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骏马文学影视作品对比赏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58708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骏马文学影视作品对比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黑骏马文学影视作品对比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黑骏马文学影视作品对比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黑骏马文学影视作品对比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骏马文学影视作品对比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骏马文学影视作品对比赏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骏马原著与电影对比赏析我来自内蒙古,我是草原得的儿子,我深深感受到黑骏马包含的情怀,当片尾蒙古人响起,更是潸然泪下。 草原的广袤与苍凉, 牧民的坚强与惆怅,触动着我的心灵,更唤起内心深处的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引言文学是电影的灵魂,是电影的基础,电影是艺术的表现不是技术的堆砌。所以虽然张承志的原著黑骏马和谢飞的电影黑骏马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文学作品毕竟与电影有所不同,两者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 相比于原著的丰富的内涵,电影还是表现的热情、激情和力度不足。电影与原著最大的不同,在于索米娅如何怀孕。原著中索米娅是被恶棍希拉所强暴;而在电影中, 是因为一种自然的吸引, 弱化了原著中的冲突。

2、这样的区别,直接影响了随后人物的内心走向。赏析:对于索米亚的怀孕,奶奶及索尼娅的态度与“我”是截然不同的。她们代表着草原的文化, 认为女人世世代代都是这样的,这是草原生活的习性。 虽然索米娅感到愧疚, 但随后并未表达出过多的悲伤,跟不会像“我” 所期待的那样,向“我”吐露内心的委屈。 “我”是愤怒的,愤怒于希拉的无耻,愤怒于奶奶和索米娅的态度,也愤怒于索米娅对于将要出生的孩子的爱,“我”毕竟在城市生活过,接受了教育,对于这件事, “我”是不能忍耐的。认知不同所产生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所以,愤怒之后,陷入的是更加长久的孤独。“我”追求着纯洁、自由、美好的生活和事业,但又不能没有索米娅,“我”是希望

3、索米娅能够向“我”述说内心的委屈和悲伤,甚至于这么做了,“我”还会原谅她。而她却没有这样,而对于将要出生的生命表现出关爱更加让我感到了绝望,在现实的痛击之下,选择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对于这一段的描写中,原著更加的清晰,把“我”的心路曲折的历程,情感的变化描写的细致入微,以至于最后选择离开贴合情感走向,一切水到渠成。在电影中,白音宝力格这个名字是父亲把他送给额吉老奶奶的时候,额吉为她取的,而在原著中, 男主人公一开始就叫白音宝力格。对于主人公的身份,原著中他是一个畜牧厅的科技工作者,而在电影中他是一位歌手。 周而复始的 钢嘎哈拉 ,古老的歌曲被传唱,也为影片奠定了苍凉的基调。对于“我”开始对索米娅

4、有了情感。原著中是我在驯服钢嘎哈拉时,看到索米娅的身材便有了一丝情愫,后来,奶奶在河边让我们以后结婚。而电影中对于“我”情窦初开这一段则没有描述,直接就是在河边的那一段。而我们后来的情感的发展,原著中,在索米娅送我去学兽医时,“我”在车上就直接向索米娅表明了自己的情感, 而电影中则只是点到而止, 只有“我”为索米娅披上外套的场景。原著中,两人在草原的日出,恋情达到了高潮。此外,电影中还有一段索米娅回忆在白音宝力格离开以后,奶奶记性不好, 在茫茫的白雪中喃喃自语的场景。这个场景以及奶奶说的话特别的感人,也让白音宝力格感到无比的愧疚。对于两部作品的主角黑骏马,虽然作者以黑骏马为题,却与马无关,这是

