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79274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生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5 C A A C D 610 D D C C D 1115 B C A D B 1620 B D A C A 1 ()一个成熟的植物模式细胞包括A.细胞质和细胞核B.大液泡和细胞壁C.细胞壁和原生质体D.叶绿体、大液泡和细胞壁2 ()确定植物细胞与相邻细胞的水分流动方向最好的指标是A.水势B.压力势C.衬质势D.液泡的浓度3 ()干燥种子的吸水属于A.吸胀吸水B.代谢吸水C.渗透吸水D.主动吸水4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最活跃的部位是A.根冠B.伸长区C.根毛区D.分生区5 () 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是A.最大需水期B.最高生产效率期C.幼苗期D.水分临界期

2、6.()PS的中心色素分子是:A.P430 B.P652 C.P680 D.P7007.()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氧气来自于A.二氧化碳B.葡萄糖C.3磷酸甘油酸+ D.水8.()C3植物固定 CO2的最初产物是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1,5二磷酸核酮糖C.3磷酸甘油酸D.草酰乙酸9.()植物呼吸作用的底物通常是A.乙醇酸B.蛋白质C.糖类D.脂肪10.()以氨基酸为呼吸底物时,呼吸商A.等于 1 B.小于 1 C.大于 1 D.不能确定11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植物细胞中葡萄糖降解的主要途径是A.PPP B.EMP-TCA C.EMP-PPP D.PPP-TCA 12 ()氧化磷酸化形成ATP

3、的过程是A.放能过程B.贮能过程C.既有放能也有贮能的过程D.A、B、C 都不正确13 ()在呼吸作用中,产能最多的磷酸化作用是A.氧化磷酸化B.底物水平磷酸化C.光合磷酸化D.反应物水平磷酸化14 ()对气孔开闭起重要作用的元素是A.N B.P C.Ca D.K 15 ()种子成熟时的最理想温度条件是A.昼夜温差小B.昼夜温差大C.昼夜温度高D.昼夜温度低16 ()可催熟青香蕉的激素是A.生长素B.乙烯C.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17 ()植物有机物质运输的形式是A.葡萄糖B.果糖C.淀粉D.蔗糖18 ()可以进行极性运输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乙烯C.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19 ()促进植物向

4、光弯曲最有效的的光是A.红光B.黄光C.蓝紫光D.远红光20 ()某植物进行暗期光间断处理,结果促进其开花,该植物属于A.长日植物B.短日植物C.中日植物D.日中性植物二、多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的括号内,答错、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 分,共 10 分)1 ()冬小麦春化处理后的主要变化有A.可溶性蛋白质增加B.脂类物质增加C.氨基酸含量增加D.赤霉素含量增加2 ()细胞壁的结构包括A.初生壁B.再生壁C.胞间层D. 次生壁3 ()植物的双受精中,与精细胞相融合的细胞有A.反足细胞B.极核C.卵细胞D. 胚细胞4 ()使植

5、物根冠比( R/T)值增加的因素有A.施用 CCC B. 增施氮肥C.相对干旱D.进行灌溉5 ()高温损害植物,主要是使植物A合成速度减慢B.降解加剧C.脂类液化D.蛋白质变性1.A C D 2.A C D 3.B C 4.A C 5.C D 三、填空题1.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有水,温度,氧气,光照2.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接受光周期诱导的色素是。3.植物细胞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有和。4.在光合电子传递中,最终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5.高等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质的途径有、。6.缺氮的生理病症首先表现在叶上,缺钙的生理病症首先表现在叶上。7.种子中的贮藏物质主要有、。8.双受精过程中,一

6、个精细胞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另一个精细胞与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初生。9.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和反应。10糖酵解过程中发生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在TCA 循环中发生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答案: 2叶片,光敏素 3游离态,束缚态4H2O,NADP+5无氧呼吸,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6幼,老 7淀粉,蛋白质,脂肪8合子,胚乳 9吸收,传递,光化学102,1 四、名词解释1.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分子。2. 植物激素: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3.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发育,诱导植物开花的作用。4.顶端优势

7、:植物顶端在生长上占有优势的现象。5.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称为抗逆性。抗逆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五、问答题答题要点1植物生长相关性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答:植物生长相关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2 分)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2 分) 主茎与侧枝侧芽的相关。(2 分) 2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作为必需元素的必备条件是:缺乏该元素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2 分) 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2 分) 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间接的。(2 分) 3.答:原因有两个方

8、面:高山上水分较少,土壤也较瘠薄,肥力较低,气温也较低,且风力较大,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树木纵向生长。(2 分)高山顶上因云雾较少,空气中灰尘较少,所以光照较强,紫外光也较多,由于强光特别是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因而高山上的树木生长缓慢而矮小。(4 分)4C3途径是谁发现的?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作用是什么?答:C3途径是卡尔文( Ca1vin)等人发现的。(2 分)可分为三个阶段:羧化阶段, CO2被固定,生成 3-磷酸甘油酸,为最初产物。 (3 分)还原阶段:利用同化力(NADPH、ATP)将 3-磷酸甘油酸还原成3-磷酸甘油醛。(4 分)更新阶段,光合碳循环中形成的3-磷酸甘油醛,经过一系列

9、的转变,再重新形成RuBP的过程。 (3 分)试卷二1.证明根系存在根压的证据有、。2.光敏素有和两种存在形式3.光合色素按照功能不同可分类为和。光合作用的最终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4.糖酵解是在细胞中进行的,它是和呼吸的共同途径。5.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有和两种。6.按照种子发芽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种子分类为、和。7.植物细胞被动吸收矿质元素,可通过、和三种方式进行。8. 植物通常通过和两种方式抵抗不良环境9.组成植物细胞的有机大分子有、10.CAM 途径的二氧化碳固定和还原是在、上分隔开来的。11.植物受精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填空题1.伤流现象吐水 2.红光吸收型( Pr)远

