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与沈约考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71811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勰与沈约考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刘勰与沈约考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刘勰与沈约考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刘勰与沈约考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刘勰与沈约考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勰与沈约考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勰与沈约考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勰与沈约考论【作者】孙蓉蓉【作者简介】孙蓉蓉,南京大学 中文系教授210009 【内容提要】 梁书和南史的刘勰传都记载了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与沈约有着重要的 关系 。刘勰完成文心雕龙之后,干之于沈约。沈约“ 大重之 ” ,谓其 “ 深得文理 ” 。对于刘勰传中的这些记载,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刘勰为何“ 欲取定于沈约” 、为何“ 无由自达 ” 及沈约为何 “ 大重之 ” 等问题作了考论。摘 要 题】文论研究 【关 键 词】刘勰传 / 刘勰/ 文心雕龙 / 沈约/ 声律梁书和南史的刘勰传都记载了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与沈约有着重 要的关系。刘勰完成文心雕龙之后,在当时未为名流所赏识,于是刘勰想得 到

2、沈约的评定。 而当时沈约官位显赫, 刘勰不能直接前往, 于是不得不像鬻货的 小贩那样,将书稿干之于沈约的车前。沈约阅后,认为文心雕龙深得文理, 大为推重。对于梁书和南史刘勰本传中的这些记载,在文心雕龙研 究中,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与沈约的关系问题 作一考论。 一、刘勰为何“欲取定于沈约”? 梁书刘勰传 在引录了文心雕龙序志 的全篇以后, 载曰:文心雕龙 “既成,未为时流所称。 勰自重其文, 欲取定于沈约。 ”那么,刘勰在完成了 文 心雕龙之后,为何“欲取定于沈约”呢? 根据梁书刘勰传的记载,刘勰“欲取定于沈约”的原因,是文心雕龙 完成后,“未为时流所称”, 因此,刘勰想

3、得到当时“贵盛”的沈约的评定和赞 赏。从当时的情况来看, 文心雕龙“未为时流所称”,这是很自然的了。因 为一方面, 人们对一本有价值的书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 它往往不可能在刚 问世时就被人们所看重; 而另一方面, 这也同作者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不无关 系。刘勰出身庶族,社会地位低微,声名不显,因此其文心雕龙完成后,根 本不可能得到时流的称赏。 我们认为,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以外, 刘勰“欲取定于沈约”的最根本的原因,正 如梁书本传所说的“勰自重其文”,刘勰欲通过著述文心雕龙来改变自 己的社会地位,为进入仕途创造条件。根据梁书刘勰传的记载,刘勰的祖 籍在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刘氏家族约在东晋

4、初年举家南迁至京口(今江苏 镇江),刘勰就出身于京口。 梁书刘勰本传虽记载有“祖灵真,宋司空秀之 弟也”, 刘勰的祖父刘灵真是宋司空刘秀之的弟弟,但是刘秀之及其族叔刘穆之, 刘氏家族中地位最为显赫的两位人物,都是因军功而被擢拔的, 他们皆不属于士 族,而是庶族。在门阀 制度森严的南朝,庶族出身且早年丧父的刘勰,就没有可 以依赖的祖上,使他能够自然进入仕途。而刘勰自己笃志好学,才华横溢,不甘 于沉沦湮没,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进入仕途以实现人生理想, 于 是他要为自己寻找可以进身的靠山。梁书刘勰传记载:“依沙门僧祐,与 之居处,积十余年。 ”刘勰二十来岁时依附僧祐,是因为僧祐在齐梁时

5、期不仅在 佛界名声大振, 是当时著名的律学大师, 而且与齐梁一些主要执政者关系异常密 切,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待遇。 而刘勰所寄居的定林寺, 也是当时钟山上的一座名 刹,不仅名僧辈出,而且也是权贵名流经常出没的场所。因此,刘勰想借助僧祐的地位和影响,利用定林寺的特殊环境,希望有朝一日能“达则奉时以骋绩”。 然而,刘勰在定林寺十余年, 由于齐末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使他始终没有仕进 的机会。在出仕一时受阻的情况下,刘勰转而“穷则独善以垂文”(注: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时序、明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 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 社 1983 年版,第 526 页。),想通过著书立说来立身扬 名。文心雕龙是

