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务兵教学设计(高二数学)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823790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务兵教学设计(高二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务兵教学设计(高二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务兵教学设计(高二数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务兵教学设计(高二数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务兵教学设计(高二数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务兵教学设计(高二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务兵教学设计(高二数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精品教案李务兵一 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并能结合三角函数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3.培养学生分类讨论思想4.课堂渗透同学间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目标解析: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的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引出直线倾斜角的概念。结合动画演示,明确倾斜角的取值范围。2.从实际生活中的坡度问题,引出数学中直线的斜率的概念,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2、,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3.能根据斜率的概念,掌握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斜率的两个计算公式,求出直线的斜率。4初步了解坐标平面内的图形是如何进行量化和代数化的,了解解析几何的“坐标法”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二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几何图形中最简单的图形是什么?点在坐标系中如何表示?直线在坐标系中又该怎么表示呢?设计意图:从点在坐标系下的表示,联想到直线在坐标系下该如何表示?P1P2xyo图 1 从而引出本堂课要讨论的内容。(二)创设情景请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出已知条件的直线。(1)已知两点(2)已知一点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实践,体会已学的确定直线的条件,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确

3、定直线另外的条件。师生活动: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画图,引导发现在已知两点时直线唯一,而在已知一点时直线可以画无数条。(四)探究新知1倾斜角的概念问题 1: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直线 l,你认为它的位置由哪些条件确定?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 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 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师生活动:通过对已有知识回忆,引导学生发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点不能确定直线,由此启发学生已知一点时需要增加另外的条件才能确定直线,比如,再增加一点或找到直线的方向。问题 2: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方向也能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如何描述直线的方向(倾斜程度)呢?设计意图:总结确定直

4、线的条件,使学生明确一点一方向也能确定直线的位置,关键是如何描述直线的方向。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如何描述直线的方向”的问题上。启发学生发现可以用直线与 x 轴的夹角来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从而促成概念的形成。直线倾斜角的概念:xyoP1图 2xl1l2Oy图 3 当直线与 x 轴相交时,取 x 轴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 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 叫做直线 l 的倾斜角。问题 3:依倾斜角的定义,倾斜角的范围是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00180 0。师生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回答倾斜角的范围。问题 4:在直角坐标系中,当直线上一点和这条直线的倾斜角确定时

5、,直线位置就确定了吗?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倾斜角的范围,明确每一条直线都有确定的倾斜角,知道倾斜角用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合理性,从而理解确定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个点以及它的方向即倾斜角,两者缺一不可。师生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明确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在已知一点和一个倾斜角的情况下,唯一确定一条直线。2斜率的概念引导性语言:我们知道,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是点这个几何要素的代数表示,那么如何给出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代数表示呢?设计意图:告知目标,明确思维的方向:怎样用代数的方法把几何要素表示出来。问题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表

6、示倾斜程度的量?设计意图:把学习到的知识类比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来源于实际生活,而且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可以通过与坡度问题的类比,得到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代数方法。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举例,比如,山坡,楼梯等,教师补充比如在游乐场里的水滑梯,大桥的引桥都有一个坡度。问题6:观察图示4,5,6,思考坡的陡峭程度与哪些量有关? 能不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观察得出坡度的大小与升高量和前进量的变化有关。 师生活动:从实际图片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又把几何图形坐标化,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升高量和前进量的变化引起坡度改变的

7、过程。再引导学生得出坡度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类比,引导学生把坡度这个同样用来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量与倾斜角联系起来,从而引入“斜率”这一概念。斜率的概念我们把一条直线的倾斜角 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的 k 表示,即 k=tan。问题 7:依斜率的定义,是否每条直线都有斜率?倾斜角变化时,斜率是如何变化的?设计意图:能根据斜率的定义式,发现斜率是关于倾斜角的函数,从而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来进一步的分析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斜率是关于倾斜角的正切函数,因此结合三角函数图象变化的演示过程,学生总结出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变化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不是所有直线都有斜率。

