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82976 上传时间:2017-02-1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1 页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背景(一)地理位置 淅川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结合部,地处于秦岭山系东南余脉的延伸地段,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平川而得名。地理座标为东经 1105811153,北纬 32553323。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渠首所在地、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全国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河南省首批扩权县。全县国土面积 2820 平方公里(折 423 万亩) ,其中耕地面积 102 万亩。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面积 2616 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 2011 年底,淅川县境内总人口 67 万人。全县

2、共有415 个姓氏,以汉、回、满、蒙、彝 5 个民族人口居多。淅川县毗邻三省 7 县,以县城为起点的公路里程:东距本省内乡县城 49 公里,东南距邓州城区 103 公里,北距西峡县城20 公里;南距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 163 公里,距丹江口市城区193 公里,西南距郧县城 153 公里;西北距陕西省商南县城 97公里,距南阳中心城区 116 公里,距郑州市城区 376 公里、距武汉市城区 466 公里,距西安市城区 316 公里。(二)区域 淅川自明成化六年(1470)定置至民国 37 年(1948) ,区域西北接卢氏县,极至白桑园;东南连邓县(今邓州市,下同) ,极至朱帘山;南接内乡县灵官殿

3、区;西部及东北部与今域界同。总面积 2547 平方公里。1949 年,县境西北部的西坪区划属西峡县,内乡县灵官殿区划属淅川,总面积 2528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2 页平方公里。东至与邓县交界的东凹,南至与均县、郧县交界的杨山分水岭,西至与商南县交界界碑处,北至与西峡县交界的西龙峪沟垴。1972 年 12 月,境内李官桥、三官殿区被丹江口水库淹没,邓县的九重、厚坡两个公社划属淅川,方公里。东至与邓县交界的唐王桥,其它三界依旧。(三)地貌山水 县境内山岭众多,处于秦岭支脉伏牛山南麓山区,境内北、西、南三面环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丹江口水库为构造盆地地貌。全

4、部山脉中共有大小山头658 个,盛湾镇西部与湖北省交界的泰山主峰跑马岭海拔 1086米,是境内最高点。九重镇唐王桥下的刁河滩海拔 120 米,为境内最低处。山地面积 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 68%。西北山区面积 1300 平方公里,海拔高程 157 米至 943 米,形成峰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地貌类型。丹南山区面积 方公里,海拔高程 157 米至 1086 米。丘陵面积 方公里,海拔高程 120米至 344 米。河川平原面积 方公里。河川平原在库区加高中大量淹没,是大量外迁移民的地区。水域包括丹江口水库和诸河流,总面积 398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境内河流发育,河网密布

5、,大小河流共计 467 条。丹江全长 里,淅川县境内长 里;总流域面积 15994 平方公里,县内流域面积为 2616 平方公里。丹江及其支流流域面积占全县水域总面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3 页积的 主要支流有鹳河、淇河、滔河,控制流域面积均在 1000 平方公里以上。(四)气候特征 淅川气候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特征为:春季(35 月)回暖快,偏东南风多,气温升降剧烈;夏季(68 月)降雨集中、旱涝不均,初夏多干旱,中、后夏降雨较多;秋季(911 月)凉爽,多连阴雨,较强的秋雨天气两年一遇,部分年份若受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可造成连日的秋高气爽天气,

6、晚秋降温迅速,降水骤减;冬季(122 月)西北风多,雨雪少,干冷,严寒期短。由于西北方向有秦岭、伏牛山的天然屏障和境内西北部诸山峰形成两道防线,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冷空气的侵入,全县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以东的南阳、社旗等地 2。多年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 卡/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辐射量为 卡/平方厘米。冬小麦光能利用率为 秋作物光能利用率 %。多年年平均气温前期为 后期为 多年年平均气压为 巴,7 巴,12 月最高为 巴,冬季高于夏季。多年年平均风速为 ,风力为二级,大风日数 ,六级以上大风一般有雷雨大风和寒潮大风两种。历年最多风向为静风,频率为 34;其次为东南风,频率为 15;再次为西北风。全

7、县风速和大风日数均不高。淅川古为商於之地。京汉、陇海铁路未修前,淅川是连接东南与西北诸省的商业通道,沿丹江北上可达秦川,南下可抵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4 页襄直达武汉,由于位置特殊,历代统治阶级均在这里设置特殊而规格较高的行政管理机构。春秋时为楚国和鄀国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 ,在此设丹水、中乡二县。东汉置南乡郡。唐置淅州,后几经兴废,至明成化六年(1470 年)始从内乡分出定置,属南阳府。明成化十二年(1476 年)又同属郧阳抚治都察院双重管辖。清道光十二年(1832 年)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间,淅川曾两次升为河南省直隶厅。淅川地处

8、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的秦楚“丹阳之战”就发生在淅川岵山脚下,八万楚军将士在此为国捐躯。秦末刘邦入咸阳从此取道,然后雄踞关中而取天下。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等诸多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曾在淅川境内韬光养晦、蓄势而发中原。1932 年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由豫、鄂、皖、苏区出发进行战略转移途径淅川。1945 年 3 月,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踏入淅川企图西犯,我军以两个战区、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历时 150 余天,大小战役逾百次,破灭了日军西犯入陕的梦想,直至日军投降。1946 年,中原突围大军取道淅川,横渡丹江胜利转入陕南根据地。淅川历史悠久。据淅川滔河乡发掘的恐龙蛋化石考证,淅川在一亿八千万年前