6、刘勰于齐中兴年间(501-502) 在定林寺内完成著述的,当时 他三十三、四岁。刘勰从齐永明七、八年(489、490)依附僧祐寄居定林寺,到天 监初(503) 起家奉朝请,这十几年的时间,他广阅经藏,深研佛典,协助僧祐抄 撰、整理佛经。于是能博通经论,簿录定林寺的经藏。此外,刘勰又攻读经史群 籍,为文心雕龙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经过长时间的充分准备,刘勰在 定林寺内伴着青灯、黄卷,终于完成了文心雕龙的写作。在出仕无望的情况 下,刘勰就是想通过著述文心雕龙来立身扬名,这就是其“自重其文”的原 因。而文心雕龙完成后却“未为时流所称”,这种情况使刘勰不得不“欲取 定于沈约”,以提高自己的声誉,进而

7、为能进入仕途创造条件。 而刘勰之所以选择了沈约作为借重的对象决非偶然,是与沈约在齐梁时期政坛和 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有关。沈约(441-513) ,字休文,吴兴武康(属浙江德清) 人,历仕宋、齐、梁三代。沈约起家奉朝请后, 先被引为安西外兵参军、 兼记室。 至宋末,为尚书度支郎。入齐,沈约先为萧长懋征虏记室,带襄阳令。萧长懋立 为太子后,沈约为东宫步兵校尉、管书记,迁太子家令。以后,兼著作郎,迁中 书郎、黄门侍郎等。到梁代齐时,沈约因曾极力主张萧衍称帝,因而得到萧衍的 特别赏识。萧衍于天监元年(502) 四月登皇位,沈约被先后任命为尚书仆射、右 光禄大夫、尚书令、行太子少傅等。沈约在世七十三年,

8、在宋、齐、梁政坛上的 地位极为显赫。不仅如此,沈约还是齐梁之际文坛的领袖,史称“一代词宗”、 “当世辞宗”等。沈约的诗文 创作及其文学 思想, 在齐梁文坛上都有重要的影响。 沈约现存诗有二百四十余首,文近两百篇。此外,沈约还大力奖掖、延誉年青的 文人学士,像谢朓、任昉、陆倕、张率、王籍、吴均、何逊、萧子显等,沈约都 曾予以 评论过。如南齐书谢朓传 :“朓善草隶, 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 百年来无此诗也。 ”梁书任竄传 :“竄雅善属文, 又长载笔, 才思无穷, 当世王公表奏, 莫不请焉。竄起草即成, 不加点竄。沈约一代词宗, 深所推挹。” 沈约对年青文士的这些赞誉性的评论,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无疑起

9、了推动的作用。 而经沈约赞誉过的人, 有的还得到了提拔。 因而当时有不少的文人学士欲求誉于 沈约,如钟嵘就是其中之一。 南史钟嵘传 载:“嵘尝求誉于沈约, 约拒之。 及约卒,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 盖追宿憾,以此报约也。”由于沈约 在当时政坛和文坛上具有这一特有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刘勰在完成文心雕龙 而“未为时流所称”的情况下, 便很自然地欲求誉于沈约, 希望能得到沈约对文 心雕龙的推重。那么沈约对文心雕龙的推重,是否使刘勰因而能进入仕途呢?根据 梁书刘 勰传的记载,刘勰于天监初(503) 起家奉朝请后,开始进入仕途,先后任临川 王萧宏记室、车骑仓曹参军、太末(今浙江衢县)县令、南康王萧

10、绩记室、东宫 通事舍人、步兵校尉等。刘勰的出仕与沈约对文心雕龙的赞誉,两者是否有 因果关系呢?清刘毓崧以为沈约对文心雕龙 的赞誉, 使刘勰得以“奉朝请” 而进入仕途。他在通谊堂集书文心雕龙后中指出:刘勰“终齐之世, 不获一官,而梁武天监之初,即起家奉朝请,未必非约延誉之力也。”但联系刘勰出仕前后的 时代背景来看,刘勰得以进入仕途, 主要并不是由于沈约对 文心 雕龙的赞誉,而是梁武帝萧衍登上皇位后,在用人选举制度上作了重大改革。 如萧衍于天监元年 (502) 即下诏曰:“可分遣内侍,周省四方,观政听谣,访贤 举滞, 若怀宝迷邦,蕴奇待价,蓄响藏真, 不求闻达,并依名腾奏, 罔或遗隐。 使輶轩所届

