时间:2018-05-01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生理--生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神经系统生理--生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神经系统生理--生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神经系统生理--生理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神经系统生理--生理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生理--生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生理--生理学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 章 神经系统生理第1节 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第2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第3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第4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第5节 脑的高级功能第1节 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特征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特征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特征 1生理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一一) ) 突触的类型和结构突触的类型和结构 1. 1.突触的概念突触的概念 : :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指

2、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 2. 2.突触的分类突触的分类 : : 按接触的部位分按接触的部位分: :轴轴体突触体突触 轴轴树突触树突触 轴轴轴突触轴突触 按产生的效应分按产生的效应分: : 兴奋性突触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抑制性突触3 3突触的基本结构突触的基本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缝隙(二) 突触传递的过程1. 电-化学-电传递过程: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AP传到轴突末梢去极 化Ca2+ 内流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至突 触后膜与特异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离子通 透性改变突触后膜产生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2、突触后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EPSP) :动作电位传至轴突末梢 突触前膜释放释放兴奋兴奋性递质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Na+Na+, K+通透性 后膜去极化产产产产生生EPSPEPSP总和总和引发动作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动作电位传至轴突末梢 突触前膜释放释放抑制抑制 性性递质递质递质递质 递质经递质经递质经递质经 突触突触间间间间隙隙扩扩扩扩散与突触后膜散与突触后膜 受体受体结结结结合合突触后膜对K+K+、Cl-Cl- ( (主要主要对对对对Cl-Cl-) ) 通透性提高通透性提高 后膜超极化,超极化,产产产产生生IPSPIPSP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一) )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1神经递质的

4、概念:指神经末梢释放的, 具有传递信息功能的特殊化学物质 。 2 2神经递质的分类: 中枢递质 外周递质外周递质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Ach)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 NE)胆碱能纤维胆碱能纤维 : :凡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称为 胆碱能纤维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小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如支配汗 腺、骨骼肌血管的舒血管纤维);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 凡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神 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胆碱能纤维的分布:肾上腺素能纤维分布:(二) 受体1 1胆碱能受体胆碱能受体 能与乙酰胆碱结合而发挥生理

5、效应的蛋能与乙酰胆碱结合而发挥生理效应的蛋 白质称为胆碱能受体。白质称为胆碱能受体。 可分为两类:可分为两类:毒蕈碱受体和烟碱受体毒蕈碱受体和烟碱受体MM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 是是阿托品阿托品 (1)(1)毒蕈碱受体:毒蕈碱受体: (M受体)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后,主要产生一系 列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称为毒蕈碱样作 用(M样作用)如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 缩、胃肠平滑肌收缩、消化腺分泌增加、 汗腺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张等 主要分布于节后胆碱能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主要分布于节后胆碱能纤维支配的效应器 细胞膜上。细胞膜上。(2)烟碱受体:(N受体)N N受体又分为受体又分为N1N1及及N2N

6、2两类亚型两类亚型 N1N1受体位于神经节细胞膜上;受体位于神经节细胞膜上; N2N2受体位于骨骼肌的终板膜上。受体位于骨骼肌的终板膜上。 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和N N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称为烟碱样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称为烟碱样 作用作用(N(N样作用样作用) ) 如:兴奋自主神经节节后神经元、 引起骨骼肌收缩等 N N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 是是筒箭毒碱筒箭毒碱 2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NE)结 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两类: 受体受体和和 受体受体 分布于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 应细胞膜上(汗腺和受交感舒血管纤维支配 的骨骼肌血管除外)。(1)受体:

7、受体分为受体分为 l l、 2 2两种两种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 受体结合后产受体结合后产 生平滑肌以兴奋效应为主生平滑肌以兴奋效应为主 ,但对小肠为抑但对小肠为抑 制效应制效应。如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开大肌收如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开大肌收 缩等。但使小肠平滑肌舒张。缩等。但使小肠平滑肌舒张。 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 为为酚妥拉明酚妥拉明 。(2)受体: 受体分为受体分为 l l、 2 2两种两种 1 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儿茶酚胺与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儿茶酚胺与 1 1受体结合产生的是兴奋效应。受体结合产生的是兴奋效应。 2 2受体分布于支气管、胃、