5、关于人的故事。在黑骏马这一点的引出上,原著中,“我”和索米娅十三岁的时候,我们一起坐牛车出去, “我”看到了骑马的孩子就心生羡慕;而电影中是“我”和索米娅一起去牧羊的时候, “我”问起索米娅为什么我们家有牛和羊却没有马时, 索米娅回答说, 只有家里有男子汉才能养马,现在有了你,我们就能养马了。不过二者中钢嘎 哈拉都是在一场大雪之后, 母马被冻死了, 小马驹活了下来,在这一点上, 两者都是一致的。 而在白音宝力格阔别草原多年后骑着一匹黑马去看望索米娅时, 电影中钢嘎哈拉在索米娅为奶奶送葬的时候就已经老死了,白音宝力格骑的是一匹借来的黑马,但是在原著中, 他骑的就是那匹由奶奶、索米娅和自己一起养大

6、的钢嘎哈拉,如今已是宽胸细腰的高头大马。在对于父亲的回忆方面,在电影中,主人公只是多次提到父亲的工作很忙,而在原著中开篇就写到父亲指责主人公多年没有回到从小生长的草原,缺乏对于草原的诚挚的爱。而事实上,主人公一直都没有忘记草原。而且,在电影中,我在额吉奶奶家中生活的时候, 父亲只是给我们带过一次信; 但是在原著的描述中,父亲时常会来看我们, 但是“我”并不爱缠他, 只要蒙古包外有一些动静,“我”就会跑出去,应为我已经被草原拥抱、融化。在给奶奶送葬这一段, 原著中是索米娅赶着牛车把奶奶的尸体送到山谷里去,但是车坏了,碰上了赶马车路过的达瓦仓,达瓦仓替“索米娅”安葬好奶奶后,把“我”送回,但是由于

7、放心不下,后来又办了一张结婚证,把索米娅接走了。而电影中,索米娅在赶着钢嘎哈拉带着的马车把奶奶的尸体运到河边去安葬,钢嘎哈拉老死了,遇到了开车路过的达瓦仓。赏析: 多年之后,“我“突然发现,生活淹没了诗。现在的生活是那样的枯燥无聊,单调无趣,并不像当初所追求的的那样美好,于是“我”重新回到了草原,去寻觅理想家园。 草原褪尽了青纱, 原来草原也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了变化。生活是复杂的, 多年后的“我”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 草原所代表的文化,充满了爱与包容,而 “我” 曾经看得那么重的事情原来是那么微不足道,所以 “我”希望能资助其其格上学,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原著黑骏马是分为好几节来描述的

8、,作者通过白音宝力格与牧羊人的交流来引起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去到索米娅的家。但是在电影中, 牧羊人没有出现, “我”也只是通过问林老师知道了索米娅家的准确的地址。而在“我”进到索米娅家里以后两者描绘的不同之处更大了。原著中,索米娅的女儿其其格是个发育不良的孩子,而在电影中, 显然其其格的发育没有什么不正常。在原著中, 有大量的林老师对索米娅和其其格的介绍,而电影中则只有很少的介绍。 电影中,索米娅的丈夫达瓦仓是一个汽车司机,毕竟电影的年代已经在小说之后十多年了, 电影中虽然小其其格也要做很多的家务,继父对她的态度也不好,但是显然,原著中小其其格的境遇要更差。当“我”最后离开索米娅家,索米娅去

9、送“我”时,索米娅说完让“我”把孩子送给她抚养后。 电影里, 索米娅在草原上大声喊出让我把孩子送来给她抚养,随后情有所感,哭着跑走了,而“我”则大声喊她;但是原著中,“我”是骑在马上有所沉思, 向着新的生活前进。 不得不说,在这一段中, 电影表现得更加有气势,情感更加的充沛,很震撼心灵。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响起了蒙古人,可以说是催人泪下,所以说电影改变了文学阅读传播方式, 文学促进了电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用影像与音乐赋予了故事不同的感染力。 白发苍苍的奶奶, 温柔善良的姑娘, 奔跑着的黑骏马, 充满忧伤的歌曲, 纯洁而伤感无奈的爱情故事, 让人从中体会到生活的残酷与内心深藏的感情。 草原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传承。最贴近蓝天的草原, 是那样的广袤与苍凉。至少对于我这个内蒙来的孩子来说,触动泪腺的, 是人物的情感与自然感受的融合。还有对家的一份深深地眷恋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