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点评之李鸿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89326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物点评之李鸿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人物点评之李鸿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人物点评之李鸿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人物点评之李鸿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物点评之李鸿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价李鸿章提到近代历史人物, 有一个人物不得不说, 他就是李鸿章。 他在历史上是一 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 他的功过也难以一概而论。 我们看李鸿章, 其实也是在看 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对于这么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 人物,我们应该全面的了解他,辩证的评价他。他对中国当时社会是顶梁柱,对 于社会是千人唾骂卖国贼, 但是一句话: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 人物。李鸿章( 18231901) ,安徽合肥人,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 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 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晚清重臣, 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

2、臣,授文华殿 大学士。 “丈夫只手把吴钩, 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欲封侯。”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在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期间,几乎处于左右朝局的地位。 我国资产阶级历史学的创始人梁启超早在七十 年前就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读中国近 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 。 长期以来,人们只论及他对内如何镇压太平天国革 命,对外如何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对他的其他活动或者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 因此,一提到李鸿章, 人们自然要说他是刽子手和卖国贼。显然,这样评价历史 人物是有失全面的。 毋庸置疑,对李鸿章镇压农民起义和经手签订一系

3、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的劣迹,加以抨击和批判是理所应当的。必须指出, 就镇压农民起义而言, 这是 他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 许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 在敌视人民这一点上, 一切封 建统治者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的岳飞和史可法,在阶级 矛盾激化时, 都曾主张并执行了镇压农民的政策。近代史上的林则徐, 在鸦片战 争中虽是个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 但为了绞杀太平天国革命, 他竟不顾病体之难, 做了第一任 “剿匪总司令”。 地主阶级士大夫是这样, 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何尝不是如此。马建忠百般仇视太平军,目之为,“残忍嗜杀”的“流寇”。戊戌 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 也时刻提醒统治者要防

4、止农民揭竿而起,把自己置于农 民起义的对立面。 由此可见, 不独李鸿章一人采取了与人民为敌的态度,包括那 些曾在历史上有过功绩,而且被后人加以肯定的进步人物,在阶级矛盾激化时, 统统都是站在劳动群众的对立面的。由此可见,对身为清朝大官僚的李鸿章的评 价是很片面的。通过学习和上网查一些文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他: 一、洋务运动 从 1860 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 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 在中国这个充满专制和封建压力的国度中从事改革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鸿章曾经发过这样一段议论: “我辈若不破群议而为之, 并世而生,后我而起者岂复有此识力?”

5、 这句话也不可否认的体现出了李鸿章作 为一个改革者所具有的风骨了。 在此期间,李鸿章从事了大量的活动, 大致有:成立上海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成立江南机器制造局、 成立天津机器局、 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 选学生赴美国 肄业、请开煤铁矿、成立轮船招商局、筹办铁甲兵船、请遣使日本、派武弁往德 国学水陆军械技艺、 成立天津水师学堂、 设南北洋电报、 请开铁路、开平矿务局、 设公司船赴英贸易、 招商接办各省电报、 旅顺船坞、 上海商办织布局、 天津武备 学堂、北洋海军成军、 创办天津医学堂。 不难看出其中很多活动都是关于军事的, 由此可以看出李鸿章强国的强烈愿望。他希望通过自己一系列的努力来使国家富 强

6、,免受外族侵略。 虽然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伴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失败而宣告失败,但洋务 运动的队总过近代史的意义却不容忽视。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 在 19 世纪末期, 他不但在旧的封建海军基础上提出了近代海防理念,还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支近代 化海军,营造起远东规模最大的海防制度,这不可以不说是一个创举。 培养人才也是李鸿章提倡最力的。人所共知, 在洋务运动初期, 国内掌握近 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寥若晨星。但是,要“求强”、 “求富”,没有掌握先进科学技 术的人才怎么行呢?! 李鸿章首先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他曾再三 强调“培养人才,实为自强根本” 。结果,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得物理、化学、 电

7、学、测量、地图绘制、机器与轮船制造及军事科学的新型技术人才。 修建铁路: 这是一种进步, 也充分体现出了他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其实早在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早期, 为了满足侵略的野心, 西方列强早就想在中国修建铁路 了。李鸿章清楚地认识到当时的形势,他认为“他有责任反对外国人追求铁路修 建让与权的企图,因为这种企图会使他们在中国获得过分的势力。”可以说,洋 务运动时李鸿章功绩的体现, 虽然在军事方面失败了, 但这并不是他一人造成的。 军事的失败李的消极抵抗政策固然有错,但当时腐朽的统治阶层也难辞其咎。根 据剑桥晚清史,在 1875年,清帝答应每年拿出四百万两作为海防军费,但到 了 1877 年,李鸿

