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338251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我是什么》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我是什么》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我是什么》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我是什么》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我是什么》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什么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科普短文, 本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及朴实而生动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积极地思维,并通过学习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它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根据课文特点,我抓住这个“变”,用几个和天气变化有关的谜语导入,以“他会变,我也会变,想知道我是谁”设疑,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接着我

2、把学生都当作可爱调皮的小水珠,用生字宝宝们来考小水珠们进行生字教学,教师对字音及轻声音节进行指导。 (本节课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让学生和我一起进入这个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让学生尽快投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当成“水”,跟着大家一起“变”。这样设计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按课文特点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用我是“小水珠”来贯穿全文,品读水的变化:先学习描写“汽”和“云”的句子,再学习描写“雨、雹子、雪”的句子,用“我”来自称,经过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连成一片之后我又变成云,碰到冷风,我有时变成水珠落下来,有时变成小硬球打下来,有时

3、变成小花朵飘下来。再把他们之间的变化过程用箭头连接,使他们能够初步了解。由于时间关系,后面部分就留到下节课。本节课要求会写的两个字是“池、浮”。 但是,我在很多环节的处理上很不到位,比如:1、生字教学环节,我只是叫了几个学生读一读,自己讲解一下就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比较匆忙,根本不知道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而且没有在语境中识字,没有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于二上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要认识这么多生字还是有难度的。2、朗读时层次不分明,只叫了几个学生读一读,读得好的就过了;齐读较多,没有变换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尝试着也读出这种感情,也就不了解他们真正的朗读情况,也许还只是他们当初的水平,我一

4、点也起不了作用。总之,与最初的目标定位相距甚远。如教学“雨、雹子、雪”时出现相对应的“落、打、飘”三个动词,我没有很好地落实下去,也是匆匆而过。这里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让他们理解语言文字,师再进行有效引导,如给它们调换位置、创设情境、做做动作等等。教学云部分,让他们先读一读,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师装不懂,问:白衣服是什么?白云;黑衣服是什么?乌云;早晨、傍晚时披上的又是什么呢?朝霞、晚霞,并理解“穿着、披着”之间的不同。这些环节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思考。做得最好的,是家庭作业的布置吧。让孩子用他们最喜欢的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形态的变化,并加上文字说明,通过画画更好地体会本文写水“变”的特点。收上来的作品带给自己许多惊喜:大部分孩子能按要求画出水的形态变化并搭配相应的文字说明,画面简洁美观;还有些孩子别出心裁,选取自然界的水变为自来水,然后蒸发回归自然这一主题,用几个场景表现水的变化;还有孩子画出水静态、动态的不同底色都是蓝色,本来不容易画好,朱梦瑶竟能用蓝色的深浅变化画出来,配色协调美观。通过画连环画,孩子们感受到了课文文字的有趣,朗读时也能读得津津有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