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87843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 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 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 (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英语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四种语言技能中,阅读对于学生学英语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的语言输入是依靠阅读获得的,大多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是依靠阅读而得到提高的。 一、阅读教学,注重技能的培养 学生对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无疑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新课题。英语阅读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学,

2、对课堂的严密性、逻辑性、艺术性、交际性和兼容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严密性是指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一定量的训练。课堂的结构势必要合理,要有环节、有衔接和合理的过渡,不但要使学生对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层次十分清楚,而且要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性把握十分准确。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全局观念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尽量用最简捷的背景语言或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出本节课的几个要解决的环节和拓宽的话题。要让学生很快就有目标可寻,读完了有话可说。整个课堂师生的活动一环套一环,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逻辑性是指新知识和话题的呈现以及语言的拓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就是说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这是我们倡导的意义阅读。新材料

3、的阅读要尽量使学生与以前所读紧密联系。一篇材料拿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好材料的处理,如材料的性质类别、材料的结构、材料的难易度和词汇的准备等。还要考虑从2怎样的话题入手,通过怎样的途径解决关键词汇,让学生在一定的背景下理解新的语言知识。这对学生今后怎样去解决阅读过程中的生词和材料前后信息的呼应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极大地树立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艺术性是语言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兴趣的需要。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即把单一、枯燥的语言知识融于丰富多彩的语言话题之中,使得材料阅读更容易,更贴近生活,更合理,更具有趣味性。一篇故事

4、性的材料,学生一般都能够坚持读完,但是一篇说明性或者是一篇科普性的材料,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或犯难。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呢?可以选择身边学生感兴趣、最热门又与之相联系的话题,引导学生去谈论,然后再到主题,这样既解决了学习材料枯燥乏味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当然,这种艺术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收集身边学生感兴趣和热门话题的材料。 交际性是语言最大的特点,这要求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努力完成活动的任务(即Learningmustbeinteractive,Learningmustbetask-based)。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做到的一点。让学生在阅

5、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沟通思想,达到学以致用、培养能力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讨论的形式、讲故事的形式等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 二、阅读辅导,注重能力的提高 阅读辅导就是以常规教学上的阅读基本技能为基础,利用阅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学校课时安排的限制和阅读资源的缺乏,使得我们的阅读辅导缺少了一点支持。不过,可以先小范围地试点,然后推广。 3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选择丰富的材料保证阅读辅导的开展。 利用图书馆、英语角、英语广播、网络等身边的资源作为学生的阅读辅导阵地。 教师每周要有意识地调整一定时间(甚至是挤出一节课)来安排

6、辅导学生的阅读,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如对材料整体的把握,对一类材料的挖掘等。教师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见解。 教师在阅读辅导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要利用多种形式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朗读竞赛、讲故事比赛、故事接龙等趣味活动,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与成功感。 三、课外阅读,注重方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只有书本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一些学生的需求,他们会不断地去课外吸收知识营养。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 注意引导学生对材料的选择。材料一般应当是英语国

7、家的一些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题材应多样,应有利于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材料内容要新,要紧跟时代,实用性要强,要能够服务和指导人们的学习和生活。 注意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提倡快速捕捉信息的阅读方法,其途径主要有三种:“自上而下”模式,也就是在不断的视觉信息中对阅读材料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它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预测能力和分析能力;“自下而上”模式,也就是要求读者按照从字母、单词到短语,从短语到句子到段落,最后从段落到全文,最终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交互”模式,也就是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4种途径在阅读中交互出现,它取决于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相关的语言能力和所读文章的类型。 对材料的整合。指导学生扼要地做好阅读笔记,以及索引、摘录等等,这对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在教学中,应以教材和与学生阅读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养成写读后感及英语作文的习惯。阅读的根本应落实到口语和书面表达中,使读的语言输入为说与写的语言输出奠定基础,又通过说与写的语言输出活动加深对读的理解,真正达到听、说、读、写相互促进的目的,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宋月桂.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