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论文青少年传统优秀文学接受浅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388050 上传时间:2018-05-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论文青少年传统优秀文学接受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当代中国论文青少年传统优秀文学接受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论文青少年传统优秀文学接受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论文青少年传统优秀文学接受浅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传统优秀文学接受浅谈 传统优秀文学的接受随着“80 后”文学接受主体在认识层面、审美层面上的提高, “80 后”文学作品已经不能满 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以想象为主的审美体验成为阅读过程的基础,审美重点从想象对象转 向了知觉对象。青少年对于作品的接受在“进入”中交融着理性和感性,必定要进行审美判 断。审美判断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真、善、美做出的合理的评判,是以读者的理解为基础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理解”,并不是浅层面的对接受对象的幻想,而是对融入到作品艺术形式 中的意味的真正把握。有了这种理性的认识在里面,读者才不会把作品中描写的一切当成 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把动感情变成放纵自我的感情。这种理解,

2、是读者要掌握住情感和理 智的交切点来把握作品。 “当接受者感知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人、事、景、物时,总是把它 们作为一个整体形象来感知,而不是把形象作为人、事、景、物的集合物来感知”。人们对 于整体的认知其实是对于社会的认知。优秀的文学作品展现给读者的是精神上的巨大冲击, 因为作品“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沉淀与人性内涵, 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 力,从而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这种思想文化传统对任何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是 一笔伟大的财富。在这些作品中回归人的原始状态,继承优

3、良传统.当然,读者与作品之间有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 “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时代,以独特的 人生体验与假定性艺术方式构筑的精神世界,它以开放性结构与丰富深刻的形象内涵,召 唤着能够解读它的理想读者 。理想读者首先是理想的审美客体,以作家合谋者的身份出 现,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这意味着读者除了要有相应的文化程度,还必须拥有与作者相应 的体验以及对艺术方式的认知水平,并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作者的美学价值,才能与文本相 互呼唤、相互契合,实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 ”青少年在接纳经典文学之后也进行了选择性 的阅读。 “80 后”文学接受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当宽松,他们崇尚自由,因此诸如“红色经 典”这些在特定时

4、代下表现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作品产生排斥感。相形之下,诸如泰戈尔 这样追求思想自由度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则更容易被接受。与此同时,经典文学设定的召 唤结构也具有“隐含的读者”,它以开放形式存在,选择能够深入作品内部的读者,并且期 望对阅读者产生指引作用。而青少年正颧需要指引的群体.虽然青少年在一开始接触经典文学时,会出现以感性认识为前提的选择性阅读的状态。 但是经典文学中所传达的关于人性的追寻,使读者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意。青少年接 受主体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一方面提升了个人在艺术上的修养,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阅读 作品关注社会、关注人性。文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对社会存

5、 在的思考和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社会关系、生存方式及生活状态的观点 和理论的总和,以及表现在人们的社会感情、情绪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社会心理”。经典文 学的魅力就在于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抨击社会,给读者以启发.阅读的过程是深度思考的过程,接受主体在优秀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心灵上的震 撼。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80 后”文学接受到文学经典接受,接受主体在逐步过渡中 完善自我的心理发展,在新的阅读体验中满足了自身精神层面的需要,实现了文学审美的 价值.文学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从而获得人的本质和 存在意义。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意义就是人之栖息进入一

6、种诗意的境界,即“诗意的栖居” 。这种诗意的生存方式是人生的体现,给人们提供了精神的享受,人们在艺术的殿堂中静谧遐想,卸下生活中虚伪的面具。当重返现实日常生活的时候,获得新的生命活力,精力 充沛,更加富于创造性和自主性。真正的艺术是要通过艺术意象传达出集体无意识,使个 体统一为和谐的整体。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艺术的重要之处在于实现对生命灵性、人的 情怀的关爱,实现人的人格发展。所以,文本的审美超越既指向过去的记忆,也指向未来, 传达给读者的是本真的生命信息,是从对自我积极的肯定上升到人类生存方向的指引。接 受主体在这样的作品中才能获得关于人生的真正内涵,实现文学对人的社会功用。在这样 的精神家园中畅游,接受主体的思想得到深化,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 指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