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89509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87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1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陕西省西安市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1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陕西省西安市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1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陕西省西安市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1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陕西省西安市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1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稿)(送审稿) 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盖章):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2017 年年 10 月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2、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

3、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 建设单位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法人代表 苗宝明 联系人 张永舜 通讯地址 西安市雁塔南路 300-9 号西安建设大厦 联系电话 88668283 传真 88668285 邮编 710061 建设地点 太华路与北三环交叉口 立项审批部 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 码 E4813 市政道路工程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138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20000.0 总投资 (万元) 10

4、6435.53 环保投资 (万元) 9824.03 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 比例 9.23%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18 年 1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一、项目由来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枢纽型特大型城市, 西安市近年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机动车拥有量也一直保持高位增长且超过 250 万大关,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加上西安市城市规划独特的道路网络形状和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却跟不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骨架网络不通畅,直接导致整个路网系统的运行效率低下,交通拥堵逐步成为常态化,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和城市的发展。 2016 年 1 月 4

5、 日,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函同意陕西省承办 2021 年第十四届全运会,是第八个举办全国运动会的省份,也是全运会走向中西部的第一个承办省份。体育中心位于西安市国际港务区,主要用地范围西至迎宾大道、东至港务西路、北至柳新路、南至向东路。 北三环太华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项目是西安市重要的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太华路与西安市东西向重要的城市干道北三环的交通转换点, 该项目实施可以解决平面交叉口的拥堵问题,实现北三环与太华路交叉口客货分流,同时为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与未央区、 西安站、 西安火车站的快速沟通联系提供有力支撑,也为西安市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

6、环境影响报告表 2顺利召开提供交通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2017 年 10 月 10 日,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正式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 1)。 二、产业政策、规划相符性分析及选址符合性分析 1、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订)中鼓励类的第二十二类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2、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西安城市

7、总体规划(2008 年2020 年)枢纽建设战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契机,发挥城市特有区位优势,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并依托空港和内陆港建设积极融入国际交通物流网络体系,全面推动国家枢纽城市建设。本项目的建设可推进加快西安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相符。 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依据分区、分层交通组织原则,构建体系完善、衔接便捷、等级匹配、交通组织合理、运输高效的道路网络。构建通道+放射+环+网格的道路网。快速路分两级:一级快速路为三横四纵布局;二级快速路为两片、三横三纵、三横五纵布局。” 北三环太华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项目是西安市北部片区“三横五纵”快速路体系的横向快速路(三横中间一横)与纵

8、向快速路(五纵中间一纵)的交通转换点。与规划相符。 3、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是西安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走向确定且唯一。本项目选址合理。 三、工程内容及规模三、工程内容及规模 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建设项目名称、性质 、地点、地点 项目名称:北三环太华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项目 项目性质:改扩建 建设地点:太华路与北三环交叉口,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建设单位: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3投资:106435.53 万元 项目设计范围:太华路 (红旗东路灞浦二路段)约 2.2km 范围,北三环辅道(未央路北辰路段)约

9、 3.7km 范围。 建设内容:本项目采用“外环式”全互通立交+主线分离跨线桥。北三环跨线桥为北三环过境客货交通服务,与外环立交分离,可供所有车辆通行,外环式全互通立交的核心部件是中间环形匝道,环形匝道在绕城高速西侧采用下穿方案通过绕城高速,在绕城高速东侧采用上跨方案通过绕城高速, 北三环辅道及太华路地面道路分别设置 4 条匝道与中间环相接,经此形成外环式全互通立交。立交设计方案见图 1、图 2 。 建设规模:本项目太华路高架采用双向六车道,地面道路采用双向六车道,路幅总宽 25.5m;北三环跨线桥采用双向分离六车道,北三环主线(北、南)单向三车道(2个大车道+1 个小车道),路幅宽 13m。

10、 立交匝道:单向两车道(2 个小车道),路幅宽 8.5m。 图图 1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方案设计图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方案设计图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4图图 2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方案效果图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方案效果图 立交层次: 太华路主线:布置在最上层,跨越环形匝道、北三环北主线、绕城高速、北三环南主线、环形匝道。 北三环北(南)主线:布置在第二层,在西侧跨越环形匝道地面段,中间跨越太华路地面道路,东侧下穿环形匝道。 立交环形匝道:太华路以西,布置在地面层和第二层,在地面层下穿北三环北(南)主线及绕城高速, 在第二层跨越太

