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王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80102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王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王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王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王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王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王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王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 写给复旦经济学本科的学弟学妹 前言 写给复旦经济学本科的学弟学妹: 离芝大经济系的期末考试只有两周不到了,我这里的很多同学都开始“ 玩命 ” 地复习迎考。 但我还是很乐意为 经济学人 投一篇出国前写的关于学习体会的 稿子。因为我本科时也曾和大家一样, 渴望着师兄师姐们在悠悠学习路上能多给 我们一点建议和提醒, 而且在这份刊物上也曾留下过我自己的歪歪斜斜的学习经 济学的脚印。 放眼国际经济学界, 我们复旦的经济学人完全有理由感到骄傲,因为世界上最优 秀的华人经济学家中出自复旦的远比你听说过的和想象到的还要多,你将惊诧于 百年复旦所特有的培养经济学家的厚重传统!然而,要成为

2、一名真正出色的经 济学家,又谈何容易! 在芝大,我们亲眼看着一位位曾光彩照人的毕业于世界顶 级名校的助教授数年拼搏之后仍不得不黯然神伤地离开芝大,留下的只是诺奖得 主们轻描淡写的评语: “ 是的,他(她)的确很优秀,可是以芝大的标准还不够 优秀。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 学习经济学并不轻松, 但是真的很过瘾!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 : 在即将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求学之时,我有幸成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 十周年以来首位获得北大研究生“ 学术十杰 ” 称号的学生,心里当然感到特别 高兴。转眼间我在国内接受经济学教育已有七年了,此

3、间虽然写过一些小练笔, 发表过一些小文章, 但是至今我仍然不敢妄称自己是在做最严格标准上的经济学 “ 学术研究 ” ,我更愿意说这些只是为将来真正的经济学研究打基础。近年来, 我们国内的经济学教学发生着跳跃性的变化,我也很幸运地从这些变化中受益。 借应邀为我在北大作学术 撰写材料的机会, 我也将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说来 与大家交流。 体会一、主动培养自己对经济学的兴趣 在我所认识的所有学经济学的同学中,至今我还没有发现有谁比我对经济学的兴 趣更浓。这一点总是让我觉得特别幸运和幸福,特别是在为申请出国深造准备自 我陈诉材料的时候。 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 正是这种兴趣使得我愿意比很多同 学花更多的

4、时间去阅读经济学论文,攻克一道道数学与经济学习题, 去感受学习 经济学的快乐。 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始于本科期间读经济学国际大师们的传记故事,阅读中感受着 大师们普通人的一面, 让我觉得那些诺贝尔奖得主们与我们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 得很近很近,并且发现原来这些被奉若神灵的大师们在学生时代也曾经懵懂过, 失败过,甚至小心眼过,然后在良师的提点下才“ 茁壮成长” ,而且这些严谨 的大师们居然也很有幽默感, 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激动而兴致倍增的事!正如球迷, 歌迷和影迷对于球星, 歌星和影星可以娓娓道来那样, 我不知不觉之间也了解了 大经济学家们的生活方式和研究历程,我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很幸运,在国内学 习

5、期间我总是能遇见真正做学问的良师和志同道合的益友(见我的硕士论文的英 语后记)。当第一次得到著名经济学家的热情洋溢的鼓励时,当看到自己的名字 第一次变成经济学期刊上的铅字时,当听到电话里第一次被人误称为教授时,当 第一次受邀请参加高级的学术会议时,当你的同学与朋友都觉得你将成为一名经 济学家时,你自然而然地就努力起来以争取“ 理性化 ” 师友们的“ 预期 ” 。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Mankiw 教授曾经说:做经济学研究本身那么地有趣, 更有趣的是居然还会有人给你钱让你去做。 体会二、首先练好基本功,“ 厚积 ” 才能 “ 薄发 ” 。 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硕士课程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如