8、肠、子宫及许受体分布于支气管、胃、肠、子宫及许 多血管平滑肌细胞上,当儿茶酚胺与多血管平滑肌细胞上,当儿茶酚胺与22受受 体结合,产生抑制效应体结合,产生抑制效应 11受体受体 的阻断剂是阿替洛尔的阻断剂是阿替洛尔 2 2受体的阻断剂是丁氧胺受体的阻断剂是丁氧胺 受体的阻断剂是受体的阻断剂是普萘洛尔普萘洛尔 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 (一一) )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 1.辐散式联系辐散式联系 2. 2.聚合式联系聚合式联系 3. 3.环式联系环式联系 4. 4.链锁式联系链锁式联系 (二) 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1 、 单向传播单向传播 2 、中枢延搁 3 3 、总

9、和总和 (1)时间总和(2)空间总和4、兴奋节兴奋节 律的改变变:传传出神经经上的冲动频动频率不同于传传入神经经的频频率。5 5、后后发发发发放放 (1)中间间神经经元的环环式联联系4、兴奋节兴奋节 律的改变变:传传出神经经上的冲动频动频率不同于传传入神经经的频频率。5 5、后、后发发发发放放 6 6 、对对对对内内环环环环境境变变变变化敏感和易疲化敏感和易疲劳劳劳劳性性(三) 中枢抑制 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 1 1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 (1 1)传入侧支抑制)传入侧支抑制 意义意义:协调两个相互拮抗肌的中枢活动。 (2 2)回返抑制)回返抑制

10、意义意义: 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使中枢N元活动及时终止及时终止,或 促使同一中枢内的N元活动更协调。第2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脊髓具有感觉传导功能。其中,浅感觉脊髓具有感觉传导功能。其中,浅感觉 传导路径传导痛觉、温度觉和轻触觉,其传导路径传导痛觉、温度觉和轻触觉,其 特点是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传导路径传特点是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传导路径传 导本体感觉和深部压觉,特点是先上行后导本体感觉和深部压觉,特点是先上行后 交叉。交叉。 (一)特异性投射性系统 :1、定义: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各种特异性感觉传入冲动,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大脑皮

11、层的特定区域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2、生理功能: 产生特定感觉 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定义:丘脑髓板内核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冲动,经多次换元后弥漫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2、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使机体保持清醒。这一作用又称为上行激动作用。 巴比妥类药物可能是阻断了上行激动作用而发挥催眠作用的。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 (一一) ) 体表感觉区体表感觉区 全身体表感觉的主要投射区在中央后回全身体表感觉的主要投射区在中央后回 其投射特点有:其投射特点有: 投射纤维左右交叉,但头面部的感觉投射是双投射纤维左右交叉,但头面部的感觉投射是双 侧性的

12、;侧性的; 投射区的空间安排是倒置的,但头面部内部的投射区的空间安排是倒置的,但头面部内部的 安排是正立的;安排是正立的; 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灵敏度有关,感觉灵敏度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灵敏度有关,感觉灵敏度 高的,皮质代表区也越大。高的,皮质代表区也越大。 ( (二二) ) 视觉区和听觉区视觉区和听觉区 视觉投射区在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视觉投射区在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 ; 听觉投射区在双侧皮质颞叶的颞横回与颞听觉投射区在双侧皮质颞叶的颞横回与颞 上回。上回。 ( (三三) ) 嗅觉区和味觉区嗅觉区和味觉区 嗅觉投射到边缘叶的前底部;嗅觉投射到边缘叶的前底部; 味觉投射到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区的下侧

13、味觉投射到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区的下侧 。 四、痛觉 痛觉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一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一 种复杂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种复杂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 防御反应。防御反应。 ( (一一) ) 痛觉感受器及其刺激痛觉感受器及其刺激 ( (二二) ) 皮肤痛觉皮肤痛觉 快痛 慢痛(三) 内脏痛与牵涉痛 1. 1. 内脏痛的内脏痛的特点特点: 对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对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 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 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对刺激的分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对刺激的分

14、 辨能力差;辨能力差; 常伴有牵涉痛。常伴有牵涉痛。 2.牵涉痛 定义: 指某此内脏疾病 引起体表一定部位 发生疼痛或痛觉过 敏的现象。 心绞痛胸前区或左臂内侧皮肤疼痛肝胆疾病右肩疼痛 意义:意义:正确认识牵涉痛对某些内脏疾病的正确认识牵涉痛对某些内脏疾病的 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第3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功能(一)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功能 1 1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是躯体骨骼运动神经元是躯体骨骼 肌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由一个肌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由一个 运动神经运动神经 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 位,称为运动单位。位,称为运动单位。 2 2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二)牵张反射(二)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有神经支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