11、华路地面道路; 太华路以东, 布置在第二层及第三层,在第二层跨越太华路地面道路,第三层跨越北三环北(南)主线及绕城高速。 立交匝道 N2,S2:布置在地面层和一层之间,接环形匝道落地段。 立交匝道 N1,S1:布置在地面层和三层之间,接环形匝道跨绕城高速段。 立交匝道 NW、EN、WS、SE:布置在地面层和二层之间,接环形匝道跨太华路高架段。 立交层次分析见图 3 。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5图图 3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立交层次分析图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立交层次分析图 建设工期:1 年 2、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 北三环太华路交叉口快速

12、化改造项目各特征年高峰小时交通量见表 1。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6表表 1 北三环太华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项目各特征年高峰小时交通量(北三环太华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项目各特征年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 序号 进口道 转向 2021 2029 2039 1 东 地面左 171 177 209 高架左 114 118 14 地面直 262 272 321 高架直 742 770 910 地面右 154 160 189 高架右 108 112 132 2 南(北侧) 地面左 242 250 296 地面直 491 509 602 南(南侧) 地面

13、直 335 347 410 地面右 216 224 265 南 高架左 189 196 232 高架直 1803 1870 2210 高架右 182 189 223 2 西 地面左 156 162 192 高架左 127 132 156 地面直 265 274 324 高架直 724 751 888 地面右 138 143 169 高架右 100 103 122 3 北(北侧) 地面左 324 336 398 地面直 499 517 611 北(南侧) 地面直 328 340 402 地面右 213 221 261 北 高架左 259 269 318 高架直 1818 1885 2228 高架

14、右 150 156 164 3、主要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 (1)道路工程 1)相交道路等级 太华路高架:城市快速路 太华路地面辅道:城市主干路 北三环高架:城市快速路 北三环地面辅道:城市主干路 2)设计车速 太华路主线快速路:V=60km/h 地面辅道:V=40km/h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7北三环主线:V=60km/h 地面辅道:V=40km/h 立交匝道:V=35km/h 3)设计年限 交通量预测分析:20 年;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5 年。 4)荷载标准 主线快速路:城A 级; 地面辅道:城A 级; 人群

15、荷载:按城市桥梁人行荷载规范取用; 路面结构计算荷载:双轮组单轴 100KN(BZZ-100)。 5)净空高度 快速路、主干路:5.0m; 次干路、支路:4.5m; 地面辅道:5.0m;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2.5m; 各等级道路标高设计需考虑预留罩面高度 0.2m; 互通立交层间净空:5.0m; 6)纵坡要求 主线纵坡:4%; 匝道纵坡:5%; 匝道连接部纵坡:3%. 7)匝道出入口最小间距 表表 2 匝道出入口最小间距表(单位:匝道出入口最小间距表(单位:m) 主线设计车速主线设计车速 (km/h) 出入口间距出入口间距(m) 干道分合与匝 道分合干道分合与匝 道分合 干道连续驶出 货驶入

16、干道连续驶出 货驶入 干道上先驶出 后驶入干道上先驶出 后驶入 干道上先驶入后驶出干道上先驶入后驶出 60 120(60) 160(80) 80 320(200) 对于其他不同出入口匝道组合的间距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 应在相邻的匝道口之间拓宽,设置连续的辅助车道。 8)匝道变速车道标准 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三环与太华路立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8一般加速车道原则上采用平行式(单车道匝道采用直接式),减速车道原则上采用直接式(有条件路段采用平行式)。 本工程中快速路主线出入口匝道的变速车道最小长度如下: 单车道进主线:加速车道长 120m ,渐变段长 45m;(渐变率 1/30) 双车道出主线:减速车道长 90m,双车道渐变段长 55m。(渐变率 1/15) 9)上下匝道坡脚距交叉口停车线最小距离 考虑到匝道出入车辆在交叉口的蓄车能力,以及减少匝道车辆对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