8、3两点式斜率公式问题 8: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直线的斜率怎样用直线上两点 P1(x1, y1), P2(x2, y2)的坐标来表示呢?yxBA DC图 4yxCDAB图 5yxo 图 6ok图 7 设计意图:能根据直线上两点坐标推出斜率公式。师生活动:教师给出直线上两点的坐标,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上完成;学生根据斜率的定义,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推算出斜率公式。师生共同评析。两点式斜率公式 k= 12xy问题 9:当直线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时,上述式子还成立吗?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探索,完善两点式斜率公式 k= (x1x2) ,检验得到公式与2yP1,P2 两点的顺序无关。通

9、 过对直线四种位置关系及 P1,P2 两点位置顺序的讨论,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并感知数学是严谨的,是清楚的。师生活动:总结两点式斜率计算公式:k= (x1x2) 。2y(五)应用举例例 1.如下图,已知 A(3, 2),B(-4,1),C(0,-1),求直线 AB,BC ,CA 的斜率,并判断这些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设计意图:直接利用斜率定义式求解,熟悉斜率公式,并体验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师生活动:学生动笔计算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可以结合倾斜角和斜率的函数关系图,分析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OP1P2yx Q图 8 OP1P2 yx Q图 9OP1 P2yx图 10OP1P2yx图 1

10、1OyxB AC 图 12ok图 13 变式 1.直线的斜率为 k,倾斜角为 ,若 ,则 k 的范围是( )43A.(-1 ,1) B.(-,-1)(1,+)C.-1,1 D. (-,-11,+)变式 2.设直线的斜率为 k,倾斜角为 ,若-1k 1,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 , ) B. C.(0, ) ( , )D. 4,43,04243,43,0设计意图:根据斜率的定义式,结合图象,熟悉 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例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点且斜率分别为 1,-1,和 2 的直线。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画图,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熟练应用两点式斜率公式。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根

11、据已知条件分析解决方法,因为直线过原点,所以只要再找出另外一点直线就可以确定了。在推导斜率公式时,学生已 经知道,斜率 k 的值与直 线上的两点位置无关,因此,由已知直线的斜率画直线时,可以再找一个特殊点,比如可以使其横坐标等于 1,给计算带来方便。(六)课堂小结(1)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新的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怎样求出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3)从倾斜角(形)能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到斜率(数)也能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两 点一点一方向 直 线 倾斜角 斜 率A3A1A2l1l2l3xyO图 14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鼓励学生对研究的问

12、题进行质疑和概括。师生活动:让学生归纳出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两种方法:倾斜角(形)和斜率(数)。利用确定直线的两种方法,归纳出求斜率的两个计算公式。在倾斜角和斜率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强调“坐标法”是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三、目标检测设计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 ,若 sin= ,求此直线的斜率。532已知直线 y=xsin-1,求该直线倾斜角范围。3在 x 轴上有一点 P 与 Q(2, )倾斜角为 1500,求点 P 坐标。34求证:点 A(-2 ,3) , B(7,6) ,C(4,5)在一条直线上。设计意图:通过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检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课后反思:上完这节课后,进行以下几点反思:1.本节课的地位及其重要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必修 2 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第一课时,是高中解析几何内容的开始。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坐标法(解析法)的方式来研究直线及其几何性质(如直线位置关系、交点坐标、点到直线距离等)的基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坐标平面内几何要素如何代数化的过 程,初步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本课有着开启全章,奠定基调,渗透方法的作用。2.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新知识上的引导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是学生知道的,但就已知一点再需要增加什么量才能确定直线,以及如何来刻画这个量,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过一点的直线之间的不同点,再类比实际生活中我们描述航线的实际例子,从而发现需要增加的量,以及如何描述这个量,最后形成倾斜角的概念。3.要善于把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引入斜率的概念时,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坡度概念) ,引导学生把这个同样用来刻画倾斜程度的量与倾斜角联系起来,并通过坡度的计算方法,引入斜率的概念。因为在这节课里学生是初步接触坐标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如何从形转化到数的过程,知道倾斜角和斜率可以同时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