6、果没有在高级 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这些标准课程上经受过严格训练 的话,那么就几乎不太可能做出让国际经济学界认可的“ 学术成果” 。所以在 研究生阶段如果单纯追求在国内杂志发表论文数量而不重视基础训练的话,那么 将来的研究就有可能只是低水平重复,缺乏后劲。因为经济学比其他任何一门社 会科学更加接近自然科学, 只有先学习了基本的科学方法和工具才可能了解和 掌握国际最前沿研究, 并以此为基础做出自己的创新。 在担任国内一些顶尖经济 学杂志的匿名审稿人期间, 我经常审到一些宣称自己做出了开创性发现和成果的 论文,但实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在1950 年代就在国外基本终结了,而且甚至

7、早 已是国际上标准教科书中的内容。 这充分反映了国内很多经济学人基础训练薄弱 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在北大学经济学的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学会了坐冷板凳, 踏踏实实求解一道道的高级宏微观习题,去数学系上数学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的大师 Lucas 教授就说过他曾学了数以吨记的数学书。客观地讲,在国内的多 如牛毛的二三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并不困难。我自己始终觉得在读经济学的 硕士和博士阶段,多去数学系听几堂随机过程或者泛函分析的课程从而充实自己 的 “ 工具箱 ” 要比在国内杂志上多发表几篇文章更有意义,更有 “ 学术 ” 价 值。我认识的很多优秀的经济学家都是这么叮嘱我的。 体会三、抽时间多练笔

8、,重视“presentation” 。 一般在学完标准基础课程以后就开始在专业领域学习并阅读大量的经典文献,我 觉得在了解基本问题和方法之后, 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某些有意思的想法以规范的 方式写下来, 包括相关文献的综述以及对自己“ 贡献 ” 的明确界定, 然后拿给 这个领域的专家教授们去求教,就能从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独立研究的基本功。 很多时候, 只有我自己先思考过了, 尝试过了, 然后才能恍然大悟为什么在那些 经济学大师们的经济学模型中采用的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假设,才理解到为什 么在某些问题上国际前沿的研究会“ 卡 ” 在这里不动了。 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不 是为了在国内杂志上发表, 而是为了

9、学习大师们的研究方法,在练习中掌握经济 学建模的基本技能。 有时候对一个基本的经济学模型进行反复“ 临摹 ” 方能体 会其内在的魔力。我自己就是这个方法的最大受益者。 写完习作以后,最好要多争取机会向老师与同学作报告(“presentation”) , 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功之一。 经济中心每周至少一次的海外访问学者学术报告 让我不仅了解了很多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而且也渐渐学到了如何做学术报 告,如何从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中吸取精华。在做报告时也要掌握各种方法,这样 在交流中就特别有利于认识自己的不足,扩展自己的视野并改进自己的文章。文 章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 我自己有不少习作都改过很

10、多很多遍,在很多 学术场合作过报告, 聆听了十几位国际和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意见。当觉得自己 的文章修改得差不多了, 然后投给相对较好的匿名审稿杂志的话,还可以得到匿 名审稿人的意见。 如果写一篇文章就扔在那里不改了,或者直接投给二三流的杂 志,那么其实是很可惜的事。 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如果不善于或者甚至不会做学术 报告,而只是自己独斟独酌的话,那么研究水平就会大大地落后。 经济学论文在强调逻辑严谨,行文规范的同时,也要求文字流畅。Mankiw 教 授就曾说到他本科时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写作课对他后来的经济学写作非常有益处。在经济中心我比较早地开始尝试用英语写论文,包括后来的硕士论文。 一方 面因为我

11、觉得英语是世界顶级杂志的唯一接受语言,另一方面经济中心所有老师 都是海外博士的优势使我更加珍惜机会向这些老师们学习英语写作。这对于任何 非英语国家的经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训练。 在经济中心的三年对我来说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第一年的标准化课程的学习和 考试基本上剥夺了自己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第三年要完成申请出国留学的一整 套纷繁的程序。之间还要抽空考完TOEFL 和 GRE 甚至 TSE 。所以如何利 用好课余时间练习经济学写作并且能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匿名审稿杂志上发表文 章就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在国内的匿名审稿杂志上发表论文周期通常要半年以 上,在国外较好的匿名审稿杂志上发表文章

