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知识练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89211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知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知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知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知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院感染知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知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练习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医院感染知识练习题【敬请同志们关注学习出题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 消毒管理办法 、 医务人员收卫生规范、隔离技术规范 、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操作及监测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年版 )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河南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暨综合评价标准、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一、概念及简答题:1、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

2、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2、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4、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5、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

3、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6、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7、速干手消毒剂: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8、免冲洗手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9、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10、感染源: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11、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12、易感人群: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13、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

4、子( 5 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14、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m) ,在空气中短距离(l m内) 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15、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16、感染链: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7、纱布口罩: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2 18、外科口罩: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罩。19、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使

5、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20、隔离: 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21、床单位消毒:对患者住院期间、出院、转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围物体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22、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2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24、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25、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

6、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 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26、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27、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的原则: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28、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29、医务人员职业暴: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30、标准预

7、防: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需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31、标准预防的特点: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32、疗废物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是: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3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2 外科手

8、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 234、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35、洗手及卫生手消毒指征: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3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36、医

9、务人员洗手方法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肥皂(皂液) ,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 指尖和指缝, 具体揉搓步骤为: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37、医务人员在何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

10、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38、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严格医务人员洗手方法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39、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洗手,后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40、外科洗手方法与要求: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 使用干手物品擦干

11、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1、普通病区隔离要求: 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 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4 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 床; 双排不应超过6 床。42、呼吸道传染病病区隔离要求: 应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 病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各区应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池。 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 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1.lm 。4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

12、责任制规定何人为第一责任人?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44、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 1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3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45、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46、感染性职业暴露的分级 一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

13、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47、感染性职业暴露后如何紧急处理?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

14、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乙醇或者 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48、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5 四分之三。49、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有哪几点?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

15、理,一般分哪几级?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50、医院感染病例应在多长时间报告感染控制科?24 小时以内51、我院第二届“医院感染管理宣传周”主题是:抵御耐药性,远离感染52、何谓多重耐药菌(MDRO )?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53、常见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哪些?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 、 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 如产型新德里金属- 内酰胺酶( NDM-1 )或产碳青霉烯(KPC )的肠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

16、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 、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 ) 。54、医疗机构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定植患者)应实施何种隔离措施?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二、单选题:1、 医务人员收卫生规范何时施行?A.2009 年 4 月 1 日 B.2009年 10 月 1 日 C.2009年 12 月 1 日 D.2010年 4 月 1日2、皮肤常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常见的有( B ) A. 肠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克雷伯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3、卫生手消毒可减少手部( D )A.棒状杆菌类 B.丙酸菌属 C.不动杆菌属 D.病毒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何时起施行?(A )A.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