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种苗建设的措施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64591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助县种苗建设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互助县种苗建设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互助县种苗建设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助县种苗建设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助县种苗建设的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互助县种苗建设的措施摘要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根据互助县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林木种苗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林木种苗;存在问题;建设思路;青海互助 种苗是造林绿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大量良种壮苗是发展优质高效林业的前提和保证。党中央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随着互助县生态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造林工程的实施,以及城市绿化用苗的不断增加,种苗问题已成为影响造林绿化质量和速度的重要制约因素,是绿化工作中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环节。 互助县现有国营苗圃 3 个,培育以青杨、云杉、圆柏、沙棘等

2、树种为主的苗木。历年来的育苗工作虽然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育苗面积少,苗木供应不足,育苗结构不够合理,且管理较粗放,整体效益不高。二是对苗木的遗传品质重视不够,缺少对优良品种的选择和培育,造林后难以形成优良林分,实现林木的速生、丰产、优质。现就今后互助县种苗建设谈几点认识。 1 加强基地建设,保证种苗供应 种苗生产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随着生态建设力度加大,任务加大,用苗、用种量也将增大。要根据全县造林任务进行科学规划,主要依靠自己的基地解决种苗需求,因地制宜,依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各地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苗圃的生产潜力,建设适量大型现代

3、化的育苗基地,培育以造林绿化骨干树种为主体,以优良珍贵的乔灌木为补充,形成不同区域、不同树种和品种的种苗供应2新格局。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种苗生产体系,重点工程一定要走定向育苗、上良种壮苗、大苗的路子。 按照苗木生产具有阶段性、长期性特点,合理调整育苗结构,实现苗木种植长、中、短期树种,扦插育苗、播种育苗等不同类型、品种结构的合理搭配,使苗圃的苗木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保持苗圃稳定健康发展。 2 实行规模化生产,努力转变经营机制 互助县现有苗圃规模较小,面积分散,虽然机制灵活,但科研发展力、现代化生产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应引进

4、科学的现代企业理念和机制,以大型骨干苗圃为依托,通过兼并重组、借地育苗、股份制经营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更好地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栽培技术,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创新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壮大苗圃经营实力。 3 注重林木良种选育工作 林木的速生丰产,主要决定于树木本身的遗传性。实践证明,在相似的环境条件和经营管理条件下,应用良种育苗造林,不但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木材生产率,而且可以改进木材品质,增加对病虫害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为此,要提高对良种的认识,从源头上把好种苗质量关。 (1)在进行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云杉、桦树、落叶松等主要造林树种,选择立地条件好、

5、林木生长优良的同龄林分(或优树)建立母树林,并进行适当的间伐、除草、施肥等管理措施,提高种子品质和采种量。 (2)通过选育引种,建立优质种子园及杨树、沙棘等优良品种的采穗圃,为优质壮苗的培育提供物质保障。 (3)建专门的引种驯化区。一是充分利用青藏高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快青海省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二是引种国内外的优质品种,通过不3断试验、示范、扩繁,增大外引优质品种的比例。 (4)在进行苗木常规繁殖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培育新优品种。 4 搞好种苗销售管理 (1)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检查验收,详细了解和掌握每个苗圃每年所培育苗木的种类、当年及下一年度出圃苗木数量,并

6、根据本地区对各种种苗的需求情况,为苗圃提供需求信息,加强对苗圃的监督和宏观调控管理。同时,根据造林绿化工程建设需要,可尝试对骨干苗圃实行订购育苗供应苗。采取一年一定购的办法,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稳定苗圃的育苗规模和育苗品种。 (2)苗圃特别是大型骨干苗圃,应重视苗木种类、数量、土壤情况、苗木的成活率、出圃苗木的等级、商品率、苗圃的生产经营情况等信息数据的收集与集累,为苗圃的管理与经营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较科学地掌握与调整生产方向、种植结构,及时将苗木推向市场,保持苗木生产的连续性。 5 走科技兴圃之路 (1)开展育苗科技研究,增加种苗科技含量是苗圃在市场经济中立足的关键。对育苗中的重要科技项目

7、,及时立项研究,联合省内外科研单位,紧跟国内外育苗科技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植物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力争在花卉、沙棘等优良品种的快速繁育方面有所突破。 (2)系统广泛地推广先进育苗技术,如化学除草技术、容器育苗技术、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等。从育苗前种苗的处理、土壤管理、苗圃的除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苗木的分级管理和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应大力应用先(下转第213 页) (上接第 211 页) 进科技,使苗木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大幅度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 4(3)重视智力投资开发,逐步增加大中专学生的比例,创造专业人员发挥潜能的环境和技术岗位,充分发挥其知识优势,形成人才利

8、用上的良性循环。有针对性的做好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专业培训工作,使在职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能够胜任其本职工作。 6 开展种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林木种苗质良的监督检查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是行政主管部门依靠法律手段规范种苗市场,保证种苗质良的有效手段。建议主管部门重视相应的机构建设,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高的质量检验队伍,建立标准化的检验室,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制定和完善检测指标,全面开展种苗质量检验,努力减少因种苗质量问题给林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7 参考文献 1 王建风,黄生福,李秀贞.湟中县林木种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68,72. 2 李福源,孙永红.大通县林木种苗建设及发展J.青海农林科技,2005(3):77-79. 3 曾存保.白银市林木种苗建设思路与对策J.甘肃科技,2005,21(11):237-239. 4 崔红.浅谈山西林木种苗建设J.山西林业,2003(6):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