11、,如朕亲览焉。”(注: 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二武帝纪中, 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版。)梁武帝萧衍的这一用人选举制度,其实质是想 以此来巩固和加强君权统治, 缓和士庶矛盾, 但它实际上为庶族的仕进开了方便 之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才使刘勰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因此,刘勰在定林 寺十余年完成文心雕龙之后,得以如愿以偿,“起家奉朝请”,进入仕途。 虽然沈约对文心雕龙的推重并没有对刘勰的仕进起直接的作用,但是,沈约 对文心雕龙的“大重之”,无疑对文心雕龙在当时文坛上的传播有着重 要的影响。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 卷十八载: “刘勰撰文心雕龙 论古今文体, 未为时流所重;沈约大赏之,陈于几案。于是竞相传焉。”

12、沈约的“大重之”是 否使文心雕龙“竞相传焉”,这还需要别的旁证材料加以证实。然而,沈约 作为齐梁时期文坛的领袖,他对文心雕龙的赏识,这对文心雕龙的流传 和提高刘勰的声誉无疑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刘勰曾为萧统的东宫通事舍人,梁 书刘勰传谓“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萧统对刘勰的“深爱接之”, 是因其“好文学”, 其中自然也有 文心雕龙 的因素。就萧统所编选的 文选 来看,两书有许多相近之处,似可说明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另外, 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立言下篇有两节文字与文心雕龙指瑕篇的文字 极为相似,王利器先生曾经指出: “文心于可不慎欤之下, 一滚说下去, 金楼子无端分为两截,非也。刘彦和时代较梁

13、元帝略早,当彦和此书于沈约 之后,约大重之,其时文心必因而流传,故梁元帝得以书录之耳。此尤 为文心一书写成于齐,流行于梁之的证也。”(注:转引自张少康等:文 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 页。)王利器先生以为,沈 约的“大重之”,使文心雕龙“必因而流传”。 由上可见,刘勰“自重其文”,对文心雕龙寄予着能改变自己命运和地位的 期望,文心雕龙在“未为时流所称”的情况下,刘勰“欲取定于沈约”。沈 约的“大重之”,虽然对刘勰的仕进没有起到直接的作用,但使文心雕龙因 而得以流传,刘勰也因此名声鹊起。 二、刘勰为何“无由自达”? 梁书刘勰传记载:“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

14、出,干之于车 前,状若货鬻者。”这一记载说明,由于当时沈约的“贵盛”,使刘勰“无由自 达”。 刘勰究竟为何“无由自达”,学术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元化先生认为, 刘勰之所以“无由自达”,就在于刘勰的庶族出身。他指出:“为什么文心雕 龙书成之后,刘勰不利用自己在定林寺的有利地位以及与僧祐的密切关系去会 见沈约; 相反, 却无由自达,非得装成鬻货者干之于车前呢?这个疑问只能用士 庶天隔的等级界限才能解答。”(注: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古 籍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8 页。)而持刘勰出身士族说的学者则否定了这一说法, 如周绍恒先生 刘勰出身庶族说商兑 一文认为, 以刘勰欲取定于沈约而又

15、“无 由自达”的记载来断定刘勰是出身于庶族而不是士族,是缺乏说服力的。 文章还 以曾被沈约“拒之”的“晋侍中雅七世孙”钟嵘来推论:“既然钟嵘是士族也曾 被沈约拒之,那么梁书无由自达云云,又怎能说明刘勰一定是出身子庶族呢?”(注:周绍恒:刘勰出身庶族说商兑,文心雕龙研究第三 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61 页。)周绍恒先生的这篇文章是针对刘 勰为庶族说而谈的, 虽没有正面解释刘勰为何“无由自达”,但也说明了刘勰之 所以“无由自达”,不是其出身庶族之故。 我们认为,刘勰的庶族出身和南朝的门阀制度, 是刘勰“无由自达”的根本原因。 出身的低微, 加上当时门阀制度的等级森严, 使刘勰不能直接面见当时既是豪门 士族、又极为“贵盛”的沈约。 承袭两晋的门阀制度, 南朝的世家大族在政治上、 经济上和社会上仍然享有特权。 世家大族的子弟可以凭藉祖上的资荫,自然进入 仕途,并能青云直上, 所谓“贵仕素资, 皆由门庆, 平流进取,坐至公卿”(注: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十三褚渊王俭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2 年版。)。因此,南朝宋、齐、梁朝廷内的高官重位都是由世家大族担任的,他 们的政治地位相当显赫。 在经济上, 世家大族也有绝对的优势。 他们强占大量 土 地,由此造成了自耕小农经济的衰颓和破产。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 尤其显得无 比优越。世家大族和寒门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