9、就有动物生息。据 1971 年在淅川毛堂乡大华山南部发现的出土化石证明,淅川在 70 万年前就有猿人居住。又据淅川发掘的新石器时期下王岗遗址考证,7000 年前淅川就有人类居住。淅川是楚始都所在地、尧舜时尧子丹朱的封地。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5 页淅川文化灿烂。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从淅川下王岗遗址中发掘的新石器陶器考证,不仅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也由江汉流域的屈家岭文化。淅川有各类文化遗址(点)880 处,有古建筑 17 处,其中唐代 3 个、明代 4 个、清代 10 个,古城址 10 处,其中西周时期 6 处、楚龙城一处

10、(楚始都) ,新石器文化遗址 20 余处。古墓群 14 个,发掘 5000 余座,发掘最早的有夏墓、周墓、楚墓和汉墓。其中发掘的春秋楚墓 2000 余座,出土文物上万件。河南省博物院存放的春秋战国文物 90%都出自淅川。淅川发掘出土的春秋铜禁、王子午鼎、石排萧等文物十分珍贵。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十件春秋时期的国宝,其中三件是在淅川发掘的。淅川文化积淀厚重,博大精深,近几年来淅川文化发展迅速。1996 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1999 年厚坡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荆紫关古建筑群、中州古刹香严寺分别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淅川人杰地灵。一代商圣范蠡、东汉大将军邓晔、东

11、晋尚书右丞范坚、东晋左光禄大夫范泰、南北朝史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范缜、明代礼部仪制司郎中李衮、彭凌霄等数十位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曾在这里诞生。近代,诗人余杏雨、著名水利专家朱华舫,医学家、河南医学院创始人、首任院长阎仲彝,地质学家刘英俊,化学博士陈光旭等都诞生于淅川。(一)土地资源 淅川县山脉绵亘、河川交错,坡陡谷深、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6 页地多险阻,全境土地总面积为 2820 平方公里。 “四荒” (荒山、荒沟、荒坡、荒滩地)资源中,荒沟、荒滩地等面积少,并已被开发利用。荒山荒坡有 60700 公顷,具有很大的

12、开发潜力,主要分布在 25以上的坡面上,不能作为耕地,其开发利用方向是发展林地和草地。全县土壤类型有潮土、砂姜黑土、黄棕壤和紫色土 4 个土类,下分 9 个亚类 30 个土属 71 个土种。在四个土类中,黄棕壤土类是主导大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 90%。总体来说,淅川县多为石灰岩山地,土层薄,肥力差。(二)矿产资源 淅川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县内已发现矿藏 42 种,虎睛石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水泥灰岩储量 53 亿吨,花岗岩储量 立方米,大理石储量 立方米,石煤储量 5 亿吨,钒土储量 3 亿吨,白云岩储量 吨。已发现的矿藏多分布在县西北山区,有蓝石棉、黄金、银、钒、玉石、水晶、石墨、石膏、石英、石灰

13、岩、花岗岩、耐火土、白云金、白云岩等。其中白云岩储量位居前列,已开发利用的有 22 种。(三)生物资源 淅川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加上山地广阔,适宜南北方绝大多数植物和动物发育和生长,因而种群繁多,资源丰富。其中木本植物 280 种,藤本植物 170 种,草本植物 300 余种,水生植物 80 余各种,菌类植物 50 多种,药用植物 200 余种及农作物品种 100 余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贵植物 29 种。全县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 150 多种,昆虫动物 200 多种,其中天敌昆虫 90 种,水生动物 60 多种。其中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7 页列入国家重

14、点保护的珍贵动物有 23 种。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复杂多姿的地形地貌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丰富的野生资源种类和数量。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野生动植物种类 1787 种。其中,真菌 23 科 58 种;野生植物 135 科 978种;野生动物 184 科 751 种。(四)林业资源 全县林业用地 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林木绿化率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青檀、领春木、连香树、水青树、银杏、香果树、水曲柳、核桃楸、杜仲、天竺桂、三尖杉、红茴香、天麻等 10 多种。省级保护植物 10 多种,有大果青杄、山拐枣、野生杜仲、金钱槭、厚朴、猬实等。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北部和南部,东南部较少。主

15、要树种除东南部杨树外,其它多为栎类、侧柏、阔杂和马尾松,大部分为天然林。县城西北部等乡镇植被类型多样,约占全县总林业用地面积的 县城东南部的平原丘陵区森林资源总量少,近年来工程造林栽植的杨树居多,其次是少量的经济林。全县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资源多达 1000 多种。(五)水利资源 淅川水资源总量为 立方米,主要是地表径流水 立方米,占总量的 立方米,占总量的 是水量较为丰富的县市之一,水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县内河流属山区型河道,河床窄,比降大,水力蕴藏量达 千瓦,丹江口水库加上 23 座小型水库和河流面积,全县总水面近 4 万公顷,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目前,县域内有 3 座 220 千伏变电站、10 座 110渠首淅川润禾生态茶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8 页千伏变电站和 13 座 35 千伏变电站,供电量达 80 亿千瓦时。境内大小河流 467 条,较大河流为丹江、鹳河、淇河、滔河、刁河。其中刁河在县内独成水系,其余均属丹江水系。年均地表径流量 立方米,地下水 立方米,另有过境水 立方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