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88476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如何学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它可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还要注重对文本知识的挖掘,做到温故而知新。 关键词:数学;创新;指导;意识;挖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师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从课堂教学入手,探索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把素质教育落到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去。 一、指导数学学习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

2、个方面。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要会学知识。学习方法的知识应该是学生知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数学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因此,数学老师需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做具体的指导,如学好数学语言、会读数学课本、会记数学笔记、掌握数学概念、用活数学公式、掌握数学解题的技巧以及如何进行数学复习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对隐藏的潜台词的挖掘和解释,直接在课本上对重要处做一些圈点或在书的空白处做一些注释和说明,这样处理可以省去原文的抄写,避免笔记成为课本的重复,既节约时间,又突出重点。 二、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

3、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怎样才能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2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寓创新意识于数学教学之中呢?一方面应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思维是由问题激发的,一个好的问题能使思维得以产生、维持和深入。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无不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主动带着怀疑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发现问题,从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对教材的定理、证明题,不直截了当地给学生证明,而是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另一方面,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是创造

4、意识的显态表现。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和创造。数学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引入多面体的概念时,一上课就发给学生六根火柴,让他们以火柴为边搭出尽可能多的三角形,顿时学生兴致勃勃地操作起来,但不少学生在平面上做文章,一时难以奏效,而另一部分同学几经波折后有所悟,成功搭出了正三棱锥体,使想象骤然跃出平面升华到立体空间,激起学习空间图形的欲望。 三、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挖掘 课本如同一块压缩饼干,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要想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就要有“细嚼慢咽”的工夫。对待课本上的知识一要遵守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二要锲而不舍,提示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规律;三要通过严谨的治学态度陶冶学生,使其领悟到学习、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认知过程置于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不失时机地把较抽象、较深奥的数学知识、方法和原理,运用恰当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