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双生,楼阁与庭院.稿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89036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境双生,楼阁与庭院.稿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妙境双生,楼阁与庭院.稿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妙境双生,楼阁与庭院.稿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妙境双生,楼阁与庭院.稿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妙境双生,楼阁与庭院.稿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黑格尔曾经说过:建筑是对一些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与人的心灵结成血肉姻缘, 成为一种外部的艺术世界。这说明了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建筑与诗词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看亭台楼阁。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大家对这些东西肯定都不陌生,我们就各取一两个例子。首先是快哉亭, 也许大家对快哉亭不一定熟悉,却一定是知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的。看着景色空阔无际,江面风云开阖,想着这快哉亭是为我而建,东坡先生果然有着一腔常人不可及的凛然风貌。其次是凤凰台,据说是南朝时候有凤凰聚集,当时以为祥瑞, 才建造凤凰台。最先出名也最有名的就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总

2、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大家不要看他说愁啊,其实他虽然在伤心往日繁华不再,唯有自然永恒,还是在为国忧心,渴望建功立业。 有疑 。然后大家看各种各样的楼,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芙蓉楼,我们这里主要讲讲黄鹤楼和岳阳楼。岳阳楼素有“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各种大咖纷纷登楼吟诗作赋唱和,比如孟浩然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李白有“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杜甫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等等,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也真的是豪迈酣畅,气势磅礴。虽然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还有一些很浪漫的传说

3、,黄鹤楼其实要低调很多。 很巧的是孟浩然和李白也来这了,李白来送孟浩然啊,感觉也不太伤心,就作了一首词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低调的原因绝不是因为名人来得少,你看,崔颢也来了, 他说“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登黄鹤楼 ,然后岳飞也来了,他说了什么呢,“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满江红”大概意思就是说要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至于骑黄鹤, 就是跟前面那个浪漫的传说有关。总的来说,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些诗词或者写壮丽景色,或者抒豪迈心情,或者讲政治抱负,都是很积极乐观的。最后说说滕王阁,这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建的,

4、所谓皇家建筑啊。跟前面那些一样,这也被数不尽的文人雅士歌咏过,比如白居易,张九龄,杜牧,王安石,辛弃疾,李清照等等,最出名的我总是留在最后,就是王勃。除了滕王阁序,他还有一首叫滕王阁的诗,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有人说这是在感叹时光易逝,待盛衰无常的哀情,我却觉得,这也是在告诫我们,时不我待,要及时奋发图强,也是我们所说的,再不努力就老啦!综上所述, 大家大概已经发现我要说什么了危楼诵豪情。 有疑 。就是说当我们文人骚客处在空旷的高处时,总是忍不住想抒发点豪情壮志。反之,我们也有一个庭院意象群,包括了深院、幽院、闲院、 静院、 花院、曲院、 柳院,他们就负责伤感忧郁一点的版块,

5、比如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陆游“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锁千梢修竹,残梦不堪重续” 赤壁词。朝鲜诗人也很厉害,李齐贤就写了“嵯峨柳院楼。夕阳行路却回头”, 巫山一段云 。其实我们主要还是讲庭院,这些庭院通常涵盖了上面这些意境,比如临江仙,李清照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春回大地,而我却独自飘零在外,想家想亲人呐。柳永写“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外面的冷风疏雨把我从梦中惊醒,我的心儿也飘向了远方,不知道那个她如今过得好不好。比如蝶恋花,欧阳修写“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庭院不知道有多深,只看见帘幕

6、多得难以计数, 即使掩起门窗也没法把春光留住,我泪光闪闪地问花,花也不答,然后不知道为什么,花就谢了。再比如浪淘沙,李煜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悲哀往事难以忘怀,看见庭院萧条更加郁闷,想找人来谈谈心,却始终不见人来卷珠帘,不断期盼, 所以不断绝望。虞美人 苏轼写 “深深庭院清明过 , 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 ”清明时节,桃李初红,杨柳依依,寒雨潇潇,天冷,人也冷,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自己走走吧。细细读来,无不凄凉。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深院写清愁。也就是说当文人们在庭院这些幽暗静谧的地方喜欢说点不那么豪情壮志的东西。那么,为什么呢。?我们看到,亭台楼阁相对较高,本身就气

7、势雄伟,视野开阔,登高传统古来有之,孔子就曾说“君子登高必赋”;而庭院最大的特点在于深,曲径幽折,重帘掩映,经常伴随庭院出现的就是雨后、凉风、黄昏、秋日、落花、清明等。身处高地,阳光明媚,景色绮丽,花鸟灵动,怡然忘我,人自然就或闲适悠然,或昂扬积极,一派乐陶陶。而处于深院的时候,狭小封闭,帘幕低垂,景色暗淡,无尽落寞,无限孤独,满腹愁怨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亭台楼阁属于公众场合,而且一般都比较有名气,文人骚客们喜欢汇集在这里宴饮集会,酬唱应和,送别友人,这是一种社会风气,在此场合下,想抒发点哀情也很难, 氛围不允许啊。 而庭院就是比较私密的个人空间,也许有时候你会很享受独处、思考、阅读、散步的时光,但更多时候,国恨家愁闺思交织,就只剩愁怨,愁怨和愁怨了。听到这里, 大家是不是觉得,其实这些建筑景物与文人感情是相互影响的。其实我正要开始说明这个问题。没错, 当你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会产生一些相应的情绪情感,比如登高就豪迈,深庭就幽怨。这在古诗词中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也很少看见诗词写谁在深庭里发誓要报效祖国,就像很少见谁在大家歌颂山河壮丽的宴会上忧伤地盼君归。这就好比亭台楼阁多用来诵豪情,深庭小院多用来诉心伤。要诵豪情就选亭台楼阁,要诉心伤就选深庭小院。简而言之就是情景交融,妙境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