8、章总共才收到不到两百万两。从1888年到 1894年,清朝海军 没有添置一艘新舰,而且, “出于财政的原因,英国顾问在战前建议买的两艘战 舰变得竹篮打水,而这两艘战舰却驶进了日本人的港口,其中有一艘叫吉野号 的,在后来的海战中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记录”。然而世人却很多不了解这些情况, 只清楚地知道李的消极抵抗政策导致北洋水师覆灭,故而李鸿章的洋务运动自然 也就毁誉参半。 二、外交 外交应该是李鸿章最受唾弃的方面吧,学过一点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国 近代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几乎都与李鸿章有关系。也因此有人甚至骂李鸿章是卖国 贼,然而梁启超认为他不同意人们把李比作秦桧。 当人们说李鸿章是卖国贼的时候,都不

9、可避免地提到三场战争和四个条约, 那就是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法新约、 马关条约、 中俄密约和辛丑条约 。然而我们仔细想一想, “弱国无外交”,在当时那 种请况下,李鸿章夹在封建主义和帝国列强之间,他需要在当时的统治者和帝国 列强之间找到平衡点, 既要使统治者满意, 又要使帝国列强满意, 对于一个晚清 的重臣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者,倘若李鸿章做得不对, 那么为何他一次次地被派去与外国谈判?因为 当时除他之外没人可去。 当清政府面对一个烂摊子的时候,统治者第一个想到的 能够收拾这种局面的人就是李鸿章。对此李鸿章也无可奈何。 他承认, 中日甲午 战争“至一生事来,

10、 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 半生名节, 被后生辈描画都尽。 环境所迫,无可如何”。他无奈地感叹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不揭破犹可 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 居然成一净室, 虽明知为纸片糊裱, 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 打成几个窟窿, 随时补葺, 亦可 支吾应付。 乃必欲爽手扯破, 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 何种改造方式, 自然真相 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这几句话也可谓道出了真实情形, 李鸿章虽为重臣,但掌握实权的还是统治阶层,他李鸿章不过也就是一打工的, 虽然

11、他代表天国进行谈判, 然而最后定夺还是由君主说了算,然而骂名是他李鸿 章背负无疑了。 关于他经手签订不平等条约之事,也应作出具体分析。 不可否认, 李鸿章代 表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 难。它 “将中国生计一网打尽” , “自古取之国,无此酷毒者。 ” , “吾人积愤于国 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人”,是可以理解的,但义愤毕竟不能代 替科学的历史分析。 关如若对当时的实际情形作些具体的考察,就会得出其责任 并不专在李鸿章一人的结论。从签订马关条约来说,甲午战争时,恰逢西太 后六旬大寿, 这个抱定“宁亡外夷, 不给家奴” 的清廷主宰者即主张从速

12、和解了 事,以免影响她的庆典。事实表明,这种“议和”的主谋者是西太后。同时,还 不应忽视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这次“议和” 是在清政府全面战败的情 况下进行的。显而易见,在敌人炮口下的“议和”,清政府无论派谁为“议和” 代表,都不可能改变战败受辱的地位。由此可见,马关条约的最后签订,李 鸿章虽有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但这笔烂账却不能统统算在他个人的头上。此后, 经李鸿章之手签订的另一个重大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从清政府方面来说, 更是由西太后一手造成的恶果。 总的来说,李在洋务运动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在当时也只 有他能挑得起这个担子, 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生于封建, 却仍有

13、这种创新 改革的思想, 实为难得。 虽然洋务运动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什么,虽然有些地方做 的过于死板, 完全照搬西方的技术, 但不可否认在他的带领下洋务运动所带来的 积极作用。比如为之后的戊戌变法提供了一些便利。或许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更 深入的看到了当时中国所需要的是什么,学习的应该是制度, 而不是单纯的引进 技术,这也是李在这次运动中认识欠缺的地方。其实我通过一些资料了解到, 李 并不是一个顽固派, 在戊戌变法期间, 他也曾想积极的响应, 但出于身份的原因, 并没有表现的那么明显。 变法失败之后, 他也曾试图努力的挽回, 毕竟他一人的 力量还是太小了。 但是李鸿章在外交方面的不当但无奈的处理注定已成为一个颇具争议性的 人物,他的功过也难以一概而论, 然而我觉得不管如何评价, 骂他为卖国贼却万 万不可,他的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也难以磨灭,我们可以批评他的过错, 但也不 要忽略他的功绩, 全面的认识他, 客观的认识他, 也许是我们对待这样一位历史 人物所该具有的根本理念吧。2011/1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