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015级14-15学年下阶段测试(二)——语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89982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2015级14-15学年下阶段测试(二)——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2015级14-15学年下阶段测试(二)——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2015级14-15学年下阶段测试(二)——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2015级14-15学年下阶段测试(二)——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2015级14-15学年下阶段测试(二)——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2015级14-15学年下阶段测试(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2015级14-15学年下阶段测试(二)——语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重庆南开中学初2015 届九年级 (下)阶段测试(二)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襁褓(qi ng) 宽恕(sh ) 笼罩(1ng ) 脍炙人口 (ku i) B机械(ji) 告罄(q n) 躯壳(k ) 满载而归(z i) C蓦然(m ) 伫立(zh ) 拮据(j ) 茅塞顿开(s ) D颈椎(j ng) 祈祷(q) 折本(sh ) 鳞次栉比(zh)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瞻望蹿升殒落销声匿迹头晕目眩 B创痍伎俩迁徙沧海桑田随声附合 C嶙

2、峋荒谬涟漪忍俊不禁气息奄奄 D点缀骸骨慰藉锐不可当一拍既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小搏同学跳远时腾空高落地远,同学们趋之若鹜,纷纷学习,都有明显的进步。 B三月以来,缅甸空军多次越境投弹,造成我国边民伤亡惨重,令人义愤填膺。 C同学们都为因故休学的小李同学送行,场面感人,真是舐犊情深啊! D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讲述了一个怀揣梦想的农村青年通过肝肠寸断的奋斗 历程终于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故事。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些新鲜的词语,还要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 这些词语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是语文课鲜活的资源, 同

3、时也日益成为中考语文命 题的素材。 语言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它永不停息地吐故纳新。 如源于日本动漫作品的“逆袭”,指在逆境中反击成功,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充 满正能量的精神。 近 20 年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均每年要产生800多个新鲜的词语。 ABCD 5美的空调有一则精彩广告: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 (4 分) 6阅读下面的语段,请在划线处补写一个句子。(3 分) (要求:内容贴切,意义连贯。 ) 天堂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问一些人,天堂里最应该有什么? 有人说,应该一尘不染。有人说,应该没有悲伤。 有人说,应该有黄金砌成的街市和碧玉打造的围墙。 我想,天堂

4、里一定绿草茵茵,有不老的翠树和长香的花,有明媚的阳光和澄澈的湖2 水。空气毫无疑问是新鲜的,疾病毫无疑问是没 有的。华美的建筑反射温润的微芒 7综合性学习。 (11 分) 某网站发起主题为“天生骄傲”的故事征集活动,响应者众,下面三则是其中广受 好评的故事: 故事一:数年前父亲在一个菜市场做买卖,一个女人来买东西,说在相邻大棚买的 水果感觉斤两不够。父亲给过了秤,十斤少了两斤多。女人找了回去,没一会那水果摊 主找上门来。 大骂着动了手, 父亲自知理不亏, 打跑了那人。几天前聊起这事, 父亲说, 当初也有人劝。刚做生意不懂规矩,后来懂了,狗屁规矩。 故事二:大二的时候坐火车去济南火车站,人很多。

5、忽然发现边上一个戴帽子的中 年人正在掏我前面女生的包, 我没有说话,但默默地转身正对着中年小偷, 他没有得逞, 直到那个姑娘到站下车。 我到火车站后他跟我下车, 然后给了我一拳跑掉了, 至今感觉 最值得的一拳。不后悔。 故事三:老公是建筑摄影师,经常开车出差。公司很慷慨,为保证不因汽车质量影 响工作,每三年给一辆新车,平时作家庭使用。每月按照实际工作开车的里程数,自己 填单报销汽油费用,无需发票。多年来,只要是私人出行,不管远近,哪怕只有二十分 钟的车程去超市买菜老公也要把公里数记上,报销的时候减掉这个数。 (1)请探究以上三则故事中主人公“天生骄傲”的原因。(3 分) (2)为了扩大活动影响

6、力,网站决定将征集到到的这些小故事拍成微电影,邀请故事 一中的父亲出镜。 因担心他忙于卖苹果而拒绝邀请,现在请你出马邀请这位父亲, 作为 网站小记者的你将怎么说服他?(4 分) (3)天生骄傲”的故事征集活动受到全班同学的热捧,班长决定策划一个“天生我班 也骄傲”的班会活动,请你帮班长为此活动方案补充三个必要的实施步骤。(4 分) 活动步骤:搜集整理班上同学关于“天生骄傲“的故事: 校长为获奖同学颁奖,作总结发言并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10 分) 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 分,每空 l 分) (I)蒹葭萎萋,。 (蒹葭 ) (2) ,儿

7、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 (4)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 (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7)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思念亲人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3 (8)游山西村中“,”句表达了诗 人对山村迷人景色、淳朴民风的恋恋不舍之情和再次造访的愿望。 (二)阅读曹刿论战,完成文后912题。(15 分) 十年春,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8、弗敢 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 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每空 l 分) (1)又何间焉(2)小惠未编 (3)

9、小信未孚(4)再而衰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所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B曹刿战前求见,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C文中塑造的鲁庄公急躁冒进,处处显露出“鄙”,是一个昏庸的国君形象。 D本文取材精到,构思落笔立意高远,既与叙事中撮取历史经验,又于行文中生 动刻画人物形象。 12长勺一战中曹刿指挥弱小的鲁军战胜强大的齐军,你最赞赏他哪一点