12、,周期至少为1 年两年。所以能耐 住苦,挤时间,愿意一遍遍地修改自己的文章的确是一种对自己意志和兴趣的考 验。 体会四、多与经济学家交流甚至合作 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 要勇于并善于向老师们请教。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研究方 法和不同的理论研究重心, 所以多多听取各位经济学者的教诲特别有利于寻求自 己的学习和研究风格, 及时认识和纠正自己的不足。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详细地 了解优秀的经济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遇到理论困难时他们是如何 克服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当举世闻名的经济学大师, 像 Tom Sargent, Paul Romer, Richard Nelson 等美国教授指点我学

13、习数学, 热情地评论我的论文初 稿时,我的学术自信心与兴趣都陡然提高。与林毅夫老师合作写论文又让我切实 地感受并学习他那种重视对现实的观察与归纳能力,与赵耀辉教授讨论问题让我 认识到实证研究的重要性, 与陈平老师的对话则提醒了我不要放弃从其他学科汲 取经济学思想与方法的尝试, 等等。与经济学家的交流与接触还有利于增进自己 对国内外经济学术界的了解,有利于制定适合自己的比较长期的学习与研究规 划,避免走前人的弯路。芝加哥的中国人 center我被“ 芝加哥化 ” 了 暑期回国感想之一王勇(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现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 2006 年 7

14、 月/center 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已经求学三年,这次暑假回国呆一个月, 在与老师同学不断 的接触中我第一次突然强烈地意识到我的学术神经和血液已经被彻底地“ 芝加哥 化” 了。这是一种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近乎宗教的学术信仰和自豪感。 芝大的校训直译过来就是“ 让知识不断积累,以丰富人生” ;每当别人提起 “ 芝加 哥学派 ” ,我总是会联想到武侠小说中一个刚入少林的小弟子对于前辈方丈高僧 的无限景仰之心和对同门的手足之情,或许在别门别派前还带有那么一点点轻稚 的“ 傲气” 。现在想来,或许这种傲气是外人惯出来的罢。因为每次向别人自我介绍说在芝大 念经济学, 对方常常会马上客气地说起诺贝

15、尔奖。半年前回国在上海返签, 我紧 张等待美国签证官的第一个提问,听到的居然是“Oh, so you are from University of Chicago, do you want to win the Nobel Prize? ”,让我不 知如何回答却非常开心, 站在那里傻笑。 其实我们在芝加哥的时候反而很少说诺 奖,经济系学生中间流传最多的关于诺奖的故事是Lucas 和 Heckman曾经都 没有在第一次就考过芝大经济系core exam,Heckman还为此转到了普林斯 顿,但是他们后来都拿了诺奖。所以我们系就有个名言“ 要想拿诺奖,最好第一 次考 core exam不要考过 ”

16、 。但是据我观察考前好像每个人都非常卖力地准备 应考, “ 诺奖” 似乎没有任何诱惑力。芝大经济系目前还在讲课的诺奖得主有四个人。研究经济史的Fogel 常常呆在 商学院而且一度曾经常去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但是我没有选过他的课因此几 乎没有见过他。 76 岁的诺奖得主贝克尔教授与我的办公室在同一套间,因此几 乎天天见面。他即使在周末都会来办公室,还打网球,周一的workshop上他 最为活跃,这个暑假他要在欧洲三四个国家做包括牛津大学的希克斯讲座在内等 四场讲演。每次当我坐在 Becker教授办公室里凌乱的大书桌前看他在黑板上做 推理的时候,每次当我在晚上八九点钟时的经济系走廊里见到Heckman教授 背着个大黑挎包刚要回家时, 每次与 Lucas 教授见面讨论论文听到他说“ I don t Know” 时,我的心中总是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激动,我私下将他们尊称为“ 学术 贵族” ,因为我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他们,拿了诺贝尔奖以后还是那么地一如 既往平心静气地勤奋着和谦逊着。这些学术泰斗尚且如此, 我找不到理由为什么 号称“ 热爱经济学 ” 的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