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就学前双语教育浅谈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89642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就学前双语教育浅谈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就学前双语教育浅谈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就学前双语教育浅谈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就学前双语教育浅谈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就学前双语教育浅谈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析就学前双语教育浅谈英语浸入式教 学模式论文关键词学前双语教育 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 真实语言环境 文化渗透 论文摘要鉴于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重知识轻体验,本文分析了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和采用其模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即浸入式教学法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提倡为幼儿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浸入式教学法在重视语言学习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文化渗透。 一、前言 在我国,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双语教育已由趋势成为事实,学前双语教育也成为我国教育研究和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幼儿园已经实施和准备实施双语教育,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然而,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双语课程的安排、双语教材的选

2、择、双语师资的状况、双语教学的模式或方法等。本文结合学前双语教育探讨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 二、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 鉴于我国幼儿师资培养的现状,幼儿教师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用双语进行教学的能力有限,虽然她们注重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他们设计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受到孩子们的广泛喜爱,但却很难体现双语教育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他们常常只能用汉语代替英语表达,给孩子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机会较少,而且目前从事双语教育的多数幼儿教师只注重单词句子,难以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环境,也没有注意到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育要求。而学前双语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的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训练,旨在培养幼儿听说

3、双语的兴趣,促2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凋发展。 三、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 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模式,即学习者在正规教育环境中的全部或部分时间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授者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习者,第二种语言不仅仅是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学和学习的工具。浸入式教学模式(immersion)基本有两种:全部浸入式(totalimmersion)和部分浸入式(partialimmersion)。在我国,我们所称的“学前双语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外语部分浸入式教学模式,即幼儿对汉语和英语的学习是同步进行,在此教学模式中,英语是“双语教学”中使用的目标外语,

4、因而叫英语浸入式教学。双语教育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符合幼儿的能力、需要和兴趣,在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时,注重幼儿的认知经验,使经验和体验成为两种语言学习的纽带和载体,而“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实现双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1.浸入式教学法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提倡为幼儿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FredGenesee 认为大部分儿童的第一语言能力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不断的、有意义的交流而获得的。根据 Krashen 的语言习得习假设,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是而且只能是通过自然习得过程来获得目标语能力。这种自然习得的能力可以使语言习得者既能获得接受性技能,又能获得产出性技能。而浸人式英

5、语教学就是以习得论为基础的,强调自然习得。与此同时,浸入式教学法提倡为语言学习者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有意识“教”英语的做法,尽可能地去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让儿童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有意无意地接受英语。在浸入式英语教学,不提倡一个单词读数遍的机械、枯燥的英语教学法,而是大量地创设语言环境,通过自然习得获得英语,并在实践和体验中掌握英语。如幼儿园都有幼儿下午吃点心这一惯例,老师可以借助这一真实的语境传3授一些日常用语:Wouldyoulike?Doyoulike?Whichonedoyoulike?又如,在教授水果类英语单词时,老师可以借助实物,通过幼儿直观的视

6、觉体验,让其学apple,pear,banana,orange 等单词,而不是让其想象各个水果而去机械的记忆单词。除了在英语课上注重英语学习的体验,也要注意把英语运用到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中去,尽可能多的运用幼儿园英语日常用语与幼儿进行交流,努力创设真实的英语习得的环境和体验。如在幼儿每天入园时,一句很自然的问候:Goodmorning!Hi!等等;当幼儿在非英语课堂游戏活动中表现好时,一句很得体和及时的赞美:Welldone!Wonderful!等等。但在语言习得的初期,允许儿童使用汉语,但尽量鼓励其养成说英的习惯,要逐步实现全英文的交流环境。 2.浸入式教学法在重视语言学习的同时,绝不能忽

7、视文化渗透 浸入式教学法在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创设真实语言环境的同时,还应重视文化渗透。这应是实施浸入式教学法的关键。如果不了解英语赖以生存的英美文化,不了解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这一语言,更谈不上自然得体地交际。著名语言学家 Thomas 认为:“若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错误,他可能被认为是没礼貌和不友好。他在交流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粗鲁和敌意。 ”胡文仲教授则认为:“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 ”而目前从事双语教育的多数幼儿教师只注重单词句子,并没有注意到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对西方文化习俗知之甚少,以至

8、出现“Chinglish”,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用“吃饭了吗?”“上那儿去?”“到那儿去了?”等言语来作为问候语,而这些问候语直接迁移到英语里,对英美人来讲不但不构成问候,反而会起反作用。他们会把“Whereareyougoing?”和“Wherehaveyoubeen?”认为是对他们隐私的窥视。把“Haveyoueaten?”当作是一种邀请的信号。如幼儿每天要4和教师说“老师早!”“老师好!”,而在英语中无一词在意义上、用法上与汉语的“老师”完全对应。曾见某幼儿园门口写着“Goodmorning,teacher.”“Goodmorning,TeacherZhang.”等等。殊不知,这些说法是

9、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因为在英语国家称呼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一般在姓氏前冠以“Mr.”“Miss.”“Mrs.”,而不可用“teacher”。因此,运用浸入式教学法时,在创造真实语言环境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讲英语国家的文化渗透。 四、结语 鉴于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重知识轻体验,本文探讨了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和采用其模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即浸入式教学法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提倡为幼儿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浸入式教学法在重视语言学习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文化渗透。然而,学前双语教学的模式没有固定的形式,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孙丹.浅谈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2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2002,8(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 4朱学英.学前双语师资培训问题及对策.衡水学院学报,2008,(4). 5雒蕴平,卢伟.对学前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6,(6). 6刘亚玲.“浸入式”教学法初探.考试周刊,2008,(48). 7仇红.英语浸入式教学的认知原理与浸入式教学的实践.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