10、红光吸收型( Pfr)3.作用中心色素辅助色素(聚光色素、集光色素) 4.细胞浆(细胞质)有氧无氧 5.结合态(束缚态)自由态(游离态) 6.需光种子需暗种子中光种子 7.扩散作用离子通道载体 8.逆境逃避逆境忍耐 9.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10.时间空间 11.传粉融合前期融合期二、单项选择题(各1 分,共 20 分)()1 可解除马铃薯休眠,使之在一年中可作两季栽培用种的激素是A.IAA B.GA C.ABA D.ETH ()2 植物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A.叶片B.茎尖C.花蕾D.根尖()3 可促进长日植物多开雌花的光照条件是A.长日照B.短日照C.中日照D.不连续日照()4 能促进花

11、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元素是A.Mn B.Zn C.B D.P ()5 正常生长的细胞的能荷值是A.00.5 B.0.50.75 C.0.750.95 D.1.0 ()6 C3 植物的 CO2受体是A.PEP B.RuBP C.PGA D.OAA ()7 禾谷类作物叶瘟病和果树顶枯病是因为缺少A.B B.Zn C.Mn D.Cu ()8 光合作用的中心色素分子是A.叶黄素B.胡萝卜素C.叶绿素 a D.叶绿素 b ()9 植物呼吸作用的底物通常是A.乙醇酸B.蛋白质C.糖类D.脂肪()10 生物膜中起骨架作用的物质是A.磷脂B.蛋白质C.多糖D.纤维素()11 以氨基酸为呼吸底物时呼吸商A.等于

12、 1 B.小于 1 C.大于 1 D.不能确定()12 在呼吸作用中,产能最多的磷酸化作用是A.氧化磷酸化B.B.底物水平磷酸化C.光合磷酸化D.反应物水平磷酸化()13 对气孔开闭起重要作用的元素是A.N B.P C.Ca D.K ()14 可催熟青香蕉的激素是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乙烯D.赤霉素()15 在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其含量会急剧增加的物质是A.乙烯B.水分C.淀粉D.蛋白质()16 叶绿素卟啉环的中心原子是A.Cu B.Fe C.Mn D.Mg ()17 光合作用中释放出的氧气来源于A.H2O B.CO2 C.RuBP D.PGA ()18 C4植物最初固定 CO2的受体是

13、A. PEP B.RuBP C.PGA D.OAA ()19 一般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A.甲醛和乙醛B.乙醛和乙醇C.乙醇和乳酸D.乙醛和乳酸()20 下列哪一部分不属于质外体A.细胞壁B.胞间连丝C.细胞间隙D.初生壁1.B. 2. D. 3. A. 4.C. 5.C. 6.B. 7. D. 8. C. 9. C. 10. A. 11. D. 12. A. 13.D. 14.C. 15. A. 16. D. 17. A. 18.A. 19. C. 20.B.三、名词解释1.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对水分亏缺最敏感的时期,此时缺水将会对植物产生无法弥补的危害,甚至不能完成生活史。2.同化力:在光合

14、作用光反应中,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所形成的ATP 和 NADPH+H+,可用于暗反应中同化 CO2为有机物质。3.氧化磷酸化:与呼吸链相偶联,利用呼吸链释放的能量将ADP 和 Pi 合成 ATP 的过程。4.三重反应: 乙烯对豌豆黄化幼苗上胚轴的生长具有促进加粗生长、抑制伸长生长和使其失去负向地性横向弯曲生长的三种效应。5.植物抗逆性:是指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四、问答题1根系吸收矿质元素有哪些特点?答:根系吸收矿质元素有以下特点根系吸收矿质与吸收水分不成比例根系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根系吸收矿质元素会产生单盐毒害与离子颉颃2叶色深浅与光合作用有何关系?为什么?叶色深浅与光合作用关系

15、是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与叶色深浅呈正比。当叶色超过一定的范围,光合作用速率与叶色深浅不呈正比因为叶片颜色深浅反映了叶绿体色素含量的高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吸收、传递光能和光能的转化。在一定范围内,叶绿体色素含量越多,吸收、传递转化的光能越多,光合速率就快;当含量过多,会受到光合机构的限制和暗反应速率的限制以及环境因素的限制,不能继续提高光合速率。3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PPP是葡萄糖直接氧化的生化途径,产能效率高PPP产生大量的 NADPH 可用于脂肪酸、 固醇等有机物的合成、 非光合细胞的硝酸盐、 亚硝酸盐的还原以及氨的同化、丙酮酸羧化还原成苹果酸等过程。该途径的中间产物与光合

16、碳循环的中间产物和酶相同,可以与光合作用联系在一起。该途径的中间产物是许多重要有机物生物合成的原料。如芳香族化合物合成、生长素、木质素、绿原酸、咖啡酸等与植物抗性密切相关的物质。PPP可以代替正常的有氧呼吸途径。4. 试述光敏色素与植物花诱导的关系?答: 一般认为光敏色素控制植物的开花并不决定于Pr 或 Pfr 的绝对量,而是与PfrPr 的比值有关。对短日植物来说,在光期结束时,Pfr 占优势、 PfrPr 比值较高不利于开花,转入黑暗时,PfrPr 比值降低,当 Pr rPr 比值降到低于临界值时,短日植物可以发生成花的反应,对长日植物来说,较长的光期结束时,PfrPr 比值较高,这恰好是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但如果暗期过长, Pfr 转变为 Pr 相对比较多,PfrPr 比值下降,长日植物不能成花。用红光中断暗期,Pfr 水平提高, Pr 水平下降, PfrPr 比值升高,短日植物开花受到抑制,长日植物开花受到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