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新型材料暨vip隔热保温板项目建议书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85946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新型材料暨vip隔热保温板项目建议书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低碳新型材料暨vip隔热保温板项目建议书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低碳新型材料暨vip隔热保温板项目建议书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低碳新型材料暨vip隔热保温板项目建议书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低碳新型材料暨vip隔热保温板项目建议书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碳新型材料暨vip隔热保温板项目建议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新型材料暨vip隔热保温板项目建议书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1低碳新型材料低碳新型材料 暨暨 VIPVIP 隔热保温板隔热保温板 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2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目录第一部分 项目概述.04一、项目名称.04二、项目拟选址.04三、主办单位概况.04四、项目背景.04五、项目建设内容.05六、项目投资.05七、项目建设预期目标.06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08一、我国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的必要性.08二、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现状.09三、低碳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1

2、0四、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3五、项目单位优势分析.14第三部分 项目总体规划.17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3一、项目功能定位.17二、项目预期经济指标.20第四部分 核心项目.22一、项目背景概况.22二、产品方案与经营规模.23三、工艺技术方案.23四、原辅材料、设备和动力供应.24五、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24六、项目预测.25第五部分 项目运作.26一、项目建设周期.26二、项目财务分析.27第六部分 风险与防范.29一、市场风险及防范.29二、资金风险及防范.29三、技术风险及防范.30四、人才风险及防范.30第七部分 结论.32安徽泰

3、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4第一部分 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隔热保温板二、项目拟选址项目拟选址于“皖江明珠”之称的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鸠江经济开发区位于芜湖市城东新区,鸠江经济开发区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中长期规划面积 30 平方公里。项目拟选址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的万春东路。三、主办单位概况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是以房地产、建筑、旅游、文化创意等为主营的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下设七家子公司,四家分公司。多年来,泰华集团一直信守着“追求永续经营,打造百年泰华”的永恒承诺,传递着企业自身独特的品质和内在价值。四、项目

4、背景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5低碳建筑科技产业因全球气候变暖,资源不断减少,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大前提之下倡导的一种产业归类。不是新的产业,只是人类关注的重点发生转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各种废物的产生,鼓励循环经济的模式。我国的低碳建筑科技产业与节能减排的国策紧密相连,国家为鼓励低碳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包括特批、专设低碳科技产业园,把低碳科技产业链作为未来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核心来抓。如天津的中新生态城、营口低碳生态科技产业园等,都是国家级的低碳科技产业示范园区。低碳科技产业对于生态城市的最大贡献在于考量能耗和排放。如建筑用钢筋、水泥

5、、建材,建筑垃圾、建筑维护、建筑保温等等。五、项目建设内容项目计划总占地面积 100 亩,其中一期项目占地面积 50 亩,二期项目占地面积 50 亩。一期项目建设内容为 VIP 隔热保温板加工中心,同时包括低碳材料研发中心、和低碳科技孵化中心等。二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低碳技术教育培训中心、低碳建筑科技博览中心、低碳建筑科技项目转换器、低碳企业总部基地等。六、项目投资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6项目计划总投资为 5 亿元。项目启动资金为 1 亿元,一期计划投入资金为 3.2 亿元,二期计划投资 1.8 亿元。七、项目建设预期目标1、示范性将本项目建设

6、为以低碳节能与环保建筑产品研发生产、低碳技术应用推广、节能减排展览展示等低碳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为一体,成为低碳建筑节能产业示范基地。2、指导性项目建设成功后在区域内具有指导性。独特的低碳产业优势和形成成熟的发展思路,除了本身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外,更重要的是其强势的竞争力、优良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的经营模式、先进的科技成果等都是可以异地复制和推广,真正具有产业基地的指导功能。3、普适性涵盖低碳节能建筑产业的多方面内容内容,包括低碳建筑科技研发中心、低碳新型材料加工中心、低碳科技孵化中心、低碳技术教育培训中心、低碳建筑科技博览中心、低碳建筑科技项目转换器、低碳企业总部基地等。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

7、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74、持续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产品的不断研发、服务手段的不断提高,低碳产业发展的水准将不断提升,领域将不断拓展。用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看,项目的建成要始终能够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创新低碳节能观念,引领低碳产业的提升,凸显低碳节能环保科技和规模集聚优势,显示其可持续发展性。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8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我国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的必要性从长远来看,可持续的低碳和绿色经济,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1、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早在 2007 年 9 月

8、8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曾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 15 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令世人瞩目。胡锦涛主席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 ,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9要求,节能减排、循环经

9、济已经成为政府积极推动的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2、低碳经济助推产业升级上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 80%的污染是由工业化国家上百年过度排放造成的,但他们目前基本渡过了高消耗资源、高污染排放阶段,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我国经济的支柱目前都是高能耗的产业,经济发展对高能耗资源依赖很高。专家称,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求寻找新的、有别于高能耗产业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是助力结构调整的必然方向。二、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现状1、我国能源产业结构期待优化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 2/3 仍是煤炭,燃煤发电约占电力结构的 80%。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了廉价利用国际“低碳”能源的条件

10、;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又增加了我国单位 GDP 的碳强度。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我国资源供应和排放权难以保证。2、低碳将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人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煤炭、石油等的生产和消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大规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10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既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中国的巨大需求。因此,降低其碳强度,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3、低碳产业应加大投入力度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

11、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如果我国加大投入,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4、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适应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与此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也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重要机遇。“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高度重视和发展低碳技术,把低碳技术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相关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由此可见低碳经济将成为较长时期内不可或缺的主题。尤其是在未

12、来几年我们的目光将会持续被气候、减排、低碳所吸引。我国将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在发展和低碳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安徽泰华(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低碳新型材料暨 VIP 保温隔热板项目建议书 11三、低碳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总体规划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制定规划,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低碳生产率。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我国需要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一是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二是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 GDP 的碳强度。四是将低碳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