10、 ?并结合学习 或生活实例简要说说你如何做到这一点。(4 分) 三、现代文阅读 (40 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3-17题。(21 分) 幸而还有梅花糕 华明明 旅德多年的朋友回南京探亲,自述“近乡情更怯”的感受是:怕从前浓阴匝地的 宁静马路,变成了一棵树也没有的通衢大道;怕童年时代住过的宿舍大院, 拆平了成了 临时停车场。更怕从前热爱的美味小吃,不是因 为城市拆迁变得了无踪影,就是因为继承人的不用心,变得面目全非。 我深深理解她的担忧。看过万象上一位台湾老人回苏州访亲的文章。老先生794 岁, 可能是最后一次回故乡搜寻他最爱的苏州焖肉面,他待了十来天,谢绝亲友的宴请, 幻想着过回

11、老苏州吃“头汤面”的惬意生活。可从赫赫有名的朱鸿兴、同得兴、松鹤楼 一直吃到小巷子里的面馆, 竟没有一家有他小时候尝过的那个味了,那种“归去不知身 何处”的惘然,一定是浸透了游子的心吧。所以,在旅德的朋友动身回宁之前,我先替 她把南京小吃尝了个遍。还好,虽然“啊要辣油( 要不要辣椒油 )”的小馄饨摊们早就难 见踪影,煮回卤干的大锅里早也闻不到鸡汤香,但好歹,马台街的梅花糕还在,而且做 糕人的手艺,比我们小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 做梅花糕的那户人家姓蔡,已经传了三代,只要天好,马台街上排得最长的队,就 是等他家新做的梅花糕的。 蔡师傅健谈, 排队的人可以听他把做糕的秘诀都说一遍,以 解等候的焦躁

12、。蔡师傅根本不怕人偷艺,因为“做糕的辛苦你们哪里吃得消”。也是, 蔡师傅一天要做上百锅糕,每锅19 只,有时一名顾客就包圆了。夏天大火炉烤着,脸 黑牙白;冬天大北风吹着,一双手伸出来都是裂的。最关键的是,制作时所需的特制模 具,内有 19 个梅花状孔。待炉火烧得通红,先用刷子将铜模具孔刷上油,把稀面浆注 进模孔里后, 蔡师傅要使出满膀子的力气,将十几斤重的大铜模具拖起来抡圆了,顺时 针旋一下,逆时针再旋一下。 这个动作非常之重要, 目的是让注满模孔三分之一的面浆 获得一种离心力,牢牢地糊满模具孔壁,这样一来,里面不管是注满豆沙还是果酱,成 糕后都不会从糕壁里溢出来。“别说现吃了,就算你带到国外

13、,用微波炉热30 秒,保 准一丝馅也不漏,糕皮还和刚出炉一样劲道。” 敢打此包票的才是手艺人。 蔡师傅说他刚从他父亲那里接过这手艺时,抡模具抡得 两臂酸软,喝水拿不稳大茶瓶,吃饭拿筷子都打哆嗦,过好久才不觉两臂发沉;再过了 好久,才觉得每天不抡这么几百下,就好像一个总打太极拳的人荒废了练功一样,浑身 不舒坦。 好了,填上馅,再浇满面浆,蔡师傅开始在糕面上撒满小元宵(一种形似珍珠的糯 米小丸子),他得意地说,这是我们南京梅花糕特有的“加料”,在梅花糕的发源地, 苏州无锡都没有的。一面说,一面使出无影手,飞快地在糕面上撒上青红丝、松子仁、 葡萄干、糖桂花,盖上铁盖烘烤,等上几分钟,铁盖一掀开,一股

14、浓郁的甜香带着桂花 香扑面而来。蔡师傅用竹签 把梅花糕从模孔中挑出,放进一只纸杯里递给你,这样就不会烫得客人不停地倒手了。 最牛逼的是,从一只糕到最后一只糕出锅,面皮的熟度是一样的,先起的不见生,后起 的不见焦,我忍不住赞了一声,蔡师傅得意地说:“啥事都左不过一个用心,你别看我 手快,我可记得注面浆是从哪个孔开始的,起糕当然也从哪个孔开始。”要知道,这可 是在他眼花缭乱地抡过模具之后。 有外地客围炉吃糕,傻呵呵地问,为啥要加小元宵,蔡师傅反问:“你有到梅花山 上看到过梅花吗?这小元宵,是花蕊啊。” 答得甚妙。 (略有删改 ) 13本文的标题“幸而还有梅花糕”有何作用?(4 分) 14请联系上下

15、文,解释加点诗句在文中的含义。(4 分) 5 “归去不知身何处”的惘然,一定是浸透了游子的心吧。15请品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 一面说,一面使出无影手,飞快地在糕面上撒上青红丝、松子仁、葡萄干、糖桂花, 盖上铁盖烘烤,等上几分钟,铁盖一掀开,一股浓郁的甜香带着桂花香扑面而来。16文章结尾说蔡师傅的回答“答得甚妙”,妙在何处?(4 分) 17第段中说害怕从前热爱的美味小吃,会因为继承人的不用心而变得面目全非; 而第段中做梅花糕的蔡师傅说:“啥事都左不过一个用心,你别看我手快,我可记得 注面浆是从哪个孔开始的,起糕当然也从哪个孔开始。”从中你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5分) ( 二)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文后1822 题。(19 分) 势当两立 江泽涵 “势不两立”,出自战国策。谁不希望站在顶峰的,只有自己一个! 于是, 要将所有爬上来的人打下去。 或东风压倒西风, 或西风压倒东风, 不过是一种宽度上的 局限,一种长度上的障碍。历史的舞台,不是由某一个巨人独立撑起的;人生的舞台, 也不是任由某一个人唱独角戏的。 “时势造英雄 “,不生此豪杰,必生彼豪杰,曹操、赵匡胤、拿破仑都是这样诞 生的。“英才并生”,是不可违逆的。有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就会有领导滑铁卢之战的 威灵顿。世界自从有了你,就至少会有不逊于你的对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